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校园后,我能有怎样的人生际遇?”
这几乎是每个大学生都曾思考过的问题。如何让自己在毕业路口拥有更多“选择权”?中外合作办学(含内地和港澳合作办学)这种特殊形式下诞生的高校,便以其独特的优势进入了大众视野,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就是代表之一。
作为一所高水平新大学,该校2024年首次招生就迎来“开门红”,本科招录的学生全都是拿着能上985,甚至能进C9名校的高分报考该校。能如此受高分考生青睐,更多人看中的就是其资源背景和毕业后的发展可能。
图源: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打破“定式”,才能找到适合的路
相比直接赴港求学的高难度和高费用,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用绝对实力,给高分考生吃了一颗足够分量的“定心丸”。学生入校后奖学金最高每年可达百万,直接解决了大部分学生的经济困扰。在教学资源方面,该校背靠的香港城市大学,不仅国际认可度丝毫不逊色于诸多百年名校。单看QS2025全球大学排名,港城大位列全球62位、亚洲第10,与内地高校相比仅次于清北复交浙,实力更是比肩内地C9。
图源:QS世界大学排名
但也会有人疑惑,新设的港城莞和港城大真的能画等号吗?
与其他合办大学多在内地开设新专业相比,港城莞在创立之初就一直强调“质量”匹配,择优复制。该校引入港城大ESI排名1%的学科,目前开设的4个本科专业对应学科均为港城大王牌学科,在2024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全部跻身全球前20,位列全港高校第1;7个硕士专业对应学科同样名列前茅。
不仅优质学科同步复制,在创新发展上,港城大的优势触角也延伸到了港城莞。从客观数据评价,在QS世界大学排名2025中,港城大教员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位列全港第1,获美国专利数目更是连续八年居全港第1。如此强劲的人才队伍中,有70余名教授已被港城莞聘任,为保持教学质量一致注入“强心针”。
总的来看,“两校一质”绝非停留在纸面的一句空话。
学术标准全面对标港城大,育人模式也沿用了港城大人才培养的范式。从刚结束的学期情况可见,两校的各种交流活动不在少数,港城莞的学生本科期间就能去港城大交流交换,如此模式下造就的自由学术氛围,不仅与如今新质生产力需求匹配度极高,也有效促进了两校资源的融合共享。
以港城大豪掷6亿港元启动“HK Tech 300”创新创业计划为例,该计划旨在三年内创造300间初创企业,目前已有150多家初创公司获得天使基金投资,点燃了1600余名参与者科创梦想的第一簇火种。
如今,“HK Tech 300”这把火也“烧到了”东莞,港城莞则毫无悬念地成为当地的主办单位之一,最新成立的“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科技创新中心”将成为衔接HK Tech 300的初创项目落地东莞的桥梁。
香港城大举行第三届HK Tech 300全国创新创业千万大赛启动礼
从招募、转化到落地,从创意、创新到市场,完善的资助孵化体系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励学生敢想敢做,也能让学生切实参与到解决市场技术需求的过程中去,此举让港城莞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创新资源,进一步提升学生进入职场后的发展潜力。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科技创新中心揭牌仪式
合办之所以是合办,优质资源共享必不可少,但港城莞自身的优势加成同样不容忽视。地处松山湖科学城,全国唯一、全球第四座脉冲式散裂中子源、广东省材料实验室等一批大装置、大平台,以华为公司为龙头的千亿级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都是港城莞的“邻居”,如此独特的区位优势,自然能为学生的多元化实习机会。
松山湖科学城(图源: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在此基础之上,港城莞还给予了青年学生最大的选择自由度,大一入校不分专业,让学生有缓冲的空间。就算是选择专业之后,两次转专业的机会,也让学生能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成长的方向。
种种举措不难看出,港城莞之所以能够得到众多学子的青睐,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它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思维,让青年人拥有尝试的机遇,也能有试错的空间。
对话“世界”,才能突破思维壁垒
在校期间的各种“机会”还只是“开胃小菜”,更重要的是毕业后摆在面前的“道路选择”。
想直接就业,先不提该校周边众多对口的高科技企业,学生毕业后可申请两年香港IANG工作签证,直接在香港求职,未来符合条件可以拿到香港永居身份,享受香港各项福利政策和政策便利。
想直接单干,该校周边的创新创业区得到了东莞市的大力扶持,和港城莞关系密切。该双创区设施齐全,政策完备,可以“量体裁衣”找寻导师,得到针对性的评估、咨询和指导,还有各种帮扶政策可以让“灵光一现”的想法变成大踏步冲入市场的机遇。
图源:创新松山湖
选择此类合办大学的学生在升学,尤其是境外升学方面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港城莞引进优质原版英文教材,全英文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采取了香港“全人”教育模式,教育不局限于课堂,而是鼓励所有人都能在不同领域探索自我、发展潜能,由此延伸出的各类活动可以帮助青年学子了解多样化的文化,再加上港城大的背景背书,对于境外硕士申请和未来职业发展,无疑是加分项。
而且该校学生也有在本校直硕、直博、硕博连读的机会,深造方面又多一重保障。目前,港城莞7个硕士招生专业,不走传统考研机制,采用申请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升学压力。首次招生便吸引了包括北大、清华等境内名校学子,以及墨尔本大学、多伦多大学等海外高校学子,影响力可见一斑。
更值得一提的是,港城莞还和港城大签署多项协议,不仅将对等交换学生,每学年互派本科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到对方学校学习。学生也可申请以访问学生身份赴对方学校学习。根据协议,学生在原属院校完成至少两个学期课程学习后,即可申请交换。日常的各类研学活动,也可以让该校学生有机会实际感受港城大的教育。
香港城市大学高层领导与港城莞研学团 图源: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港城莞学子参加港城大杰出讲座 图源: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此外,该校目前已与荷兰乌德勒支大学、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签署合作教育项目协议,交换生项目、夏季项目、海外学期交流项目等活动都将依次落地,其他合作伙伴也将分批次落地。除了与欧美国家的传统合作,该校还开拓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的合作,2023年时候,香港城市大学就已签署相关协议,将在哈萨克斯坦设立分校,成为教育国际交流的重要一环。
搭建起平台后,港城莞鼓励学生参与跨境交流项目,以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高校的声誉,吸引着外来人才到中国来,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和文化互通。
香港城市大学荣获最国际化大学(图源: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在全球教育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港城莞地处广东,连接香港,凭借其独特的国际化和跨境教育模式,正逐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教育领域的重要力量。这片汇聚多元资源的沃土,这座打破“定式”的高校,自然吸引着无数青年才俊的目光。
当一代代年轻人怀着梦想踏入这所年轻的大学,他们将与时代碰撞出何等绚烂的火花?我们静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