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各位,我是真的没想到,最近这个《哪吒之魔童闹海》竟然能一跃成为中国最火的电影。



谁又能想得到呢?

火得一塌糊涂,已然是抵达了前人未至之境。这票房目前在国内已经登顶了,你看现在打完国内要打国外了,再这样下去要打好莱坞了。



那有多火呢?这么说吧,当我得知这部片子火出圈时,并不是通过我常规的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而是我的亲朋好友告诉我,这片子很火,而且很牛B。

注意,是那些平时压根不关注,也完全不感冒ACG方面的亲朋好友,是他们告诉我,这片子很火,而且很牛B。

我心想,好家伙,这电影究竟是哪路神仙?

何方神圣?

竟然能策动我亲戚来给我做营销,很强!

还有个亲戚激动地给我买电影票,从早到晚催促我赶紧去看这部电影。

晚上睡觉前,她一定会给我发十几条哪吒2的短视频,而每天早上,吵醒我起床的也不是闹钟,而是这位亲戚的问候:“什么?你还没看呐?我都在电影院二刷了,去看吧!好看好看!特别好看!”



她这么坚持,那我也只好计划时间,乖乖去电影院感受一下这部独一无二的旷世神作。

结果走进电影院,我才是真的震惊,一个县城的小破电影院,竟然挤满了人,即使是四个角落最边缘的位置上,也没有虚席。



而且电影院里的人员构成也跟我想象当中不一样,我原以为除了电影院常规配置的小情侣外,可能多数会是中年人们带着逼崽小子共同品鉴,结果发现我猜对了一半,电影院里满是中年人。倒也没有太太太意想不到,毕竟我父母都计划要去电影院看看,借此重返一下青春。

就像一种名为哪吒的病毒一样,深深感染了我身边的每一个人。

就这么说吧,你走在街上,问路边一条狗,问它最近有没有看电影?




它都会顿悟,然后反过来问你:“你......是不是在说哪吒2?”



是的,没有错,我的朋友,就是有这么火,它真有这么火。

那其实说实话呢?我原本对于这个片子是不怎么感冒的,我也不是说没看过就贴标签,至少说,近些年来所谓的国产3D大作,大多都是这样的成色,动不动就喜欢给你讲点道理,上上价值,显得它是一部多么具有文艺范儿的产品一般。

即使是该系列的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也隐隐带着一点想要教化众人的意味。



老实说,像我这种看的书啊影视作品比较多的,就受不了这些作品动不动就想要给你上一课这样的感觉。我就觉得,你作为一个春节档电影作品,目标就是要娱乐大众,那么第一要务,一定是好好地修炼剧情。

倘若在这个过程中能穿插一些道理,使观众有所收获,那自然再好不过。但如果不行,就不应该生搬硬套,非要塞些假大空的东西在里头。

而哪吒这个系列从一开始就很有新意,一改传统哪吒故事的结构框架。有道理可讲,也只是非常顺滑地通过剧情来体现,用一个经常评价电影作品的说法,这个就叫做是“全程无尿点。”

但我觉得,要拿封神时代近乎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背景来讲“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的主题,换句话说,也就是秩序,上位者和下位者的矛盾这一主题,始终是有些生搬硬套的。

而到了第二部的结尾,这“上位者,下位者”的秩序却又被打破了。正所谓侯非侯,王非王,千城万骑走北邙。

这下仙也不是仙了,魔也不是魔了,在封神战争之前,一切都是混沌。

申公豹毕生的追求,也就那么大回事而已。



这也就是为什么第二部会全面优秀于第一部。

余以为,哪吒2的成功,正在于它不讲大道理。即便有篇幅,它也宁可把时间用在感情刻画上。

它回归了最原始的主旨,服务大众——观众喜欢看什么,我们就演什么。

申公豹这个角色在第一部时就塑造得比较立体,深得人心。

说是本来第二部没打算将申公豹作为一个主要角色的,但奈何大家喜欢呢?

既然都喜欢这个角色,所以主创团队直接将其作为了主角之一,也给人洗白了。

那我觉得这样其实也挺好。就是那啥呢?说白了,主打一个听劝。



不跟观众作对,诶!不跟咱老百姓作对,那活该你火。

据说这部电影的导演,啊,饺子,在一开始放出话来,说这电影每卖出1亿的票房,他就画一张手绘。听起来不是个很困难的要求,对不对?

然而现在票房竟然破了80亿!也就是80+张画,只能日夜赶工了说是。



当然,也有小馋猫,因为一句话,下半辈子的吃喝不用愁了。

谁又能想得到呢?这部作品竟然能登上中国影史票房的冠军,还跻身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30名,这也是票房TOP30影片唯一非好莱坞影片。

我只能说,啊,未来可期。

别的也不多说了,如果你还没看的话……

诶你还没看呐?我都在电影院二刷了,去看吧!好看好看!特别好看!

爽死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