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每至周末,前美村的和美花海生态园便会热闹非凡,人们在帐篷、草棚里围炉煮茶,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追逐、放风筝。近年来,隆都“火出圈”的不止这一处,陈慈黉故居、许世杰故居、后沟村瓦窑营地等一批景点如“珍珠链”般被串联起来,勾勒出全域精品旅游的精美画卷。
隆都镇地处汕头市澄海区西北部,三面环江,人文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当地紧扣典型镇创建契机,深度挖掘特色旅游潜力、大力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全力提振集镇商贸活力,秉持“串珠成链”理念,驱动镇域经济蓬勃发展与城乡融合迈向新台阶。
隆都镇风光
01
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推动镇域联动发展
沿着隆都镇南溪河畔漫步,水清岸绿、水鸟蹁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南溪主题广场、瓦窑遗址群、红色码头及农文旅产业综合体错落分布于“红侨”特色乡村振兴示范带,这里成为有名的打卡地。
典型镇培育建设以来,隆都镇精准定位、前瞻规划。依凭韩江北溪、南溪、东溪24.3公里“万里碧道”,精心编织“潮侨红”文旅网络,构建起“一核(现代农业核心发展区)、一带(乡村振兴示范带)、一环(万里碧道)、多组团(重点工程与产业发展项目)”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在文旅领域,目前打造3条精品路线,将陈慈黉故居、店市千年古墟、和美花海生态园、十八丛榕、瓦窑遗址群等串联。
“岭南第一侨宅”陈慈黉故居
其中,店市古墟堪称隆都镇“名片”。此前,借力深圳对口帮扶,隆都镇申报“隆都千年古墟保育活化”项目。经保育活化后,这一千年古墟焕然一新。去年10月,古墟集市再次进行改造提升。每到墟日,隆都店市古墟人声鼎沸。古墟活化带来的经济效益不仅是在墟市内,还激活了周边区域的住宿、餐饮、农家乐等乡村经济。
前美村亦实现“颜值”向“产值”的华丽转身。走进村内,“岭南第一侨宅”陈慈黉故居、永宁寨和文园小筑等独具潮汕华侨特色的历史文化建筑引人注目。和美花海生态园、颐禾园等“三产融合”典范项目蓬勃发展,吸引地摊集市、农家乐汇聚周边,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格局。其中,和美花海生态园项目自落地运营以来,节假日日均客流量达1.5万人次,成为古村落保育活化的生动样本。
未来,隆都镇将深根“潮侨红”文化富矿和三江环绕的生态优势,进一步丰富文旅消费业态,着力培育限额以上餐饮、住宿企业,招引实力团队投资打造樟籍村珍珠池、前沟村上信源民宿等项目,不断做大做强文旅产业和服务业。
网红打卡地“红花小镇”
02
以微改造方式打造镇域小公园
在推动文旅产业发展进程中,隆都镇深知良好人居环境是基石。围绕典型镇培育建设要求,其谋划统筹乡镇空间布局。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各美其美,下足人居环境和风貌品质提升功夫,高品质打造美丽圩镇。
该镇全面开展绿化添美,以微改造的方式,建设“十八枞榕”“白鹤滩”等古树公园、口袋公园。同时,持续加大环境整治,开展常态化巡查,推进“六乱”、生活污水整治;有序整治提升水环境质量和沿河生态环境,并常态化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重点解决村边、路边等“五边”垃圾,形成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三级处理模式,提升城镇综合服务效能。
当下,沈海高速店市出入口绿地景观优化升级,邮电路完成黑化改造并统一商铺外立面风格,焕新城镇形象;福洋村在乡村风貌提升中,修缮村道、疏浚河涌、整治环境,建成绿美生态公园;南溪河串联的“南溪—后沟—前美”示范带风光旖旎,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和美花海生态园
另外,隆都镇持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教育医疗普惠化发展,不断完善民生服务,后溪村、东山村等已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配置长者饭堂。
该镇还聚焦短板弱项,加快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前谋划镇域发展项目,加快推进隆都中心幼儿园建设和后溪明诚小学易地搬迁重建,实现筑巢引凤,不断强化圩镇辐射带动效应。全力配合推动粤东城际铁路工程建设,谋划前埔联侨大道、后溪安埔路、下北大道等道路的升级改造,让镇域道路真正实现“外联内通”。
隆都镇风光
如今,镇域的“高颜值”正日益为“高产值”加分。
来源 : 南方+、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