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及中国反击措施

2月1日,美国宣布将对中国出口的商品增加10%的关税。

此外,美国还宣布,美国邮政将停止接收来自中国的包裹,显示出全面对抗的姿态。



特朗普

但是,公告发布不到一天,我国政府迅速采取了应对措施,针对美国发布的贸易出口禁令。

同时,超过160个国家收到了来自中国的申诉要求。

面对我国如此有力的反击,美国政府不得不紧急撤销了对华制裁措施。

那么,中国究竟采取了哪些行动呢?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中美关系再次紧张

2025年1月17日,特朗普主动与北京方面通话。

中方最关心的是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两国关系降至冰点。

尽管经过多轮谈判,双方达成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但分歧与矛盾依然存在。



信息来源于央视新闻2025.2.2发布

通话结束后,特朗普承诺将推动美国企业扩大对华投资,为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创造便利条件。

但仅一个月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宣布了一系列“重磅炸弹”。

2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价值高达20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

这意味着这些商品在进入美国市场时,将面临更高的价格壁垒,其竞争力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



特朗普

要知道,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美国已经对中国商品加征了多轮关税,涉及商品总额高达3000多亿美元。

特朗普政府再次加税,实在令人费解。

更令人惊讶的是,就在宣布对华加征关税的三天后,美国邮政服务公司突然发布公告,称:

将无限期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所有邮件,至于什么时候恢复,就得等通知了。



堆积的集装箱

但仅一天后,美国邮政就迅速改口,宣布将继续接收来自中国的包裹。

对于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反转,美方没有提及原因。

但这次挫折并未让特朗普放弃,既然不能针对中国,那就全部“打死”。



特朗普

特朗普称:在10号左右,将发布对所有出口到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的公告。

而这“所有”里,自然包含中国,但对中国来说影响有限。

因为美国大部分的钢铁类产品,都是从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韩国和越南这五国进口的。

只能说,若此举真要实施,最后还是得美国自己来收拾烂摊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的反击举措

据统计,2022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达到了690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3.9%。

面对美方一再挑起的贸易战,中方宣布:

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国也将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这其中包括美国的能源产品,如煤炭、原油、液化天然气等;大豆、小麦、玉米等农产品,以及汽车、飞机等工业制成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要知道,美国一直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农产品进口来源地。

以2022年为例,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油8400万吨,液化天然气900万吨,大豆2700万吨,玉米1800万吨。

而在汽车领域,2022年美国各大车企在华合资工厂的产量超过300万辆。

中国此番对美国商品“精准打击”,可谓直击美国经济命脉,令美方不得不重新审视贸易战的得失。



特朗普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还考虑对稀土等关键资源实施出口管制。

稀土具有优异的磁性、光学、催化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资源国和出口国,占全球稀土供应量的80%以上。

美国高科技产业对中国稀土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一旦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美国的相关产业恐怕会遭受重创。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在贸易领域采取反制措施,中国监管部门还对一些美国科技巨头谷歌、苹果等企业,进行了反垄断调查。

长期以来,谷歌、苹果等美国科技巨头凭借其强大的市场地位和技术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垄断。

它们利用自身优势地位,排挤竞争对手,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屡见不鲜。

此番中国监管部门对美企展开反垄断调查,既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需要,也是对美方贸易霸凌行径的一记反击。



谷歌、苹果等美国科技巨头

或许是听到了中方的声音,又或许是经过一番利弊权衡,特朗普的强硬态度出现了松动的迹象。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面对中方的反制措施,他不急于与中国领导人通话。

有人猜测,这是特朗普还需要时间,来重新评估局势的缓冲手段。



特朗普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交了针对美国加征关税的申诉。

2月5日,世贸组织总部发布声明,称160多个成员国已经收到了中方的申诉。

在国际社会的聚光灯下,美国的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无所遁形。

在多方的压力下,美国这才紧急撤销了对华制裁措施。



世界贸易组织

贸易战的影响

美国挑起的对华贸易战,可谓是损人害己的典范。

据权威机构测算,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每年损失近千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也将受到威胁。

更令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头疼的是,关税带来的成本最终只能由他们来买单。



图片来源于网络

要知道,关税是一种间接税,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而企业,要么承担成本上升带来的利润损失,要么被迫裁员以降低运营成本。

无论哪一种,都将对美国经济造成伤害。

因此,美国国内反对加征关税的声音此起彼伏。



美国群众游行示街

从农场主到工厂工人,从零售商到科技公司,无不对特朗普政府的做法表达强烈不满。

他们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呼吁政府尽快结束这场毫无意义的贸易战。

而中美贸易摩擦的恶化,也给美国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

自2018年贸易战打响以来,每当传出加征关税的消息,美国股市就会应声大跌。

当前,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与日俱增,这从近期美股的波动就可见一斑。



美国股市

而在特朗普看来,经济增长乏力无疑会影响他的连任前景。

要知道,经济表现历来是美国总统选举中的重要议题。

如果经济不景气,失业率上升,民众的不满情绪必然会上升,总统的支持率也会下降。

如今特朗普的支持率正在应对这句话,再这样下去,恐怕连“推特治国”都要变成“推特丢国”了。



特朗普

相比之下,中国经济展现出了超强的韧性。

尽管美国加征关税,会对中国出口企业带来一定冲击。

部分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优势会被削弱,但总的来说,影响有限。

作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中国拥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和配套设施。

从原材料到零部件,从加工制造到装配,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实现自主可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重要的是,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持久而稳定的增长动力。

最新的数据显示,即便在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仍然实现了5.2%的同比增长,超出了市场预期,呈现出经济稳步复苏的良好态势。

与此同时,中国消费市场活力不断释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多月保持在10%以上。

在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抗压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语

美国试图通过加征关税、停收中国包裹等手段对中国施压,但面对中国的强硬反制措施,美方很快就收回了一些过激的做法。这反映出中国已经拥有与美国抗衡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勇气。

中美作为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两国关系的走向不仅影响双方,也关乎整个世界。贸易战没有赢家,只会两败俱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1.央视新闻-2025.2.2-《美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2.看看新闻-2025.2.6-《美国邮政一度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包裹》3.观察者网-2025.2.5-《美国邮政宣布:5日起,恢复接受来自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入境包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