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如何通过传播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人文经济如何赋能经济社会全方位提升?
2月10日
南海区召开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
围绕人文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与媒体代表
文化工作者及基层实践者
进行持续3个多小时的面对面交流
凝聚各方智慧
为南海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南海区在人文经济领域的探索迈向新阶段。通过凝聚各界共识、整合优势资源,新的一年,南海将进一步释放文化驱动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月10日,南海区召开“媒体助推南海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如何让人文经济更深入人心?
媒体建议做好“共富”文章
近年来,南海深入践行人文经济,通过文化力量推动产业转型、社会治理与民生改善,取得显著成效,龙超、醒狮等文化品牌通过媒体传播走向全国,提升了区域影响力;通过举办一系列大型活动融合文旅与城市形象推广,成为全民参与的亮丽名片;基层实践站将人文经济融入社区治理,区委党校强化干部培训,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形成了多方联动、创新融合的发展格局。
今年,南海将以更大的宣传声势,树立更多人文经济发展典型,让人文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推动人文经济理念在各领域落地生根,而这离不开媒体传播力量的推动和赋能。
2024年南海人文经济一路生花(图为西樵国庆烟花汇演,李均良/摄)。
座谈会紧扣南海区委“新春第一会”的改革精神,聚焦如何以传播力量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媒体与产业、服务深度融合的新模式等核心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与会代表从传播策略、理论宣讲、基层实践等角度建言献策。
媒体相关负责人建议,南海把人文经济发展与推动共同富裕紧密结合,把“共富”写在发展的旗帜上。人文经济本质是以文化推动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互相促进。南海人文经济可以把“精神共富”作为更本质的目标,把重点放在提升文化生产力,构建新的文化生产关系,把问题回归到如何拓展生产对象范围,如何创新生产工具,如何提升生产者素质三个问题上来。
比如,通过发展人文经济,探索“文化+制造”,把现代化工厂变成绿色文旅场景;把农业生产、旅游、商贸和丰富的农耕文化产品,与传统“重农”价值理念相结合等,类似探索将带来人文经济学更广阔的实践空间,也给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富”提供新的样本。
全国首家!西樵山下有个「牛仔世界」,潮到爆
顾耀辉对此进行回应表示, 南海一直把“共富”的理念融入到各项重点工作中 。在产业发展上,南海把现代产业体系从“两高四新”增加到“三高四新”,就是要通过发展高水平农业,促进经济滞后地区发展;佛山市提出要打造“环两江先行区”,南海作为其中的核心,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借助先行区建设,解决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今年南海将重点推动集体经济转型和新型城乡社区建设,就是为了把更多资源集中在村集体手中,把基本民生保障和兜底政策落实到位,把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上来,进一步推动共同富裕。
顾耀辉表示,发展人文经济能够创造更多的机遇,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广大群众,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一步。
探索“人文经济+”增强软实力
赋能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
“去年以来,我们深入践行人文经济学,以文化力量推动各项工作出新出彩。”南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华刚表示,今年,南海要以更大的宣传声势,在人文经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社会治理提质、城市发展水平提升、民生服务改善等多个方面,树立更多典型,让人文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进而赋能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
座谈会上,有媒体负责人提出,南海近代以来一直是经济重镇,拥有厚重的人文土壤,人文与经济交相辉映。如今发展人文经济更多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兴, 通过人文经济重新塑造南海的城市文化形象 ,从本地文化的神韵中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推动企业转型、产业升级。
央媒38次聚焦!春节,“人文南海”何以爆火?
对此顾耀辉表示,南海一直是有文化的地方,在历史上就是人文经济的代表,近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很多人文元素被埋没了, 发展人文经济正是要让传统文化得到活化和发展 。
南海持续推动文化品牌出圈出彩(图为叠滘龙船漂移)。
有与会媒体代表就人文经济与产业融合发展提出建议,认为推动人文向经济靠拢,需要把产业发展中“软的部分做硬,硬的部分做软”。比如对文旅项目的招商引资,要注重提高文旅服务的体验,重视市民群众的参与感受;针对品牌建设和业态升级有内生动力的企业,要寻找机会把人文资源推送企业身边,帮助企业增强软实力。
还有媒体提出,全球产业竞争进入新质资源竞争的新阶段,南海以人文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正是对岭南文化策源地基因的创造性激活。对于如何塑造好南海文化新IP,建议要做强立体化叙事,综合运动各种新技术、新的传播方式,将南海文化地标转化为可进入的故事场景,开发南海文创的个性化定制平台,塑造一批年轻人喜爱的文化符号。
除了媒体,会上还有文化工作者、基层实践者对南海人文经济发展提供建议。有代表从自身实践建议,要把人文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让村民参与进来,在参与过程中提升村民的文化认同,有了文化认同才能有文化自觉、自强与自信。
新年如何讲好南海故事?
做好“代言人”“智囊团”“守护者”
顾耀辉作总结发言表示,2024年,南海持之以恒深化落实“1114”工作体系,锲而不舍抓改革促转型,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展现新气象。这个过程中,正是得益于一批文艺家坚守初心,以文化作笔、用艺术作墨,绘就千年古郡的山河锦绣,定格现代都市的烟火繁华,为南海人文艺术事业发展真情奉献。广大媒体主动融入南海,用心讲述南海故事,起到了“对内凝聚力量、对外展示形象”的良好作用,推动了南海文化品牌出圈出彩、文旅消费热辣滚烫、人文经济一路生花。
奋力打造人文经济示范区!南海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召开
2025年春节前后,南海举办文旅商贸活动超220场次,吸引约1260万市民游客参与,带动消费超42.6亿元,水上花市、醒狮、龙舟、咏春等本土文化魅力淋漓尽致地向全国人民展现。
163.19万人次!15.18亿元!南海春节,旺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关键之年。顾耀辉表示,希望在新的一年,广大新闻媒体继续关心关注、报道宣传南海,为建设更具人文特质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大力“鼓与呼”。
他希望广大媒体继续 当好南海形象的“代言人” ,发挥平台优势、传播优势,推出一系列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精品力作,善用小切口表现大主题、小故事反映大变化,全方位呈现南海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攻坚突破的奋斗场景、创先争优的鲜活故事; 当好改革发展的“智囊团” ,围绕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领域多出主意、多想办法,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施策聚智汇力; 当好社会民生的“守护者” ,营造求真求美、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助力构建更富活力、更具效能的新型治理共同体。
顾耀辉指出,此次会议汇聚了媒体智慧、理论支撑与实践经验,是推动人文经济理念转化为行动的重要契机。未来,南海将以更高站位统筹传播资源,深化媒体与产业协同,推动城产人文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喜欢本文请点击“在看” 让 更多人看到
来源:南海发布、南方+客户端、南海融媒
编辑:雷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