饺子导演的两部哪吒动画片已经突破百亿票房大关,哪吒2目前以超80亿票房刷新多项中国和世界影史的纪录,让国人的文化自信爆棚了。

第一部的主题词“我命由我不由天”让无数国人触景生怀,主打一个“自我改变命运”的精神;第二部的主题“亦正亦邪”,主打一个“对抗规则”,挑战更加复杂的社会秩序,更加打动人心。

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历史时期,哪吒挑战“天庭规则”反映了人们想改变“某些固化”的思想冲动。与其说哪吒形象感染了观众,不如说哪吒唤醒了观众内心的渴望。

哪吒代表魔与妖,无量仙翁代表天庭与正义,结果呢,两个人的大反转,正与邪的大颠覆,映射了现实中的普通民众在社会和职场中的境遇。不言自明,人们渴望挑战不公平的社会与职场规则,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

共情哪吒的太多了,作为单位人,这次我共情申公豹。虽然申公豹的形象跟哪吒1和封神2里的形象发生了巨大改变,代表了这一类人物的觉醒与反叛。还有,申公豹弟弟小豹子那可爱又悲催的形象,也要让很多职场年轻人代入了自己的境遇。尽管我共情申公豹,但也要批评申公豹。

在单位里,有很多“申公豹”。原生家庭卑微(妖族),极其勤奋(小镇做题家),逆袭代表(进入仙界),业务能力强(识破大奸计,拯救主角),有情有义(爱护亲人,给百姓买药,关键时刻舍身取义)。申公豹很像企事业单位的中层骨干,能打能干能吃苦,被重用也被利用,最终升不进班子(金仙),还可能成为炮灰。这就是申公豹的宿命。

申公豹在单位里就是那种出力不讨好的中层骨干,偏偏一把手(元始天尊)不喜欢他,提拔重用无量仙翁和太乙真人,对申公豹只利用不重用,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申公豹出身不好,没办法输送利益,也不会输送情绪价值,你看无量仙翁和太乙真人整天笑眯眯的,申公豹整天摆着一副臭脸,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这种人天生就是打仗冲锋的好料子,不是坐机关围绕领导身边的人。

第二,申公豹克己奉公,不徇私情,一心一意干好本职工作。申公豹的老爹年岁已高,没有养老金金,在农村里办了一个“升仙培训班”,教的是扎扎实实的功夫,讲的也是满满的正能量。断了一条胳膊,还在传递正能量,对天庭蜜汁相信,教育学员被抓到天庭去劳改,也比待在小镇强。申公豹的弟弟更是悲催,申公豹虽然有能力但不敢给弟弟谋个差事。

上次全民共情的祁同伟,寒门贵子,升官后敢于搞鸡犬升天,把村里的狗都敢弄到单位当警犬。相反,申公豹没有为自己的老爹和小弟谋取任何福利,还把他们害得更惨。其实,在单位里,这种忍辱负重、一心为公的中层骨干不少,为了升上去,牺牲了很多,包括自己的家庭。

第三,申公豹不讨领导的欢喜。你看申公豹一身黑衣,瘦成麻杆,永远都是正襟危坐、一本正经、一脸严肃,好像天下的使命永远扛在肩上似的。你以为你这样就受领导喜欢了?大错特错!无量仙翁和太乙真人,长得喜庆,情绪价值没少输出。领导有权有势,身边不缺能打的人才,每天看见这张臭脸就讨厌,不让你去干黑活让谁去?

第四,申公豹汇报能力太弱。单位里那些扛活的中层,往往自认为只要干好活就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埋头苦干,不懂汇报。申公豹说话吭哧结巴,不懂阿谀奉承、拍马溜须,天尊有的是法术,不缺你那两招,图的就是开心快乐。你看无量仙翁和太乙真人,如同两个快乐的活宝,一个插科打诨、会抖机灵,一个八面玲珑、滴水不漏,天天让一把手如沐春风。

第五,申公豹太急功近利。申公豹这哥们的神经没有一刻是放松的,恨不能把“我想立功、我想进步”刻在脑门上。在哪吒1里,元始天尊本想在申公豹和太乙真人中选一个赋予灵珠投胎的任务,作为晋升金仙的KPI。申公豹的城府不深,满脸都是跃跃欲试的表情,一看元始天尊没选他马上就把不高兴挂在脸上。单位里,越是能打的中层越是这样,藏不住心事,急功近利。反而让领导害怕。你看太乙真人,松弛感拉满,吃喝玩乐样样精通,自己舒服,也让领导没有压力。

第六,申公豹不会演戏。申公豹的致命问题是这哥们做事总是站在自己立场,而非天尊的立场。干起活来看似是个卷王,可惜的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了战略上的懒惰,关键是还不懂伪装。比如,单位领导让他护送灵珠,豹哥因为提拔不顺,私自调包了灵珠和魔丸,把天尊的计划打乱不说,还坑了同事太乙真人。这就是典型的公私不分。你看无量仙翁,本质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奸臣,不看到最后你都看不出来。再说太乙真人,小事上玩世不恭,大事上拎得门儿清,看出哪吒实际上是天尊的关系户,那就使出浑身解数好好培养。

第七,申公豹不懂升官潜规则。单位里,能打的中层一大堆,谁能位列金仙,关键看一把手的态度,而不是群众的口碑。申公豹一直像个反派,就连那个小妖也说咱俩都是反派啊。这种误解就是刻板印象,他不舍生取义,人们都不会改变看法。其实,他不懂潜规则,不懂宣传,不会邀功。豹哥明明很善良,不但给药还给了食品,最后时刻舍身取义、以死明志。当观众恍然大悟:这哥们原来是个好人。人没了,有啥用?整个家庭支离破碎、凄凄惨惨,别人该升职的升职,该当官的当官。

申公豹是寒门做题家的代表,带领一家人(老爹和小弟)一生自强不息想要跨越阶级,最后却沦为坏人的垫脚石。何等凄惨,何等现实。有客观原因,也有豹哥自身的原因,单位里这样的申公豹并不鲜见,这里提出三个建议:

第一,抓住重点。单位里,干好本职固然是重点,但只是基本条件,核心的重点是让领导赏识,把你当自己人。职位就这么多,领导不傻,不给自己人难道给外人?所以,一切工作的重心就要放在一把手的身上,让决定你命运的人开心,急领导之所急,忧领导之所忧,你就成功了一半。

第二,松弛下来。单位里,任何提拔都是一场利益的博弈。如果把神经这根弦永远都绷得紧紧的,很容易提前夭折的。追逐利益,也要张弛有度,放下身段,活得随和一点,学习太乙真人,让领导开心,让自己轻松。有时候,回头一看,欲速则不达,真是客观规律。

第三,从容淡然。刘备说过:屈身守分,以待天时, 不可与命争也。单位里,想进步的人如同过江之鲫,但成功真的是一门玄学,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宿命。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生如同一条河,很多事情要顺其自然、顺势而为、水到渠成,一直拼命在改变命运,可能在半途中已消耗殆尽。

以上,与单位里千千万万的豹哥共勉。

PS:题外话。大投入、高科技、正能量的蛟龙行动的票房惨淡,远不如前两部(红海行动和战狼)的战绩,只能说它生不逢时。前几年,经济上行,生活上行,人们心态上行。这两年,经济下行,人们更期待解决身边的难题。

前不久的演员王星事件,让人们对“虽远必诛”这种宏大叙事感到失望。如果蛟龙行动不是拯救世界,而是拯救妙瓦底,估计也会热映。蛟龙行动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好影片,正能量满满,可惜人们对宏大叙事逐渐脱敏了,影片遇冷也就顺理成章了。这种心态变化应该引起文艺创作者的思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