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尔斌/文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期数字化发展、绿色化发展、创新融合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大环境下,从全世界范围看,尤其在市场地域广阔、物流运输规模大、大宗原材料及产品运输需求强的国家地区,畅通高效的铁路运输系统及多式联运体系支撑,都是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
如今,铁路运输网络日益完善,运输能力及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铁路货运改革经10余年推进走向深水区,大力发展铁路物流,提升“公转铁”及铁路多式联运市场份额,对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具有十分重要支撑作用。
01:新时期共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2024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明确提出5方面20项重点任务,包括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健全国家物流枢纽与通道网络、加强创新驱动和提质增效、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力度等。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实现新突破,货物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铁路货运量、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比力争分别提高至11%、23%左右,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保持较快增长。
其中,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部分,第一项任务就明确要推进铁路重点领域改革。提出要制定实施铁路货运市场改革方案,促进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型,支持铁路货运场站依法依规有序开展物流服务经营活动。改革铁路运输与调度生产组织方式,加强跨路局运输组织协调,创新系列物流产品,大力发展高效稳定、市场化的直达货运班列,探索用好高铁快运功能。完善铁路货运价格灵活调整机制、铁路运输进款清算机制,建立铁路物流服务价格体系。降低铁路专用线规划建设和使用费用,推进铁路专用线共用。推进铁路物流转型综合配套改革。研究制定铁路接轨管理办法、过轨运输监管办法,促进过轨运输便利化,实现国家铁路、地方铁路直通运输。
与相关部门以往出台发布的有关规划、政策文件显著不同的是,行动方案提出了明确的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阶段任务目标,以及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型的重点任务。在新时期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产业转型升级大环境下,上述任务目标的提出既是确保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效率运行的需要,也是有效应对世界经济百年变局和新时期发展挑战的使命与共识,更对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首先,既不是对10余年铁路货运改革的简单升级或扩大,也不是简单的铁路货运价格市场化来提高市场份额,而是把铁路物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提到了更高的位置、赋予更重的责任。其次,不是铁路物流自己的发展升级,而是要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网络广、能力大、全天候、绿色低碳优势,成为有效链接地方铁路、港口口岸、产业园区等各类社会物流要素深度融合发展、创新发展、高效运行的连接器、助推器,从而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02:蝶变升维|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升级大考
自2013年铁路货运改革启动以来,陆续推出快运班列、电商班列、高铁快运(高铁货运)、物流总包等多种创新运输及物流产品,出台一系列配套改革支持政策文件,建立市场营销及物流服务体系,并在车辆装备、新型集装箱、场站改造升级、物流中心网络规划建设、数字化运输平台建设等方面持续建设和投入,在支撑经济高效发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实现铁路货运量企稳增长,集装箱运量持续快速增长,中欧班列高速成长为新时期跨境钢铁驼队。
但是,实现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型,仍然是一场艰巨的自我革命性蝶变和生产运营体系、产品服务体系、认知及服务能力彻底升维的大考,以及从以生产运营管理、安全管理为中心的模式到以用户服务、用户价值创造为中心模式的巨大转变,其中的每一项都是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逻辑性改变,其中任何一项不能有效改变都会直接影响到铁路物流转型成效,这就必然面临很多短时间难以克服的补短板强长板挑战,面临对很多传统习惯、流程、制度、体系的艰难改变与升维。
“铁路运输”与“铁路物流”是不同逻辑产品。铁路运输是基于运输线路、运输距离、货物品类、运输数量及国家价格政策等因素确定运输价格的偏标准化产品,现实中对运输时限、交付准时性、全程可视化及仓储加工包装配送等增值服务一般没有过多约束,而铁路物流则是以满足用户需求创造用户价值为中心确定服务内容,依市场供求关系、服务产品特性确定服务价格的偏个性化产品。简单说,就是以自身资源能力为中心的偏标准化产品、以满足用户需求创造用户价值为中心的偏个性化产品的截然不同运营逻辑,对应的则是对生产运营体系、用户服务体系的根本逻辑性改变,前者在现行以环节、部门、单位为单元的生产运营体系下运行多年并基本行之有效,后者要求以服务用户为核心打破所有部门、单位间隔界限,打通信息孤岛共享信息,站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优化视角来设计产品、提供服务,这对原有铁路运输体系如何支撑铁路物流转型发展、如何承担起今日赋予铁路物流转型发展使命是极具挑战的任务。
03:转型升级|铁路物流发展新挑战、新路径
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型,绝非推出铁路物流服务产品体系、建立铁路物流服务网络及组织体系这么简单,而应该是在提升铁路运输能力、网络资源优势、生产服务质量及数字化水平的同时,建立铁路物流服务体系、产品体系及铁路物流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力,大幅度提升铁路物流及铁路多式联运市场份额。主要包括:
1.制修订、补充完善发展铁路物流需要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体系。
2.提升铁路物流服务资源能力,从铁路物流转型发展视角、铁路物流资源与社会物流资源融合发展视角、优化提升全社会物流服务支撑能力视角,提升铁路网络资源优势,完善铁路物流枢纽、园区功能布局,建立一体化数字化铁路物流服务平台体系,推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铁路物流服务产品体系及增值服务体系,组建市场化铁路物流经营管理队伍及考核激励体系。
3.站在支撑经济高效运行、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高度,以服务经济发展、有效利用资源、创造用户价值为目标,打破部门、单位、地域、行业界限与壁垒,建立与社会资源、行业资源、产业资源高效协同合作机制,推动铁路物流从“高大半”的铁路运输体系发展升级成为以铁路资源能力驱动的现代化、社会化、平台化高效铁路物流服务主体。
4.密切跟踪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应用,提升铁路运输、铁路物流服务全场景、全链路的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效率。
5.建设专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铁路物流经营体系。
04:生态创新|铁路物流发展新天地
有一种说法:“产品会被场景替代,行业会被生态覆盖”。对这一说法虽然业内有各种不同看法或观点,但是从近年来多场景、多地域的项目调研交流实际可以更清晰看到几个新变化、新趋势。
第一,产品、服务、技术、网络很重要,能切实为用户降本增效、解决痛点更重要,产品、技术、模式创新驱动下带来的企业极致效率、成本优势,也成就了今天很多优秀企业发展成长起来,如部分快递、电商及跨境物流企业。
第二,以场景解决方案切入市场的部分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业态企业成功破“卷”逆势成长,场景数字化、垂直大模型应用在很多传统物流场景落地取得超出预期成效,如京东与图、逗号科技、新希望鲜生活、中邮科技等。
第三,行业边界被打破,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跨界创新、生态发展日益成为新常态,很多以前物流行业的甲方、乙方,今天都成为强有力的市场竞争者、潜在合作者。例如,在传统大宗运输、矿山堆场运输、仓配场景,类似主机厂、装备企业、科技金融投资企业入场,生产制造企业、商业流通企业这些传统物流甲方以企业物流转型物流企业、供应链企业方式入场,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生态发展比以往呈现出更强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第四,数字化发展、生态创新发展,以及数字科技支撑下的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在对传统物流发展提出严峻挑战同时,推动了整个物流行业的数字升级,融合发展、生态创新发展在新时期已经呈现。
在物流基础设施、服务服务资源日益完善的今天,铁路物流历经十余年货运改革磨砺积淀,无论是资源、认知还是组织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融入这轮生态创新发展浪潮,将给铁路物流转型发展带来难以预估新天地。
05:见微知著|风景可能就在不远处
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战国·韩非子《韩非子·说林上》)。近两年陆续参与调研交流、参加专题研究、参与评审了一些关联铁路运输、多式联运、铁路物流的项目,以及一些涉及铁路专用线、铁路场站及园区的项目,并做一些专题培训、咨询,从这些调研和与项目各方交流中,能够明显感觉到几个积极变化:
第一,地方政府、企业对铁路物流发展的作用和价值比以往更重视、更认可,有依托铁路物流寻求发展机遇主动性,全国各地关联铁路物流的发展新项目很多,但是大多对铁路运营还缺乏了解。
第二,铁路物流单位和人员对发展铁路物流有热情有积极性,铁路物流发展的基础体系已经搭建起来冰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对物流的理解大多比较粗浅,对很多物流问题、难题感到茫然、束手无策。
第三,国家超长期国债等支持政策对地方政府、企业发展铁路物流给予了有力支持。
第四,“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国家政策推进实施,给铁路物流发展带来新的持久发展机遇。
第五,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完善和推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发展应用普及,对铁路物流与社会各类其他物流要素资源的融合联动发展、创新生态发展将发挥技术支撑和发展推动作用。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盛世顽童】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