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张核子靠核酸检测,短短半年敛财超4.5亿。
在事业巅峰期,却被曝核酸造假,被处罚7万。
可他却跟没事人一样,仍能在市场活跃。
谁能想到,再次露面,他竟变成了老赖。
从“核酸大王”到“限制消费”,张核子到底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疫情期间深陷争议
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后,为了解决疫情,各方都进行了不少的努力。
最后我们也是成功取得了胜利。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庆祝一场战疫的胜利。
但对于张核子来说,却还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
疫情期间,大家都经历过排队做核算的经历。
刚开始的时候,做核酸检测还需要自费。
后来才慢慢变成免费检测。
不管是收费还是免费,大家都会第一时间去做,只是为了不传染给家人。
被民众视为结果的核酸报告,却突然被媒体报道存在造假问题。
而这都是因为张核子。
他被誉为“核酸大王”,疫情期间疯狂建立相关的检测公司。
曾经和核子华曦相关的实验室,就超过30家。
也是因为这,当时网上流传这么一句话。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张核子”。
当年的核酸检测市场规模超过了100亿元。
仅仅在2020年上半年,武汉地区的一家实验室的检测服务市场就高达49.73亿元。
按照媒体所报道的,在2020年3月到9月,仅仅半年时间。
他旗下的公司,在检测业务上的营业额就高达4.5亿元。
这个项目不光自己赚钱,将近100家合作代理商他们获得的利润也超过了百万。
当年在张核子的公司招商上,就曾有“钱”景无限的字样。
这么直白的字眼,倒是让人对张核子的公司有很大的质疑。
随着媒体的深扒发现,张核子旗下的实验室多次被处罚过。
尤其是在2022年,官方通报,兰州华曦的核酸结果被曝造假。
当然这不是第一次被曝。
在一年前,济南华曦也被曝出过核酸检测造假。
但不管再怎么曝出丑闻,张核子也已经赚到钱了。
等到疫情结束之后,张核子就好像销声匿迹了一样。
但他却一直没有放弃再赚钱的机会。
转战战场
在几个月之后,张核子带着他的名字再次回到了大众的视线之内。
这一次,他的业务范围转战到了吃的问题上。
公司简介是有关农业科技相关的,并且还是在2023年刚成立的。
这个时间段,正是“科技与狠活”火的时候。
“预制菜”这三个字,在哪个行业都能看到。
但并不妨碍这个品类,在市场上火爆。
这时候张核子的公司刚好和吃的有关,网上因此流传出了不少关于他进军预制菜行业的内容。
不过,在舆论爆发的越来越大的时候,张核子站出来表态了。
他表示自己并没有进军预制菜的打算。
但是,虽然他不在预制菜领域,可确实在吃的方面下手了。
张核子表示,自己发展的方向就是大米。
他表示自己将会研究“低升糖”大米。
刚好自己名下有一家农业公司。
所谓的“低升糖”大米,对于想要控制血糖的患者比较友好。
但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到,张核子进军的领域,似乎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为了卖货,张核子在社交平台上,开设了多个账号。
可是对于网友来说,一点都不愿意买账。
旗下的账号不管是直播还是视频销售,销售额都是0。
不知道是为了澄清自己身上的争议,还是为了提高曝光度。
在媒体曝光他核酸造假2年后,张核子对外开始回应相关的争议。
解释核酸造假
在张核子的回应中,他表示当初的结果并没有造假。
而是工作人员失误,将结果错录了。
你以为是终于等来本人的回应,但其实不然。
早在两年前有争议的时候,张核子的弟弟表示,他们没有义务发澄清。
可在2年后,本人却站出来回应。
这很难不让人怀疑他的动机。
要知道这时候的张核子,用媒体的话来说,更像是为新账号引流打造的人设。
在社交平台搜索张核子“创业人设”相关的视频,他的播放量就高达200多万。
甚至还设置了一个有门槛的粉丝群。
当年被传的张珊珊也不是女儿,而是同事。
看着张核子迟到的澄清,也难怪网友不买账。
而如今争议这么大的张核子,也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惩罚。
但看过这个惩罚,有一种“伤害不大,但侮辱性极强”的感觉。
再次被处罚
就在昨天,张核子曾经深陷的劳动争议案件的结果,迎来了审判。
他被法院进行强制执行,同时限制了高消费。
但这个数字怎么看怎么觉得可笑。
因为仅仅只有20万元,就这么一点钱,竟然让张核子被限制了高消费。
这放在他身上,怎么也不像会发生的事情。
毕竟之前媒体通篇报道,他在疫情期间赚了不少钱。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20万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可是对他这个“核酸大王”来说,应该是个不值一提的数字才对。
因为区区20万,变成人们口中的“老赖”。
也难怪网友们一直在吐槽他。
对于张珊珊是谁,网友们并不感兴趣。
大家更想知道的是,他身上这么多的争议点,到底是不是真的。倘若他将这20万元补上去,未来张核子不知道又该选择哪个行业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