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朱文龙

近日,江西抚州金溪县的“金溪之眼”引发舆论关注。这是一栋矗立在G206绕城公路中间的二层楼房,因从空中俯瞰宛若一只眼睛,而有此称谓,其房主也被网民戏称为江西“最强钉子户”。

征地拆迁工作,不好做。房主往往安土重迁,且对拆迁补偿有较高的期望值。政府部门和开发商制定补偿标准也要依法依规,不可能无限度满足房主的要求。这也是“钉子户”存在的重要原因所在。

如何应对处置“钉子户”?“金溪之眼”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

在征收拆迁达不成一致的情况下,当地既没有对房子进行强拆,也没有断水断电逼房主低头,而是选择修改公路设计,不仅保留了房屋,还给房主留出了进出通道,配置了路灯,保障其出行安全。这一点,值得激赏!

通过“金溪之眼”,当地树立起了一面依法行政的新“路标”。

面对“最强钉子户”,当地并非无计可施。为了修建公共设施,对“钉子户”实施强拆此前多有先例。

但是,当地没有简单粗暴“抄作业”,放弃用“强”,选择了“绕”。这一“绕”,绕出了“金溪之眼”,也实现了权力与权利的良好互动。

透过“金溪之眼”,也能看到当地对底线的坚持。

“钉子户”的出现,多是因为拆迁部门与房主未就利益诉求达成共识。金溪这个“最强钉子户”出现,便是因为对拆迁指标不满。在一些地方,面对这个僵局,往往会为了工程的顺利完工,妥协退让,不惜满足房主的某些不切实际的“要价”,以牺牲公平为代价追求效率。

这种做法不仅给公众传递出“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错误导向,还容易引发“破窗效应”,使得后续拆迁工作愈发难做。面对房主“一次性给出两个拆迁指标”的诉求,当地始终坚守法律底线,在法律框架内与房主进行沟通协商。这样的做法称得上是依法行政的标杆。

这起事件也为其他地方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路:拆迁、征地确实不容易,但是不论面临的情况多么复杂,都要尊重法律,尊重程序,依法行政。唯有如此,才能精准找到拆迁方与“钉子户”的平衡点,守住公平底线,防止各种矛盾的产生。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