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政治圈上演了一出魔幻现实主义大戏:一边是美国总统特朗普高调喊话乌克兰“要援助?拿稀土矿来换”,气得德国总理朔尔茨直呼美国“太自私”;另一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突然对中国释放善意,从“对华脱钩”改口“去风险”,被网友调侃“变脸比翻书还快”,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欧洲跑来向中国递橄榄枝,但网友看透一切:“想合作?先把投名状纳了再说!”
特朗普最近的操作堪称地缘政治界的“PUA大师”:他要求乌克兰用稀土矿换取美国援助,还理直气壮地说“我们给了几千亿,他们该回报了”。朔尔茨当场暴走,痛批这是“极度自私、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要知道,乌克兰的稀土矿可是乌克兰战后重建的“救命钱”,特朗普这一招等于直接掏空了乌克兰的钱包,还顺带把欧洲的战略资源安全绑上美国战车,简直就是撅了欧盟的后路。
这波操作直接暴露了欧美关系的本质——道义放两旁,利字当头摆。德国刚被美国逼着涨军费到GDP的2%,现在又要被薅稀土羊毛,朔尔茨心里苦啊:“说好的一起对抗俄罗斯呢?怎么你美国先抢上了?”法国外长也忍不住吐槽:说“世界进入弱肉强食时代了”。
就在这个时候,欧洲想起了“东方的神秘力量”。冯德莱恩突然发现欧盟自己陷入了一个极为尴尬的局面,具体可以分为三个状况:
一是稀土命门被中美拿捏,二是经济复苏急需中国,三是美国根本靠不住,尤其特朗普扬言要买格陵兰岛、吞并加拿大,连盟友领土都惦记。
于是,欧洲政客们连夜翻出《孙子兵法》,悟出一个真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想要我们拉他一把。面对欧洲的“求生欲”,中国淡定表示:“合作的大门永远敞开,但诚意得用行动证明。”必须先纳来投名状,我们要求欧盟做到:
1,撤销贸易壁垒,停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产业的歧视性政策;2,技术合作别玩双标:想要中国的稀土和电池技术,就别在专利壁垒上“使绊子”;3,政治站队要清醒:少跟风美国搞“价值观外交”,台海、南海等问题上别玩火。
如今,欧洲正站在十字路口:是继续当美国的“韭菜小弟”,还是和中国携手搞钱?从冯德莱恩的“变脸”来看,欧洲精英们显然在纠结中倾向与中国合作,因为这场博弈里,中国手握三大王牌:第一张牌就是我们的稀土霸权;第二张牌就是中国14亿人口市场;第三张牌就是我们基建狂魔的实力。
目前看,欧美这对“塑料姐妹花”,很快就要上演“极限拉扯”大戏了,而中国早已掌握主动权——跟我们合作可以,但规则得改改了。欧洲要想真正“上岸”,他就得明白:诚意不是靠PPT演讲,而是真金白银的公平交易。至于冯德莱恩们会不会连夜补习“真香定律”,咱们就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