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曾经大家都说她是董卿的接班人,在央视舞台上她也确实闪闪发光,可谁能想到,命运这东西太会捉弄人,李七月的人生突然就拐了个意想不到的弯。
她从聚光灯下“消失”,走向了看似平凡的田野一线,这究竟是职业生涯的滑坡,还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
逐梦央视路
小七月打小就对电视里拿着麦克风的记者充满了好奇与向往,那些记者在镜头前自信的模样深深吸引着她,从那时候起,她就常常在家里模仿记者说话,还特别积极地参加学校的演讲活动。
七月思维清晰,面对突发状况也能快速反应,站在演讲台上一点都不紧张,就好像她生来就适合在众人面前表达。
上高中的时候,李七月心里就有了一个明确的职业目标:当一名为普通老百姓发声的记者,这个梦想就像黑夜里的一盏灯,给她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学习特别努力,最后成功考上了中传的播音与主持专业,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在大学里,虽然学习氛围比较轻松自由,但李七月对自己一点都不放松。
为了能成为优秀的主持人,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不管是主持晚会还是参加比赛,她都不放过任何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同时她也没落下专业知识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优秀。
大学毕业后,李七月回到老家,在辽宁电视台主持《第一时间》,有了稳定的工作,可她心里还是惦记着自己的央视梦,追梦的脚步从来没有停过。
只要工作一结束,她就一头扎进学习里,拼命打磨主持技巧,时刻准备着,就等机遇上门。
2011 年,央视的比赛开始了,她二话不说就报了名,要知道这场比赛吸引力超强,各地的优秀主持人都蜂拥而至,竞争激烈程度超乎想象。
撒贝宁担任主持人,董卿当评委,这比赛的含金量可想而知,李七月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获得了优秀主持人的荣誉,顺利进入了央视。
进了央视后,李七月可忙乎开了,主持了好多节目,一会儿跟着《北纬 30°・中国行》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一会在《等着我》帮人寻找失散的亲人,这些节目观众都爱看。
为了把祖国各地的美景、有趣的故事展现给观众,她经常要到处跑,有时候为了拍一个好镜头,她得走十几个小时的路,可她从来都不喊累,一直对工作充满热情,特别敬业。
2017 年,李七月开始主持《远方的家》,这一当外景记者就是五年,这五年里,她把祖国东南西北跑了个遍,深入到各个地方,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也多亏了这段经历,给她后来的转变埋下了伏笔。
19年她再次参加央视的比赛,这次她为了挑战自我,故意选了自己不太擅长的领域,就想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能耐,经过激烈比拼,她最终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之后,她得到了主持超火爆的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机会,在节目中,她对诗词的理解特别透彻,讲解起来条理清晰,观众都被她圈粉了,纷纷夸她厉害,还把她看作是 “董卿接班人”。
李七月 “消失” 之谜
曾经,大家满心期待李七月能在央视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迈向更高的巅峰,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竟逐渐从央视的主流视野中 “消失” 了,那些备受瞩目的重要晚会,也难觅她的踪迹。
网友们留意到,她被调到了收视率不怎么出彩的农业类频道,主持《大地讲堂》,这岗位变动太让人意外,大家都想不明白为啥。
想当初,她可是被认定为 “董卿接班人” 的潜力新星,现在却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像是被边缘化了,真让人捉摸不透背后的原因。
那段时间,各种说法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她在《等着我》里的表现出了问题,惹得观众不满,节目收视率也跟着降了,所以才会有工作上的变动。
也有人觉得,央视内部竞争异常激烈,她的转型或许是无奈之举,是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面对外界的种种质疑和内心的迷茫,李七月并未选择退缩,她开始深入反思自己的主持方式,努力探寻新的亮点,在高手如云的央视,想要脱颖而出,必须拥有独特的主持风格和个人魅力。
而频繁的工作变动以及不同节目风格的快速切换,让她感到有点应付不过来,也许她需要寻找一个更契合自己的舞台,一个能够充分展现自身才华与魅力的地方,重新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打破标签,拥抱田野
对于一个在央视主流频道风光无限的主持人来说,被调到农业农村频道,看起来就像是走了下坡路,毕竟这频道相对比较 “冷门”,可谁能想到这个看似 “降级” 的安排,却成了李七月事业的新开端。
到农业频道工作后,李七月不再是那个被聚光灯追着的大主持人,她跑到最基层,和农民们唠家常、干农活,成了他们生活的观察者和记录者。
她经常往农村跑,去了解农民的生活,学习各种农业知识,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这段经历对李七月来说,既新鲜又充满挑战,就像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知识大门,让她学到了很多。
她深入农村,看到了咱们国家农业最真实的一面,实实在在体会到农民的艰辛,农民们不仅吃苦耐劳,还特别有智慧,总能因地制宜搞种植,这一趟下来,她对中国农业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这时候的李七月,身份可不只是主持人那么简单,她更像是肩负使命的文化传播者,她主动站出来,挑起传播中国农业文化的大梁,绞尽脑汁,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关注中国农业。
除了主持节目,李七月还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积极发布和农业文化有关的照片和视频,她还免费帮各地的农产品打广告,帮农民找买家。
2022 年,李七月和知名主持人鲁豫一起主持了一档关于乡村的节目,这两位风格完全不同的主持人一起合作,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节目播出后反响还挺好,这次合作让李七月又重新受到大家的关注。
李七月之前被称为 “董卿接班人”,这称号一开始是荣耀,可慢慢地也成了一种束缚,大家老是拿她和董卿作比较,希望她能像董卿一样取得成功。
人跟人各有各的活法,李七月不必成为第二个董卿,她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出一条只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绽放独有的光芒。
从央视主流频道到农业农村频道,李七月的职业选择看着像是往下走,其实是走向了多元化,她不再局限于那个小小的舞台,而是选择了更广阔的天地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在农业频道,李七月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也实现了更大的社会价值,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成功的样子有很多种。
成功不只是站在聚光灯下享受荣耀,也可以是在田野里默默努力,成功不只是有名有利,也可以是为社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李七月的经历,也给现在的年轻人提了个醒,选择职业的时候,不要只盯着老一套的成功标准,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然后努力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