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何文氏更精明的长辈出现了,那就是陈家老太太,陈卫国的母亲。
陈老太太一出场,就气场全开,她到何家提亲时说那些话,简直让观众们都对她的见识和口才称赞。
陈老太太在家里的地位很高,晚辈们都得听她的,因为陈老太太是过去大家庭出来的,家里是贩烟土的,解放那年,她跟着丈夫从寿县来到了淮南,后来丈夫早逝 ,她一个人将五个孩子拉扯大,也不容易。
陈老太太经常反思,或许正是过去贩卖烟土,才导致陈家人丁越来越少,也是孽障报应。
陈老太太一共生了七个孩子,活下来五个。
老大陈春富因为心脏病早早走了,女婿孙黎明是个孤儿,就带着两个儿子大康小健一直跟陈老太太住在一起。
老二陈春贵,在党校教书,娶了个老家破落户的女儿,是个会计,按照陈家的老规矩,称呼她为陶先生。
陈春贵去了党校后,就给自己改了个名字,叫陈克思,一听就知道是为了追随马克思,陈老太太为他改名的事很生气,更让她生气的是,陶先生嫁进来后,肚子一直没有动静,这让陈老太一直抱不上孙子而气恼。
他们想过要抱养一个回来,陈老太太有三点要求:一不准抱男孩;二不准抱娘家亲戚的;三抱回来她不帮带。
后来,陶先生先斩后奏抱回来一个女孩,说是陈克思同事远房亲戚家的,但这么精明的陈老太太早就猜到了,这孩子肯定是陶先生娘家的,但孩子既然已经抱回来了,她也不能作孽,给这孩子一口吃的,于是养在了家里,取名叫陈光彩。
这陈光彩就是陶先生弟弟的女儿,按辈份,陶先生是陈光彩的姑姑。
老三陈春荣,在小学教书,嫁了个非常抠门刻薄的丈夫鲍启发,生了三个女儿,敏子、惠子、智子。
老四陈春华,在机床厂工作,丈夫叫鲁先生,有一个女儿小忆。
老五就是小儿子陈卫国,娶了何家的老二何家文,生下一个儿子叫陈光明。
陈光明的到来,让陈老太太欢喜万分,陈家终于有第三代传人了,她说自己也好向陈家祖宗交代了,所以对家文这个小儿媳妇特别地偏心。
陈卫国虽然是家中最小的,但却承担着长子的事,家中大小事都是他出面。大哥陈克思怕老婆,什么都听陶先生的,对陈家的事几乎不闻不问,陶先生又嫉妒陈老太太对家文的好,就更加气不过了,能不出面就尽量不出面。
按年龄来算,陈卫国比他的大外甥孙大康还要小一岁,陈卫国都已经结婚生子,大康小健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
陈老太太的老房子以后要留给大康小健结婚后住,她的小儿子卫国单位分了一套房,陈老太太自然要跟着儿子一起住的,不好再继续跟着女婿和外孙住在一起。
一开始全家商量好的是,陈老太太轮留住,每家住一个月 ,住在哪家,其余几家就给八块钱的生活费。
但才刚一圈轮完,陈老太太又要去陈克思家住的时候,陈老太太不愿意去了,她懒得看陶先生那张臭脸,她说身体不舒服,等卫国给大哥陈克思打完电话,说老太太以后干脆就住在他家后,陈老太太一下子就舒服了。
但这样也招致陶先生的话头,陶先生认为,老太太一直住在卫国家里,那每家每个月给的八块钱,都让老太太补贴给了卫国家了,她不高兴。
那年过春节的时候,全家人都来卫国家过节,陈老太太喝得有些微醺,又坚持自己一个人去上厕所,等好半天没来时,大家才发现老太太倒在了厕所门口,送到医院抢救急时,脑溢血中风瘫痪了。
老太太一直跟着卫国住,这下大家再也没什么话说了,家文善良,也尽心地伺候老太太,一伺候,就是好几年,每天还要上班,又有一个小儿子要照顾,现在还要伺候一个瘫痪病人,这其中的苦,家文都默默承受了。
这些年,家文和卫国又怀过一个孩子,他们流掉了,第一因为政策,第二就是陈老太太需要人照顾,他们再没有精力生养一个孩子了。
当陈老太太得知家文流掉的是个男孙时,她恨急了,怪自己拖累了他们。
陈老太太临终的时候,头脑还是相当清醒的,说话依然显示出了她家中权威和精明的样子。
这一年,是1988年的春节,大年三十前一天。
陈老太太通知了全家人来到她身边,她气息微弱地躺在床上,一个一个地叫进房里,分别对他们说出临终遗言。
第一个见的,就是她最喜欢的卫国,陈老太太嘱咐他:“卫国,以后多想想自己,别老替别人想替别人做,要有防人之心。人都是要死的,但你还有责任,光明你要培养好,才能对得起祖宗。你就记住一个防字。”
卫国出来后,又单独叫家文进去:“家文,我们婆媳一场,从来没吵过没闹过,我看重你。但是我在我不在,这个家大不一样。卫国心太善,难免失了立场决断被人蒙蔽,光明你们要养好,如果有一天,卫国担不了,你得担,你记住这个担字。”
再就是两个女儿,陈春荣和陈春华。
老太太对陈春荣说:“以后你那三个丫头,估计也就智子能指望得上。娘送你一个字,明,是非你要明。”
又对陈春华说:“华子,以后这个家上下左右,还得靠你胡噜在一块儿,但是你得有立场,不能这边好那边也好。你们还年轻,眼光放长远一点。你记住一个字,定。”
嘱咐完这四人后,老太太就不再叫人进去,陈老太太就这么交待完后,安详地去了。
陈老太太去世一年后,陈卫国单位又一轮分房,他们分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一家人搬进了新家,陈光明也上小学了,一家人憧憬着新的生活。
可命运的捶打,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降临到谁的头上。
陈卫国工作的厂子,那时候已经改制成了“白蓝集团”,自负盈亏,卫国只能去四川跑业务,在外省吃俭用的,居然在出差时患上了甲肝,后来转肝硬化。
卫国倒下的时候,一检查就是肝癌晚期了,39岁那年,陈卫国去世。
陈老太太不在了,小儿子陈卫国又去了,陈家也算是彻底散了,两个女儿跟大哥陈克思一家也不怎么联系了,小辈们也各忙各的,也没有什么交集。
陈卫国一走,家文独自带着儿子陈光明,跟陈家也没有了联系,很多年后,家文才改嫁给大她十岁的老范。
老范是电厂的工会主席,有儿有女,也是丧偶,人比较老实,就喜欢打麻将。
二婚带孩子的家庭,家文总是生活得小心翼翼,又要顾及老范的感受,还要顾及老范的儿女,当然还有自己的儿子,这样的关系处起来,让家文也身不由己。
但好在家文跟老范在一起,还算将就,就这么在儿女成年成家后,他们两口子平平安安地做个老伴,也挺好。
家文算是何家六个姊妹里最优秀的,条件也是最好的,人长得最漂亮,性格又好,本以为嫁了个好婆家,生活就这么平顺地过下去了,可一生那么长,谁又知道,命运在后面给自己发了一手什么样的牌?
家文条件最好,却最踏实,从来不像家艺那样好高骛远,当然也错失了很多机会。
老天爷给自己发了一手怎样的牌,是未知的,但如何打好手中的牌,却是个人能决定的。家文命运虽然坎坷,但好在晚年有人陪,儿子优秀孝顺,也算是命运对她善良的馈赠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