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三姐
小谢,被家暴16次导致左肾无功能,起诉前夫贺某及其母亲公司,已经取得胜诉,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小谢91万元。
对于这笔赔款,小谢说至今没有收到一分钱。
她说:“我知道这份判决书他们并不会执行,不会给我一分钱,我要的也不是赔偿,我要的不是钱,我要的是一个公平公正。”
什么叫公平公正。
这钱是法院判决的一部分,它本身就是公平公正的体现。
但我也很能理解小谢说这句话的出发点,她说“我要的不是钱,是公平公正”,那是因为小谢这个人就是太纯善,胆子小,怕的不是前夫一家,而是猜不透的人心。
大家想想,这话是不是经常听人讲?时不时就有人会说“其实我要的不是钱,就是要一个说法”......为什么大家总会这么说?钱本身又不是脏东西,该给你的就应该给你。
出现这种表达上的“推推搡搡”,就是对人心的惧怕。
因为有的人,他可以在你一无所有、步履艰难的时候无限量上演同情,鼓励你,支持你。可你拿到了钱之后,他们很可能就会给你泼“就是炒作捞钱”之类的脏水。
理解小谢这种唯唯诺诺的陈述,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事:这个世上有很多人,他们看到你一直痛苦着,便可以发挥上帝视角优越感,满足自己的同情心;可一旦你好起来了,他们就会原形毕露。
因为有的人只是不想看到你拥有他没有的东西。
还记得杨妞花吧,当初她寻亲的时候,讲述自己从小被人贩子拐跑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同情她,支持她寻亲,跟她一起忿忿不平指责人贩子,一副道德楷模的样子。但是当杨妞花终于通过自己的坚持不懈把人贩子余华英送上法庭,和亲人团聚,过上全新生活,然后开启带货直播的时候,有很多人在骂她,说她炒作自己的故事,就是为了卖货......这种风言风语,虽然我们可以不理会,但谁也不可能避免这些烂污之事扰乱自己的心绪,有的人承受能力差,就是会受不了。
不管现实中还是网上,很多人就是这样。你得到了你自己想要的一切,而他们还是什么都没有,于是见不得你有。
钱和物质,大多数人年轻的时候都觉得很俗气,一个人做事一旦涉及到以金钱或物质为结果,就显得好像动机不纯,好像不是好东西,好像是蓄谋已久的暗箱操作……
一个人明明自己是受害者,拿起法律武器,如果他声称“不求赔偿只要公正”,几乎所有人都支持他,嘴上化身公义代言人。可一旦这个人打官司拿了赔偿,一定会有一大群人跳出来对他未来的日子指指点点。
越是纯良的人,越是在乎这点名声,总觉得钱是不可谈的,总试图让那些潜在的喷子知道“我不是为了钱”。
好人总是太在乎坏人的感受了,因为坏人的话语权太大,我们现在互联网不就是这个状态吗。
可是,小谢,不要钱你要什么,难道要你前夫一家子的脸?他们也没有啊。
你说的“公平公正”到底有没有,现在你应该尝到一点滋味了,如果再对“钱”这么可有可无,那你真的什么都没有。
也许没有这笔钱,你也可以照常生活下去,也可能会活得好,但这就不是公平公正。
坏人一没良心,二没悔意,三没道德,他们只剩钱了,钱也不按判决给,那么公正荡然无存。
好多人就是太正派,太干净,你的干净换不到那些人的一点点人性。
人性这个东西,慢慢想想,都有规律。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经历这样的时刻,明明自己问心无愧,却要被动地被别人心里的脏给污染一下。
他们可以看着我们吃糠咽菜,艰苦度日,还要给他们提供茶余饭后的讨论素材,然后还不能见我们有一点好,就因为这个好他们没得到过。
这是人性,人性是比52赫兹还难捕捉的噪声,暗面总会在莫名其妙的地方涌现,但很难复刻和定型,下一次它又是另一种形状。
很多东西,真的别为它不断内耗,该怎样就怎样,自己行得正,永远别被外界的声音干扰,别搭理那些脏东西,到头来你会明白越是在意,自己就越是拧巴。
既然官司的判决就是赔钱,那就盯死他们付钱,不要再说“我要的不是钱”。
钱并不脏,钱在某些人的嘴里脏是因为他们本身脏。小谢就应该大声地理直气壮地要求坚决执行判决,“给我钱”,而不要说“我不是要钱,我只是要公正。”
此时此刻,钱就是公正。
十三姐
魔都高影响力KOL
公众号「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妇女》《了不起的中国妈妈》《带夫修行》
微博@格十三
视频号「格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