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死,我该死,我该死!”她一边咒骂,一边用力扇着自己的脸,巴掌下去,脸颊顿时通红。
可是,站在一旁的父亲却没有一丝心疼的表情,反而像是被激怒了,支撑着身子摇摇晃晃地走过去,想要再给她两巴掌,嘴里还骂着不堪入耳的脏话。
香香的崩溃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日积月累的压力爆发。
她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日复一日地转个不停,早已身心俱疲。
父亲因脑溢血瘫痪在床,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还有两个孩子需要她养着。
她的母亲,在她12岁那年因为忍受不了父亲的家庭暴力离开了家,至今音信全无......
而她崩溃时的嘶吼,彻底撕开了中国4500万家庭的隐痛!
十几年如一日的重担
香香的父亲,年轻时脾气暴躁、酗酒成性,甚至游手好闲。
44岁才娶妻生子,年纪比妻子大得多,却不懂得珍惜这个女人。
暴怒时,他经常对妻子拳脚相加,把家庭推入了无休止的争吵与暴力之中。
母亲的苦日子,香香看得清清楚楚,香香的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下忍受了十几年,最终身心俱疲,忍无可忍地选择了离开。
香香和妹妹从小就生活在贫困的阴影下,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一能支撑她们的,就是二爷爷的帮衬。
香香从小就学会了坚强,尽管日子过得紧巴巴,肚子常常饿得咕咕叫,但她还是拼命地想把希望寄托在未来。
18岁那年,香香匆忙结婚,心想着或许这样能逃离这个充满痛苦的家庭,过上属于自己的生活。
现实远比她想象的残酷,她以为婚姻能带来一丝喘息,结果却陷入了新的困境。
她不得不继续扛起照顾父亲的重担,原本该是年轻女孩自由翱翔的年纪,却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天还没亮,香香便已经起床了。
她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父亲的房间打理干净。
父亲的床单和被褥上,满是排泄物,散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空气中弥漫着让人作呕的气息。
香香强忍着恶心,拿起脏乱的床单、衣物,迅速将它们丢进盆里,用力搓洗,手上的冻疮隐隐作痛,却无暇顾及。
她把新床单铺好,才稍微喘了口气。
但冬天的河南农村,气温常常降到零下,水管几乎总是被冻住。
香香不得不用开水小心地浇灌水管,再拿冰冷刺骨的水洗净衣物。
有时候,洗衣机也被冻得无法运作,香香只得自己动手搓洗,冻得手上红肿、裂开,触目惊心。
这也就是文章前面香香如此愤怒的原因,她明明在父亲房间里放了坐便器,可他还是会拉在床上,弄得屋里一团糟。
即便她为父亲穿上成人纸尿裤也没有什么用,因为父亲会把它扯烂,甚至有时会动手打人。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还有个让香香几乎崩溃的习惯——踩屎。
香香每次进屋都得先屏住呼吸,心里默默祈祷今天能轻松一点。
她每天都得一遍又一遍地清理,刷洗拖鞋、洗衣服、洗被罩......
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更是让香香精疲力竭。
父亲不仅完全无法自理,脾气也越来越暴躁,甚至常常无缘无故地发火。
香香并非没有想过将父亲送去养老院,毕竟一个瘫痪在床、暴躁脾气的老人,实在让她身心疲惫。
可是,父亲那难以忍受的脾气和不规律的生活习惯让许多养老院都避而远之,根本没有地方愿意接收他。
即便有养老院愿意收,但那高昂的费用也让香香望而却步。她本就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根本无法承担起这笔开销。
不过,香香并不孤单。
尽管她的姑姑家境也并不宽裕,但她始终尽自己所能帮助香香。
姑姑经常蒸馒头、炸油饼,给香香的孩子们压岁钱,虽然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香香感受到了一丝温暖和力量。
她知道,尽管生活困顿,亲情始终是她最坚强的后盾。
香香的婆家也理解她的处境,接受了她的父亲长期住在家里,尽力分担她的压力。
十多年来,香香的丈夫一直在外打工,几乎不在家,她则默默承担起照顾孩子和父亲的责任。
虽然艰难,但家人间的相互扶持,让她在无数个漫长的日子里,感受到了生活中的一点点温情和支持。
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香香决定尝试拍摄短视频,记录下自己照顾父亲的点滴日常。
她心想,既能发泄一下自己无处诉说的压力,又能让别人了解她的生活。
于是,她把每天的琐事都拍下来,发布到网络平台上,想着给自己找点生活的喘息和一丝希望。
没想到,她的视频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响。
一开始,香香只是想记录生活,但她的孝心和坚韧却让很多网友为她点赞,纷纷称赞她的坚强和无私。
可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声音让她感到心酸。
有的人质疑她是在“消费老人”,认为她把父亲的病痛当作博取同情的手段,甚至有些言辞尖刻的评论让香香内心无法平静。
面对这些来自网络的各种声音,香香的心情极为复杂。
她并不是想通过“消费”父亲来博取关注,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家里的困境,让孩子和父亲过上更好的生活。
她始终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父亲的爱与责任,而不是为了迎合外界的眼光。
不过,这些偏激的评论还是让她感到深深的委屈和无奈,但她也明白,自己只能坚持走下去,不被外界的声音左右。
网络平台,既是香香获取经济来源的渠道,也是她倾诉心声、寻求慰藉的地方。
在这里,她可以和陌生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可以得到一些理解和支持。
4500万个家庭的困境
香香的困境其实只是冰山一角。
在中国,像她这样肩负沉重养老负担的家庭不在少数。
根据统计,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中,大约有4500万是失能老人,而这些老人的家庭正面临着与香香类似的挑战。
大部分失能老人居住在农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照护知识几乎是空白。
这样一来,家庭成员只能硬着头皮照料,但效果却往往事倍功半。
咱们说到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虽然有着“养儿防老”的理念,但在照顾失能老人这一块,真心有些力不从心。
尤其是当家里的长辈逐渐丧失行动能力时,子女们往往感到束手无策。
缺乏专业的护理技能和知识,很多时候只能凭着“爱心”来应对,这种“看似热心”的方式,往往只能治标不治本,甚至容易让照顾者也感到身心疲惫,无法继续正常工作和生活。
更糟糕的是,农村的养老资源本就稀缺,养老院数量少,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很多老人难以享受到优质的照护服务。
即便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城市,想要找到合适的护理服务也不容易。
所以,很多农村家庭除了苦苦支撑,还常常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
尽管生活有时让人喘不过气,香香依然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
她每天都在为了家人拼尽全力,努力工作,竭尽所能地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希望能给父亲一个安稳的晚年。
香香常常在孩子面前调侃说:“如果妈妈老了也像爷爷这样,你直接给我个痛快。”
这一句话,看似开玩笑,实际上却是香香心底的真实恐惧。
她害怕自己将来也会成为家庭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