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作为务工人员返岗就业的关键期,全省纪检监察机关高度重视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问题,将稳就业、保就业作为政治监督的重中之重。通过“室组地”联动、实地调研、专项监督等手段,对企业复工招工、群众就业及服务保障情况实施紧密监督,促使属地与职能部门积极行动,搭建求职者与用工单位的沟通桥梁,提升就业服务质量,确保惠企惠民政策精准实施。

  同时,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座谈、实地检查、资料审查等方式,全面督查相关部门在补贴资金使用、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表现,着力发现并纠正服务企业和群众中的不作为、慢作为、落实不力等问题。以精准监督强化部门主体责任,推动稳就业促就业政策细化落实、持续见效,切实将就业这一民生头等大事办好办实。

  紧盯返岗就业关键环节

  “乡亲们,一路平安。”2月3日清晨7时,随着镇雄县县长杨绪春挥手致意,载着556名怀揣梦想与希望的外出劳务群众的G2301次动车组缓缓驶离站台,朝着千里之外的浙江温州南站进发。这趟列车不仅是我省2025年首趟返岗务工专列,而且是新一年务工返岗潮正式拉开序幕的标志。

  “太方便了,省心省事。”在乘车现场,乡亲们按照车厢序号分组排队,专人引导乘车,整个流程井然有序。春节余温尚未散去,镇雄县为保障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与铁路部门携手,推出“点对点、一站式”运输服务,为务工人员开辟“绿色通道”。

  近年来,镇雄县在就业创业服务上不断探索与创新,构建了政府主导与市场运营、贴心服务与规范管理、线下市场与线上平台、就近就业与到江浙沪务工相结合的“四结合”服务机制,实现“规模外输”与“有序回引”的双重目标。

  该县紧盯岗位推介、组织输出、稳岗服务等关键环节,通过远程面试、直播带岗等新模式,为务工者提供了更多薪资待遇高、权益有保障的优质岗位。在县人社局的推动下,将业务培训、商务推介、企业注册等工作与评优评先、年终考核、职务晋升挂钩,形成了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政务服务窗口等渠道,及时发布务工信息,方便群众查询与了解。此外,还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升其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为确保就业创业环境的廉洁高效,派驻纪检监察组紧密联动,紧盯人力资源政策咨询、维权辅导、技能培训等关键环节,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监督。通过组织警示教育大会、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筑牢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从源头上杜绝“吃拿卡要”等问题,让群众真正看到了变化、感到了成效、获得了实惠。

  在威信县罗布镇,一支由政府组织的车队正整装待发,即将踏上前往浙江、上海、广东等地的返岗“薪”途。“真的很方便。”罗布镇簸火村村民陈大红激动地说,全是由政府统一规划集中返岗行程,送大家直达上班的工厂。

  在春节前后,威信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能,将“稳就业、保就业”作为监督重点,紧盯务工人员返岗就业关键环节。督促各乡镇充分摸排返乡劳动力节后返岗意向,摸清新增劳动力外出务工需求,并推出“点对点、一站式”运输服务等保障措施,实现了务工人员从出行到入(返)岗的无缝衔接。

  为确保惠民利民政策落实到位,该县纪委监委紧盯就业补贴发放、企业稳岗支持等环节,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核实资金到位情况,严查违纪行为。同时,建立问题清单,采用逐项销号的方式进行跟踪监督,全力保障稳岗就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据了解,自首次开启“点对点”集中输出外出就业人员以来,威信县已集中输出7批次2000余人到省外就业,通过其他方式转移输出2.47万人。

  发挥贴身监督优势

  在开远市迎晖社区,阳光洒在繁忙而有序的“零工驿站”上,一名群众正熟练地操作着手中的工具。

  她叫张荣娥,是灵泉街道云龙社区的居民。“真没想到,春节刚过就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面对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她说,这份工作让她既能照顾家庭、养育孩子,又能赚取收入。

  这背后是开远市纪委监委以监督职能为核心,紧盯基本民生保障,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镇纪委的贴身监督优势。深入企业、走进群众家中,实地了解企业复产用工和群众就业需求,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稳岗就业政策,让就业政策的春风吹进千家万户。

  在纪检监察机关的强力推动下,该市成功创建了13个“零工驿站”,涵盖了小饰品加工、食品加工、蔬菜分拣等多个领域,为城乡居民提供了1000余个就业岗位,让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真正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的美好愿景。

  在蒙自市,“春风行动”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大年初十,当地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企业招聘展位前挤满了前来求职的群众。

  据介绍,招聘会主要满足节后企业用工需求及群众就业愿望,联合省外企业开展劳务协作,并吸引了本地企业参与,共提供了超过3400个工作岗位。活动当天,已有500余名求职者与企业达成了就业意向。

  该市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对用工需求对接、就业服务、金融扶持、技能培训、创业平台孵化等关键环节,通过多部门协同推动。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下,建立了劳务输出对接机制,成功举办7场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利用“务工专车”输送500余名务工人员,发放727万元的创业扶持贷款,为81人提供“项目制”“订单式”技能培训,并引入23家小微企业,直接带动630人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让群众有活干,还要有钱赚。”2月8日,正值普洱市召开两会,会议期间,普洱市委书记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节后务工人员返岗就业工作,要求各县(区)和各部门抢抓时间节点、把握关键环节,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扎实做好节后务工人员返岗就业工作。

  在落实政策措施方面,普洱市用好用活国家、省和市出台的一系列稳就业保就业的政策措施,广泛宣传就业创业政策,让广大务工人员知晓政策、用好政策,共享政策红利。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需求,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保障,构建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的无缝对接体系,推动务工人员与用工企业双向奔赴。

  在抓实外出务工人员返岗就业工作的同时,普洱市纪委监委督促有关部门扎实做好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和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工作。通过做大产业“增”就业、培育主体“保”就业、挖掘岗位“稳”就业、技能培训“促”就业、扶持创业“带”就业等多项措施,着力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澜沧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首责,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嵌入式”监督优势,以“三抓三促”推动就业帮扶政策落地见效。一是抓信息核查促精准施策。督促人社部门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组织基层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动态排查等方式,分类建立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信息台账,实现人员底数清、技能特长清、就业意向清。二是抓政策落实促服务增效。紧盯惠企稳岗政策兑现、劳务协作输出组织、扶贫车间运营管理等关键环节开展专项督查,重点核查职业技能培训实效性、就业补贴发放规范性及返乡人才创业扶持等落实情况,推动“政策找人”向“政策落地”转变。三是抓责任贯通促机制完善。建立“发现问题—反馈整改—跟踪问效”闭环监督机制,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技能培训供需错配、就业信息更新滞后等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3份,推动健全就业服务回访、创业导师帮扶等5项制度,以强有力的监督保障稳就业保民生决策部署落实落细。

  创新监督+服务机制

  春节期间,麻栗坡县的苗族“花山节”不仅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而且成为推动就业帮扶政策精准落地的生动舞台。

  该县人社局利用节日气氛精心策划专场招聘会,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就业需求和待遇期望。这其中,督查组的身影也活跃在招聘会现场,耐心询问每一位求职者遇到的困难和诉求。

  这是纪检监察机关开展“贴身式”监督的具体体现,对社保惠企、劳动力就业、劳务工资发放等关键环节进行跟踪督查,督促人社部门积极搭建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桥梁,优化就业服务,畅通就业渠道,强化职业技术培训和就业指导,为百姓就业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面对企业开年用工荒与群众求职难的双重挑战,麻栗坡县纪委监委迅速响应,督促各乡镇、县人社局等部门以“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深入村社区实施底数“大摸排”、政策“大宣传”、岗位“大收集”、专项“大招聘”。

  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聘方式,让就业信息触手可及。而“就业直通车”的免费专车服务,更是为务工人员提供了从家门到厂门的无缝对接。

  截至目前,该县已成功举办多场招聘会,提供岗位数以万计,达成就业意向数百人,一站式输出务工人员上千人,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题和群众求职压力。

  保山市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创新“伴随式监督+精准性服务”机制,为就业创业帮扶、技能培训等重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腾冲市荷花镇雨伞村村民张仕乐,就是这一机制下的受益者。他原本在江苏务工,与家人聚少离多。然而,通过保山市的就业促进政策,他在家门口的酒厂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年前,我在村里的十户联防群里看到了招聘信息,当时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行线上报名。”回忆起求职经历,张仕乐说,没想到,回家过年期间,就收到了酒厂的入职信息。

  张仕乐的故事,只是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护航就业工作的一个缩影。在昆明官渡区,该区纪委监委运用“贴身式”监督,联合区人社局深入走访调研,精准推送招聘活动、就业创业政策等服务信息。

  从“大数据+铁脚板”的问卷摸排,到“i官渡”小程序、官渡人社微信公众号的岗位信息发布;从“新技夜校”的免费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到滇沪合作农村劳动力转移招聘活动……官渡区这些举措都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求职者的心田,为群众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在“春风行动”推动下,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发挥职能作用,聚焦问题导向,确保职能部门践行为民办实事承诺。督促领导干部深入细致推进复工复产就业工作,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企业,精准把握就业用工的重点、难点及矛盾点。同时,推动驻在部门积极履职,确保政策细化落实,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的迫切需求,缓解企业招工难题,助力城乡劳动力在家门口找到满意工作,为人民群众端稳就业“饭碗”、筑牢幸福生活基石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首席记者 汪波 通讯员 李兰 张正敏 蔡琴 徐雪 于飞 盘天文 张珍珍 欧阳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