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晚结束后,春晚直播现场后台的场面也罕见被公开。

与大家想象中的后台主持人补妆、换装不同,5位主持人在后台却专注于熟悉稿子内容。

任鲁豫撒贝宁尼格买提、龙洋和马凡舒他们围成一个圆,大家按照彩排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背稿。

即使是在后台,他们没有丝毫松懈,每一句台词的停顿,每一个手势的挥起,都十分讲究。

看了这段流出的视频,大家不得不承认:厉害的人,他们都自带“优秀”的属性。

记得任鲁豫曾在镜头面前说道:

“主持人就是要第一个到现场准备,也是最后一个离场,这就是他工作的特点。”

哪怕是镜头前光鲜亮丽的主持人,哪怕已经成为行业标杆,在背后他们也没有丝毫懈怠。

记得《异类》里有一句话说:

“人们眼中的非凡卓越,并非天资超人,而是肯付出努力和改变。”

大多时候,你以为的厉害的人,其实不过是他们在你所看不到的地方,投入了高于你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精力和时间而已。

更可贵的是,他们从未因为自身的“优秀”而停下来,他们日益精进,不断打磨,不断超越,为的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2

网友@清华高同学春节期间发布了一段视频。

视频中,清华大学的图书馆里座无虚席,有的学子阅读书目,想要吸取更多知识;有的学子查阅资料,一心深度专研。

偌大的图书馆里,没有慵懒的坐姿,也没有交头接耳的话语。

惹得不少网友对清华学子实名佩服。

是啊,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清华学子知道进入这所校园只是他们人生的另一个开始,他们不能停止,不能松懈,需要继续努力,继续披荆斩棘。

想起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曾说过一段感悟:

“我一直重复同样的事情以求精进,总是向往能够有所进步,我继续向上,努力达到巅峰,但没人知道巅峰在哪。

即使到我这年纪,工作了数十年,我依然不认为自己已臻至善,但我每天仍然感到欣喜。我爱自己的工作,并将一生投身其中。”

厉害的人,在重要的事情上,早已学会对自己负责。

3

日本《生活手帖》总编辑松浦弥太郎,27岁时就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

他不仅当上了书店老板,而后还成为了畅销杂志的总编辑、美学大师。

从结果来看,似乎像是天赋使然,但其实,这很大部分得益于他背后的用功。

松浦弥太郎高中肄业,还没20岁时就去了美国。但因为在美国没有找到正事做,便慢慢沦为了当地的无业游民。

没有收入的日子是难捱的,一天能吃上一顿就已经算足够好了。

哪怕是那样艰难的日子,松浦弥太郎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

他每天除了打零工赚小钱,也会固定抽出一部分时间跑去书店看书,哪怕是饿着肚子。

就这样过了好久好久,他慢慢了解了各种书店的形式,明白了那些去书店看书买书人群的特征,并从中发现了商机,最后成功转型成为一名书店老板。

腾讯副总裁吴军博士说过一段话:

“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拥挤,因为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路上,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

到后来,剩下的少数人不是嫌竞争对手太多,而是发愁怎样找一个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

因此,我们能够跑得更远,仅仅是因为我们还在跑,如此而已。”

只要你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足够努力,努力得足够久,你就会发现自己离成功真的会越来越近。

与大家共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