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

院线确实吃到了一波哪吒的红利,

但也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

除了出品方获益以外,各影院也能赚取一大笔收入。

今年春节档,一部《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横空出世,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观影热潮。

电影票房一路狂飙,成为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的电影,成功冲入全球票房榜前30名。


《哪吒2》的爆火带动了出品方光线传媒的股价上涨。

截至2月10日收盘,光线传媒当日涨19.9%。这已经是春节档后光线传媒连涨的第四个交易日,相比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光线传媒已经涨超70%。

事实上,2025年2月5日蛇年A股开盘首日,文化传媒概念板块就整体大涨2.41%。

这一涨幅不仅体现了市场对文化传媒板块的热情,也反映出《哪吒2》的成功对整个行业的强大带动作用。

10日,除了光线传媒,还有多只传媒股表现出色。

例如,旗天科技收涨11.85%,吉视传媒收涨10.2%,龙韵股份收涨10.02%,浙文互联收涨10.01%,贵广网络收涨9.99%。

然而,有意思的是,和电影火爆密切相关的院线,却似乎只是赚了个电影票的钱。


按照灯塔专业版显示的比例计算,影院能获得“可分账票房”的52.57%。

若最终《哪吒2》能获得98.4亿元的累计票房,分账票房则为88.56亿元,那么影院能获得46亿元左右的收入。

不过,万达电影、博纳影业、幸福蓝海、金逸影视等以影院收入为主企业的股价在春节档之后却表现平平。

蛇年的4个交易日结束后 ,万达电影涨2天跌2天,总体比春节前涨3%。

幸福蓝海则比春节前跌去2%。

金逸影视比春节前微涨4%。

博纳影业比春节前跌14%,公司投资的《蛟龙行动》在春节档中“惨败”,或许也有一定的原因。

为何哪吒大火,院线不火呢?

资本市场怎么会如此用脚投票?

对此,第一财经记者揭书宜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院线确实吃到了一波哪吒的红利,但也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


尽管《哪吒2》带动下票房有一部分增量市场,但还是有大量票房其实是对其他春节档影片的虹吸,此消彼长下,院线获益其实不大。

同时,院线作为载体,爆款影片能给予的想象空间不多。

除了票房助力外,并没有衍生的新消费场景。

由此,资本市场对院线股也就没有更多的青睐。

看来,靠爆款影片的外力来助推影院消费升级,还只是权宜之计。

关键,还是要看影院如何在卖票之外,找到更多的爆米花销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