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琅琊祭海节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体验渔家文化独特魅力。
2月10日,第61届琅琊祭海节在西海岸新区琅琊镇举行。本届祭海节以“海韵琅琊传千秋 向海祈福启新程”为主题,共分“祭海仪式”“海洋大集”“节目表演”“‘春风行动 晴琅送岗’招聘会”“产品展销”“文艺汇演”六大板块,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参加。
近年来,琅琊镇依托琅琊祭海节、嗨海季、“夏至琅琊”旅游季等文化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出了一条以文化为引领、以旅游为支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传承千年
非遗盛宴引八方游客
伴随着锣鼓声,舞狮腾空跃起,独具特色的表演拉开了活动序幕。精彩的民俗表演轮番上演,其中《凤舞琅琊》以一段热烈、欢快、奔放的乐器表演,奏响了琅琊儿女歌颂盛世、赞美生活的澎湃之情,展现了琅琊地区独特的渔家风情,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随后,庄严肃穆的祭海仪式正式开始,恭迎龙王、祭团敬香、诵祭海文、祭团敬酒,生动再现了千百年来琅琊人传统祭海祈福的盛况。
据悉,“琅琊祭海”起源于古代渔民对海洋的敬畏与感恩,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每年春季,渔民们都会通过祭海仪式祈求风调雨顺、鱼虾满舱。这一传统节日不仅是琅琊渔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当地渔民精神信仰的象征,2014年被列入青岛市市级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本次祭海节除了传统的祭海仪式、民俗表演和戏曲展演等,充满烟火气的海洋大集也成为了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大集上,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竹编、剪纸以及糖画等手工艺产品,供市民游客欣赏购买。为进一步让村民享受到共富成果,大集上还对琅琊当地的甜晒鱼、花馍、琅琊鸡等特色农产品进行展销。“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琅琊祭海节,感受到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也体验到了渔家生活的乐趣,真是不虚此行。”从临沂慕名而来的李双说道。
文旅融合
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近年来,琅琊镇依托琅琊祭海节、嗨海季、“夏至琅琊”旅游季等文化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出了一条以文化为引领、以旅游为支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文化与民俗交互融合,在琅琊镇这片厚重的历史文化土壤上,不仅保留了千年的祭海传统,更培育出了当地旅游经济的新业态、新场景。
琅琊镇深入挖掘既有资源,精心打造了一批特色文旅项目。依托王家台后自然村、斋堂岛、龙湾、琅琊台风景区,开发了以渔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栖群,让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渔家生活。全面盘活土地、房屋、生态、劳动力等资源,将20余处空闲房屋“爆改”为精品民宿,实现民宿日租平均价格五年内翻了一番,构建起“房屋入股、务工报酬、项目分红”的致富新格局。
琅琊镇还积极整合山海人文资源,挖掘海洋文化等历史文脉,实施“旅游+”战略,将民俗文化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创新文旅产品供给,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不仅提升了文旅产业的附加值,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2024年,琅琊镇累计吸引游客超过80万人次,全镇旅游收入超过1亿元。
活力满满
全力打造“品质琅琊”
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推动了琅琊镇的经济发展,更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本次祭海节期间,琅琊镇特别设置了“春风行动,晴琅送岗”就业招聘会,现场15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了56个工作岗位,现场达成求职意向500余人,其中退役军人群体达成就业意向20余人。
“来村里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渔家乐和花馍的生意越来越好,我们的钱包也越来越鼓。”在王家台后自然村经营龙湾花馍的王娟高兴地说道。像王娟这样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村民并不在少数,借助文旅活动举办的东风,他们或经营民宿,或开设餐馆,或制作手工艺品,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琅琊镇以“品质文旅”为引领,深度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打造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体验目的地。通过祭海节、民间艺术汇演等品牌活动,琅琊镇不仅传承了千年的渔乡风情,更以创新的文旅模式展现了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如今的琅琊镇,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下一步,琅琊镇将深化文旅融合,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为文旅消费升级注入强劲动力。琅琊镇党委书记于悦表示:“我们将继续以品质文旅为引领,推动海洋文化与现代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品质琅琊’,助力建设‘品质西海岸’。”
(大众新闻·青岛西海岸报记者 徐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