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月11日,按照过去两年的惯例,今年的中考自招笔试将于5月16日举行。今天是倒计时94天!
据家长反馈,李沧区初三年级预计于2月16日至17日举行全区统一的自招模拟考试,而崂山区亦有计划进行模拟考,且初二年级将首次参与。
这将是青岛近年来首次由官方统一组织的自招模拟考试,标志着自招竞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由“单打独斗”向“系统性演练”的转变,备受瞩目。
模拟考的作用有哪些?
1、真实场景还原
目前的自招考试不仅测试学科知识,还着重考察答题速度、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
模拟考能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考试节奏,避免正式考试时手忙脚乱。
2、精准定位薄弱点
通过模拟考,学生可以迅速发现知识盲区,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强。
例如,自招化学试卷相比中考增加了实验探究、材料分析与计算量,对学生的时间管理和综合能力要求更高。
3、全区排名参考
李沧区、崂山区首次统一组织模拟考,意味着学生可通过全区排名了解自身竞争定位,为后续志愿填报和备考策略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青岛自招“含金量”几何?为何演变为全民自招?
各方在宣传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夸大自招的含金量,直接或间接地让全民自招地火焰越烧越旺!
自招考试之所以演变成全民自招,与现行中考制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1、首先是参与自招的高中非常多。
面向市内四区+高新区招生的公办高中共有15所,其中14所高中有自主招生计划。一类高中、二类高中、甚至三类高中全面参与自主招生,也就广泛涉及到了各个层次的生源。事实上,第二组合达C的考生,均有报名机会,这也就意味着75%的考生都有参与自招的机会。
除此之外,部分民办高中,也有自主招生计划。
2、其次,目前青岛中考计分科目仅有语数英三科。
很明显,这种中考制度,对于擅长语数英三科的学生比较友好,相对来说,对于女生相对友好。
因此,目前的自招对于那些理化成绩相对较好,语数英相对稍有不足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
自招考试对于调节各个高中的男女生比例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是否该参与中考自招?
对于中考自招,家长需要了解到如下多方面的事实:
1、目前的中考自招广泛地覆盖到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高中,试题基础题占比较多,本质上也是一个熟练活,经过适当地训练和练习,取得一定的成绩,并不是天大的难事。
在改变不了现状的情况下,主动参与可能会更好一些。
2、自2023年起,青岛各公办高中按照1:1的比例确定自招入围资格,获得自招资格的考生在正式中考时,语数英成绩只需达到普高一段线即可锁定目标高中。
看上去,自招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这所谓显著的录取优势,实际上是对于能最终拿到资格的人来说的。要知道盯着肥肉的人太多,4~5个人去竞争一个名额,你不出众,只能出局。然后还要在20多天后的中考中,再战语数英。
3、众多的家长往往被一种现象所迷惑,即高考的高分考生中,理科显著多于文科。
而事实是,大多数学霸在高中选科选择了物化。高考时,物化的单科分数比重仅有语数英的2/3,语数英三门主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4、自招考试本质上是物化或者物史两门的卡位战。如果你的物化或者物史的排名高于自己的语数英排名,或者通过努力,达到高于自己的语数英排名,才更有必要参加自招。否则的话,自招就是纯粹的打酱油。
不过如果通过参与自招,能够燃起你对物化两门学科的兴趣,或者为未来打下基础,也算是没白费工夫。
5、竞争的白热化,表明中考成绩对于一些区、一些学校来讲,有着业绩的压力。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下,各区、各学校,均把升入什么类型的高中作为考核的标准。
而事实是,决定学生未来的是学生本身,而不是他升入什么样的高中。各区的竞争,能够改变各区考入各高中的人数,但大概率决定不了考生最终考入哪所大学。
现行的中考制度,无论是语数英,还是物化,竞争都空前的白热化,这可能是近年青岛高考成绩进步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