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大学生送外卖已不是新鲜事,这一现象背后是就业市场的无奈与艰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铁路邮电等国企部门却聘用外国人,这难免让人产生疑问:国内大学生难道无法胜任这些工作?
大学生送外卖,原因复杂多样。一方面,高校持续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就业竞争愈发激烈。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4 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 1179 万,庞大的就业群体涌入市场,就业岗位的增长却相对滞后。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在校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脱节,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例如,一些文科专业毕业生在求职时,发现市场上对口的岗位有限,且对工作经验要求较高,无奈之下只能选择门槛较低的外卖配送行业。
再看国企聘用外国人,并非国内大学生能力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拓展海外业务。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熟悉国际规则和当地市场的人才。以铁路行业为例,在参与海外高铁项目建设时,聘用当地熟悉当地文化、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的外国人,有助于项目的顺利推进。这些外国人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国企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减少沟通成本和文化冲突。
此外,国企聘用外国人也是为了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国外在技术研发和管理理念上具有一定优势。通过聘用外国专业人才,国企可以学习借鉴其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例如,邮电通信企业在 5G 技术研发和国际市场拓展中,引进国外相关领域的专家,为企业带来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面对这一现状,国内大学生应积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参加各类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积累工作经验。同时,要关注行业发展动态,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以适应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而国企在用人时,也应在充分挖掘国内人才潜力的基础上,合理引进国外人才,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国内优秀人才,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学生送外卖和国企聘用外国人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就业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多方面需求。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国内大学生无法胜任国企工作,而应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共同寻求解决就业问题和促进企业发展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