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会在饭局酒桌上夸下海口,也会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说出自己无法兑现的承诺,以前我们管这叫忽悠小孩,现在又有了新的网络用语来形容这种行为——画大饼。但现在的小孩可没有我们小时候那么好忽悠了。

且不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比较敏感的“秩序期”,就连书本教材中,也经常跟他们讲述信守承诺的重要性,“曾子杀彘”就是很多孩子们印象深刻的故事,倒不是因为这个故事多么有趣,只是这个故事针对的是父母对子女的信守承诺。

春节假期刚过去不久,不少小学生的压岁钱红包,就已经不在自己的兜里了,要说现在的压岁钱那可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再到其他亲戚长辈,一趟亲戚走下来,孩子的兜里少则大几千,多则上万的红包也是令家长眼红不已。



“哈工大毕业就还你”,小学生上交压岁钱,4字注定这钱要不回来

小学生对金钱的数目或许没有概念,但他们也知道,如果这个钱轻易地给了爸妈,那基本上就是跟自己没啥关系了,其实家长们也很无奈——虽然钱被我们拿走了,但说到底不还是花在孩子身上了吗?

只是小孩子没有这样的观念,他们心里最希望的是这些钱能全由自己支配,但眼下想从父母手中拿下几千块的使用权显然不现实,于是一些小学生开始跟父母约定:压岁钱上交可以,但是要“打欠条”。



网上有家长晒出了自己收孩子压岁钱打下的欠条,小学生满心欢喜,可网友们看了却发现不对劲——这哪里是打欠条啊,分明是欺负小学生文化水平不高的不平等条约。

李小萌的家长,就连标题都没藏着掖着,直接把欠条写成了“收条”,8600元的数目的确不低,但最后一句话中的“4个字”却注定了这8600元压岁钱,李小萌即使大学毕业了也要不回来。



小萌大学毕业后,“全不归还”,把“部”换成“不”,估计真等到李小萌大学毕业后,看到这张“收条”,肠子都要悔青了,这哪里是打欠条,分明就是“明抢”啊!

比起压岁钱的归属问题,家长更应该关注的是家庭氛围的和谐

无独有偶,另一名家长虽然没有把“欠条”写成“收条”,但这一万多的压岁钱,也跟打水漂没什么区别了,因为上面赫然写着——“等我哈工大毕业,全不归还”,不知道这些家长是怎么达成一致的,全都把“全部归还”写成了“全不归还”,就说考上哈工大这件事,都够孩子们吃一堑长一智了。



评论区的网友们被纷纷逗笑:从小就被家长忽悠到大的孩子们,懂事以后大概率得选文科,很有可能还得报考法律专业,否则真斗不过心眼一堆的爹妈!



看似是欺负孩子文化水平低的压岁钱欠条,但看家长的字迹不难发现,这些父母的书法水平都不错,至少文化水平不能低。压岁钱被收走,几乎是每个人童年时代都有过的经历,慢慢长大之后,大家也理解了父母的不容易。



比起压岁钱能不能拿得回来,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压岁钱,而是和谐美好的家庭关系,做家长的能信守承诺是最好,即便做不到,也不要用自己身为父母的“权力”去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否则就不只是压岁钱的问题了,孩子跟父母的关系会在一次次欺骗和不平等的对待中渐行渐远,那才是真正的因小失大。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