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帮助到别人,我觉得特别有意义!这次我也能为自己的孩子做个榜样,希望他长大后成为一个乐于助人、传递爱心的人。”
2月10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过5天的动员剂注射、5个多小时的采集,来自上海农商银行金山支行的青年志愿者陆春晓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的“火种”,成为上海市总第68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金山区总第67例捐献者、上海农商银行第3例捐献者。
捐献前,上海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李江英,上海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应长明等带队看望陆春晓,为他加油鼓劲,也为他的义举点赞。
谈及这份十万分之一的“髓缘”,陆春晓说,“我是2015年学雷锋日入库的,那时想法很简单,如果能帮助、点燃一位患者的生命,这是人生中一件非常光荣、有意义的事。”于是,刚入行的他在支行团委的号召下,义无反顾地参加了区红十字会与团区委联合举办的“点燃生命的希望”造血干细胞集体入库志愿者活动。
2024年8月,陆春晓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接到电话的时候,我当场就同意了。这是一个承诺,我终于能够兑现了!”
起初,陆春晓的家人还是有点担忧,怕捐献影响身体健康。他告诉家人身边同事好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例,同时还耐心地普及造血干细胞捐献医学知识,打消了家人的顾虑,最终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
高分辨检测、体检……在捐献前的一系列准备过程中,陆春晓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没有丝毫动摇。2025年1月26日,在捐献造血干细胞工作对接会上,陆春晓郑重地签下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知情同意书》。2月6日,春节后的第二个工作日,他在市红十字会、单位和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办理入院。每一天注射动员剂、配合检查、按时吃饭休息,他希望以最好的状态完成捐献。
病房里,上海农商银行金山支行第1例、第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蒋光海、周磊也为他加油鼓劲。“你的捐献,帮助另一个人重获了生的希望,陆春晓,我为你的义举感到自豪!”“胖哥,我们2014年一起入行,2015年一起入库,2017年你为我加油,现在轮到我为你加油了!”
2011年,蒋光海成功采集造血干细胞,为西安的一个家庭送去生的希望;2017年,周磊与一位苏州8岁女孩的造血干细胞成功匹配;今天,陆春晓为一位素未相识的青年点燃生命的火种,一次又一次、看似“万里挑一”的缘分并非偶然。
延续生命,传递美好。自2001年起,共青团上海市金山区委员会、上海市金山区红十字会联合开展“金山青年造血干细胞(骨髓)捐献志愿者活动”,上海农商银行金山支行广泛发动和组织团员青年踊跃报名参与造血干细胞(骨髓)捐献志愿者活动,截至2024年,已有76名志愿者入库中华骨髓库,播撒生命的火种。
传承上海农信75载,上海农商银行以坚定的步伐,践行普惠、服务民生。对该行而言,“好金融”不是只会赚钱的金融,而是越来越有格局和情怀的金融。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从金融服务到公益志愿,一系列暖心举动的背后,是一代代沪农商人挺膺担当、无私奉献的身影,他们用尚德尚善的音符,谱写惠城惠民、共愿共美的赞歌,而骨髓捐献正是该行践行社会责任的乐章之一。
近年来,无论是连续八年支持上海女足,成为她们的“娘家人”,支持她们征战国内国际赛事,还是开展日喀则青少年足球“沪培”计划公益项目,支持日喀则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深化沪藏两地交往、交流、交融;无论是全力推进“心家园”公益服务项目建设,通过全市千余家“心家园”站点,将网点服务延伸到社区服务,将金融服务延伸到非金融服务,着力解决“一老一小一新”社区居民的关切需求,切实提升美好生活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是组织志愿者队伍走进社区、网点,打造“小小金融家”公益品牌,以儿童财商教育为切入点寓教于乐,让普惠金融惠及更多年龄段的人群……
这些都是该行努力打造更加包容、更具温度、更有担当的银行的具体行动。上海农商银行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胸怀“国之大者”,强化金融“国之重器”的使命担当,坚定扛起服务国家战略、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责任,向阳而行、向善而为,将“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的使命深入每一个需要的角落,让公众真切感受到金融的温度与力量。(来源:上海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