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将介绍一个1977年建成的废弃避难所,位于某工厂郊外的森林中,设计容纳300人。
这是一座独立的2级防护避难所,面积为325平方米,设计容纳300人。虽然已经废弃多年,内部没有积水或是坍塌迹象,比起之前探访过此类工程,它的内部保存还算完好。
这是其主入口的样子。根据工厂编号,它被标记为4号。
防护设施的主入口配备了带有两个强力吸附式波纹防护门的密封气闸。
最初安装的是重约2.4吨的防护密封门,紧接着安装了重约2吨的密封门,稍薄一些。
通常这种气闸能让小型汽车通过,便于运输个人防护用品的箱子,但这里却无法实现,因为外部的轻型门更窄。
穿过气闸后,我们进入了避难所的遮蔽大厅。
大厅内堆满了各种未使用的物品,且被掠夺者破坏。这表明在避难所的最后几年,它被用作了仓库。
天花板上安装着一些这种不常见于避难所的灯具。
入口左侧是一个带有热能单元的房间。
以及两只紧急备用饮用水箱,每个容积为800升。
我们继续前进。
然后来到了避难所的文件展示板,左侧是通往过滤通风室的通道,右侧则是一个卫生间。
文件几乎腐烂成无法阅读的状态。
展示板是标准的,类似的设计我们在其他避难所也见过。
展示板正中央挂着一份建筑图纸,已被黑色霉菌吞噬。
我们接着进入过滤通风室。
这里有两台过滤通风设备,每台上方有三根FP-300型过滤吸附器,用于清洁空气中的放射性尘土和有毒物质。
房间的尽头是两个空气采集扩展室,分别用于不同的空气模式。
这些扩展室都配有密封门。
左侧的扩展室通过从主入口前室抽取空气,用于清洁通风模式。
右侧则是通过通风井的空气采集系统,并配有空调系统。
我们又回到遮蔽大厅。
接着我们进入了女卫生间。入口处是一个洗手池。
洗手池后是两个带有坐便器的隔间。
右侧是男卫生间的入口。
这里也有一个洗手池。
而在男卫生间内有一个小便池和一个坐便器。
坐便器后是一个总水泵房。
大厅的另一端是两个存放防毒面具的房间。
以及避难所指挥官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有一把倾斜且破损的椅子,上面放着一个儿童玩具。
对面是一个不常见的备用出口。
这里的密封门上多年前被人切开了一个洞,用于进入避难所。
这个备用出口的特殊之处在于,通常在这个设计中,密封门后会有一个带倾斜通道的气闸,而这里则是一个上升的宽敞井道,并配有金属楼梯。
爬上楼梯后……
我们遇到一个由防护密封门改造而成的防护闸门。门的中间被切除,剩余部分焊接在一起。当时门把手被焊死,无法打开。
这就是我们这次参观的废弃避难所。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