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傍晚,青岛港81泊位上一艘船长300米、载重吃水10.5米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圣芭芭拉”轮,在离泊过程中突发主机失控险情。青岛引航站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通过精准协调、科学决策与专业处置,历时两个多小时成功化解危机,确保了船舶安全与港口通航秩序,再次彰显了青岛引航在保障港口安全生产、服务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险情突发:巨轮失控考验应急能力

当日16时50分,引航员冀凤群正在执行“圣芭芭拉”轮出港任务,船舶主机突发故障,初步估算需紧急维修1小时。面对船舶失控风险、狭窄航道环境及密集通航流量,一旦处置不当,可能引发严重碰撞事故或航道阻塞。

引航三科值班科长王旻昊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步联动海事、港调、轮驳公司等各方力量,增派2艘大马力拖轮现场待命,协调邻近码头腾出应急泊位,协调疏导周边船舶,迅速构建起立体化安全保障网络。


精准施策:多方协同筑牢安全防线

超大型船舶在航道失控,每一秒都是与风险的赛跑。王旻昊介绍,本次险情处置面临三大挑战:一是船舶吨位大、惯性强,拖轮协作控制难度高;二是临近傍晚能见度下降,通航环境复杂;三是维修时间紧迫,需兼顾效率与安全。

为此,引航团队创新采用“双预案并行”策略:一方面由引航员冀凤群指挥拖轮实时调整船舶姿态;另一方面提前规划应急靠泊路线,确保维修延误时能迅速转移。同时,依托“智慧引航”系统对航道动态实施分钟级监控,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临危善战:引航尖兵彰显专业本色

关键时刻,拥有20年航海经验、兼具远洋船长与资深引航员双重资质的冀凤群展现出过硬技术素养。他通过精准测算潮汐流速与船舶惯性,指挥拖轮以“顶推+侧拉”组合操作稳定船位;主动协调船方调整维修优先级,压缩关键系统修复时间;实时通过VHF发布航行警告,引导过往船舶安全避让。至19时,主机故障排除,船舶在拖轮编队护航下安全靠回80区泊位,全程未影响港口生产作业。

(半岛全媒体记者 马正拓 通讯员 鲁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