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 阅 凡
设计/ 赵昊然
来源/ Fast Company
在全球城市纷纷探索交通优化策略的大背景下,美国纽约于2025年1月5日正式推行拥堵收费计划,旨在缓解曼哈顿核心区域的交通顽疾,这一举措在美国尚属首次,一经推出便备受瞩目。
纽约市交通拥堵状况由来已久,曼哈顿作为城市的心脏地带,特别是60街以下区域,每日通勤高峰时,街道上车水马龙,车辆寸步难行。
交通堵塞不仅耗费通勤者大量时间,还导致物流运输效率低下,环境污染加剧。为改变这一现状,纽约市参考伦敦、斯德哥尔摩、新加坡等城市的成功经验,毅然开启拥堵收费的大胆尝试。
纽约拥堵收费计划划定了一个广泛的“拥堵缓解区”,几乎涵盖曼哈顿60街以南的全部区域,像林肯隧道、荷兰隧道、休格·凯里隧道,以及连接布鲁克林和皇后区的桥梁等关键交通要道均囊括其中。
该计划对通行车辆按不同时段和车辆类型收费。
持有E-ZPass的客车,在工作日早5点至晚9点、周末早9点至晚9点的高峰时段,需缴纳9美元通行费,通宵时段则为2.25美元。商业车辆收费更高,而没有E-ZPass的车辆还需额外支付50%的溢价。
推行一个月后,初步成效显著。
据大都会交通管理局(MTA)数据显示,自计划实施以来,进入拥堵缓解区的车辆比未收费时减少了100万辆。交通流量的下降直接带来出行时间的大幅缩短。以荷兰隧道为例,早高峰时段平均通行时间锐减48%;威廉斯堡大桥和昆斯博罗大桥的通行时间也平均缩短了30%;下午高峰时段,整个区域内司机的出行时间更是最多减少了59% 。
随着驾车出行成本的增加,更多纽约人选择公共交通。
与2024年1月相比,工作日公交客流量增长6%,周末增长21%;地铁客流量在工作日增长7.3%,周末增长12%。从皇后区、斯塔滕岛和布朗克斯进入曼哈顿的公交,不仅运行速度加快,平均节省10分钟行程时间,而且到站更加准时,可靠性大大提高。
不过,这项计划也面临诸多挑战和争议。
一方面,部分商业业主担心收费会影响生意,居民也对生活成本的潜在上升表示担忧;另一方面,关于收费可能导致交通和空气污染向周边贫困社区转移的质疑声不断,例如南布朗克斯就被指可能成为“受害者”。
目前,MTA尚未公布该计划的具体筹资数额以及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数据,这也让部分民众心存疑虑。
此外,政治因素也给计划的未来蒙上阴影。唐纳德·特朗普正在考虑叫停该计划,尽管晨间咨询民意调查显示59%的选民支持计划继续,但不同群体态度分化严重,多数司机反对,而行人、自行车手和公交乘客大多支持。
纽约拥堵收费计划在短期内已展现出积极成效,为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公共交通利用率迈出了坚实一步。
但要让这一计划长期稳定运行,充分发挥其在交通、环境和经济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还需在后续实施过程中应对种种挑战,平衡各方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