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刊登于广西法治日报头版
过年回家饮水难 帮你把水打满缸
融水苗族自治县公安局永乐派出所竭力解决村屯群众用水难题
2月7日,大年初十。苗乡融水,春寒料峭。
蛇年春节已过大半,不少回家团聚的人们陆续踏上返岗征途。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永乐镇洛西村大洲屯,县公安局永乐派出所民警联系相关部门为村民解决用水难题的暖心故事还在继续上演……事情还得从今年1月21日开始说起。
“警察同志,我们正准备做晚饭,屯里各家各户都停了水,年关将近,再这样下去,我们恐怕连年夜饭都吃不上……”当日傍晚,永乐派出所接到辖区大洲屯村民的求助电话,称屯里遭遇停水,他们怀疑是附近下林屯的群众截断了大洲屯的引水管道,希望民警及时介入为他们提供帮助。值班民警韦景辉立即组织警力赶往现场查看情况。
原来,大洲屯与下林屯共有500多户村民,几十年来,同用一处饮用水水源。该水源位于下林屯内,两屯群众通过管道引水供应日常生活。
“春节返乡的人员增多,用水量陡增,该处水源已不能同时满足两个屯共同用水。处于水源地上游的下林屯群众,为保证自家用水,竟将通往大洲屯的水管截断,这就导致我们无水可用。”
“你们没有水用,我们也一样。无凭无据的,你们缺水,凭什么赖到我们头上?”
民警和消防人员给村民送水。
在现场,两个屯的群众各执一词。韦景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如果处理不好,两屯群众极有可能产生矛盾纠纷,于是当即联系村委会干部前往水源地协商解决办法。
“我们到水源地,实地察看情况,并没有发现引水管道遭破坏的现象。两个屯群众缺水,是今年入冬以来,降水稀少、地下泉水枯竭所致。”韦景辉告诉记者,了解情况后,他及时召集两屯群众做好调解工作,本着邻里和睦、共渡难关的原则,建议双方分时交替用水,得到双方认可。
为了解决群众的用水问题,永乐派出所民警还与镇消防站沟通协调,用消防车从镇上拉来饮用水暂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请大家排好队,水的供应是充足的,这几天大家就辛苦点,我们正在想办法,彻底解决大家的用水问题。”春节期间,消防车多次开进洛西村,将干净清甜的水送到群众手中。在现场,民警忙前忙后、维持秩序、答疑解惑、解决难题、消除隐患,赢得群众赞誉。
“屯里断水,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春节前后,好在有民警和消防人员为我们及时供水,要不然,我们连年夜饭都没法做。”2月7日16时30分,刚买菜回到屯里的73岁老伯伟兴华如是说。
民警和村干部寻找合适的水源地。
对于一些年老体弱的村民,派出所民警辅警则主动帮助他们用拖车将水运送到家。
“前几天,听到屯里来了送水消防车,我腿脚不灵便,只能慢慢地带着两个孙女到村头取水,是民警帮我把水打满缸。这两天年轻人外出打工了,屯里的用水量减少,我家的水龙头才来了水,但水量很小。”75岁的老奶奶黎妹秀回忆起民警帮她家送水的暖心事,感动不已。
永乐派出所将情况向镇政府报告,联系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协商,为大洲屯群众寻找新的水源地,彻底解决他们的用水问题。
2月7日17时30分,在民警和乡镇领导的引路下,记者走进大洲屯的一片甘蔗地。只见,周边的甘蔗因缺水叶片枯黄、蔫巴纤细,成片成片荒废在地里,已失去砍伐价值。村民小组长梁荣云说,因为缺水,甘蔗干枯致死,今年的收成少了2万多元。
在甘蔗地里,有一处废弃水井,水管斑驳生锈,井口虽然有水泥砖砌成的小屋作保护,但周边还是堆满了各种垃圾。当日,民警和村干部爬上砖砌小屋顶部,考察勘测水井是否还有再度利用的价值。
梁荣云告诉记者,这口井是之前由镇政府打挖而成,里边引出来的山泉水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后来由于水源遭到污染破坏,水井逐渐干涸,已荒废五六年,平时根本引不出水来。
“接下来,我们会协调组织专业技术部门,对这口废弃水井进行勘测,通过采取深挖、净化等措施,看看能不能将它再度利用起来,如果不能,再考虑寻找别的水源地。”韦景辉如是说。
据大洲屯的群众反映,大年初八后,务工人员逐渐返岗,随着用水量减少,屯里各家各户又来了水,目前暂时不需提供送水服务,但水源地面临枯竭,长久下去恐怕还是会出现用水供应不足的问题。他们在与下林屯共同水源地的下游,发现了一处新的水源地,只要在此引管,就能缓解用水困难。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目前,永乐镇政府相关领导正在与大洲屯、下林屯的村民协商,尽快落实大洲屯群众接管引水一事,进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缓解水源紧张的问题。
“民警接到求助电话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并采取行动,确保矛盾纠纷在初期得到有效控制,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了群众春节期间的用水难题,让他们安心过大年。”融水县公安局副局长黄世才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们会继续跟进大洲屯群众用水难一事,跟相关部门协商最佳方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来源:广西法治日报
记者:成薇 陆雪
特约记者:韦崇结
通讯员:欧阳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