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后大家重回工作岗位之际,骗子也"开工"了。

近日,节后复工,退费诈骗呈现卷土重来之势。从形式来看,诈骗分子主要采取广撒网的方式,通过短信或电话,以申请退费为由,诱导受害人添加好友或加入群聊,更有甚者以"购买理财产品获利返还学费""充值返利"等为由,引导消费者点击陌生网址链接下载虚假App甚至进行贷款操作。

专家、警方等多方提醒,要谨慎对待下载App、提供验证码等操作,尤其要谨慎填写个人信息。


节后"退费"诈骗高发

"本来说是退费,我试着填了下个人信息,没想到接下来一整天都被境外电话轮番轰炸,以贷款电话居多。"近日,一北京市民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其收到了关于"课程退费"的多条短信通知,对方称"多次转达您的学费已返回,还没收到的请您点击客服办理,超时视为自动放弃",信息中,还附带了一条超链接。


点进超链接后,网页显示为"在线清退接待",客服给该市民发过来专用链接,并要求提供名字和电话号码,以核实是否在退费名单。但填写电话当日,该市民就收到了多条境外信息电话轰炸和反诈中心提醒。

"因为我之前确实报名过相关培训机构,就填写了电话号码和姓名,但没想到填完没多久,就接到了无数条境外电话,对方自称还呗客服,说我填写了贷款需求,让我提取贷款……"该市民无奈道。不过,几乎同一时间,反诈中心也向其进行了提醒。

北京商报记者在反诈中心相关人士处获悉,节后复工诈骗多发,其中确实有不少关于学费退费的短信,该人士也提醒,任何以盈利为目的收取学费的机构,都不会无缘无故主动进行退费。诈骗频发,大家要提高警惕,如果接到"00"开头的境外陌生电话,直接挂断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这类情况多发,已有不少受害者上当。据陕西警方通报,此前就有消费者接到陌生电话,对方称她之前在网上报名的课程可以办理退费,并引导其进入了一个QQ群聊,并下载了一款名为虚假App,进行退费操作。

在退费过程中,填写个人信息后,有客服主动联系退还202元,但剩余退款却告知要购买基金。因见群里有人分享心得,且该消费者尝试的小额基金成功提现,因此她进一步投入3000元,也是因为这一举动,客服改口称操作失误致公司亏损,需买4万元基金修复。但该消费者陆续转账3.5万元仍无法提现,才知被骗并报警。

联储证券研究院研究员易碧归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节后退费诈骗高发,反映了诈骗分子利用特定时间节点进行精准诈骗的趋势。春节假期后,人们刚刚从假期状态回归工作,心理上可能较为松懈,叠加年初财务规划需求增加,易产生退费预期,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

"时间节点比较特殊,复工人员这时往往面临工作调整、学习计划变动等情况,与各类培训机构、课程平台等的业务往来相对频繁,导致诈骗问题高发。"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称,犯罪分子通过数据倒卖等非法手段获取大量个人信息的情况高发,也是造成诈骗问题泛滥的原因。

数据倒卖黑产助推

诈骗问题高发的背后,离不开各类黑色产业链推波助澜。

以"退费"诈骗类型为例,北京商报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骗子往往会通过地下黑灰产业链非法获取培训机构用户信息,筛选诈骗目标对象,甚至有的能点名道姓,告知报名课程可以申请退费以此获取受害者信任。

从典型套路来看,主要分为四步,先伪造官方通知,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冒充教育机构或金融机构,通知受害者有未领取的退费;进而诱导点击链接,诱导受害者下载仿冒的官方网站或App界面构建信任,降低警惕性,骗取受害者点击进入伪造的退费页面。

这一环节中,往往会要求完善个人信息,以核实身份为由,要求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如姓名、电话、银行账户等,模拟"规范"流程的同时,也为骗取消费者个人信息。

最后一步则是资金引流、洗钱,以"认购基金返利"等话术诱导其进行充值或转账,将资金转移至可控账户,然后通过虚拟货币、电商刷单等渠道快速分流赃款,切断追踪路径。

易碧归指出,导致这类诈骗屡屡发生的原因有多方,其中包括信息泄露问题,个人信息的非法获取和贩卖为诈骗分子提供了精准的诈骗对象,此外也包括技术手段,骗子往往通过伪造的链接、虚假App等,使得诈骗分子能够制造出看似官方的退费渠道,进而增加了诈骗的可信度。

王蓬博同样强调,信息贩卖和资金转移的黑色产业链需要重点打击,另外也存在一些专门的洗钱团伙,通过银行账户、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多种方式,帮助诈骗分子转移资金,也要全面治理。

"当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抖音客服、微信客服、拼多多客服,称要帮你取消会员、保险保障,或者是推销贷款、办理信用卡;又或者说你的机票因故障延误要进行赔偿退款,这些通通都不要相信,更不要进行任何操作。"反诈中心相关人员同样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如今诈骗类型中,还有很多要填写信息的,同样要警惕,消费者不要随意加入陌生的QQ群、微信群,更不要点击陌生链接,填写个人信息、提供验证码等信息时,切记谨慎对待。

谨慎填写个人信息

此类高发诈骗行为和背后黑灰产业链,实则也引发多地警方的关注与重点打击。除了频繁发布提醒加大宣传力度外,多地警方也在对电信诈骗活动加大打击,铲除了一大批黑灰产业链条,并进一步推进相关资金链、技术链等全链条治理。

针对后续打击治理,易碧归建议,可以提高犯罪成本、提高公众意识和提高反制技术三方面为重点,其中,应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细则落地,对数据黑产参与者适用"连带追责",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非法获取和贩卖个人信息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也可要求支付机构、应用商店建立诈骗信息识别和拦截系统,对异常账户(如短期内多笔小额入账后大额转出)实施动态风控;并加强公安、金融监管、通信管理等部门的协作,形成打击诈骗的快速响应机制,一旦发现诈骗行为,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减少受害者损失。在易碧归看来,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遏制节后退费诈骗的高发态势,保护公众的财产安全。

"最重要的是加大对数据泄露事件的处罚力度,从源头上减少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王蓬博进一步强调。

此外,消费者层面提高警惕是关键,多地网警提醒,切勿轻信来历不明的文件、包裹、电话和短信,一定要通过官方机构进行核实查证,且不要加入陌生的QQ群、微信群,不要点击陌生链接,凡是要求先转账才能退费的都是诈骗。

北京商报记者刘四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