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到临头还想“自抬身价”,欧洲昏了头,中国可不惯着。


冯德莱恩喊话要“考虑”重启中欧贸易协定谈判之后,我们的一个动作,让欧洲的“玻璃心”碎成了八瓣。

这个动作,是一个人事调动。前驻法大使卢沙野,正式“官宣”被任命为我们的欧洲事务特别代表。这个职位是什么意思呢?是以后欧洲只要想跟中国打交道,都少不了要和卢沙野大使打交道的意思。这个职位是2019年,中美关系遇冷的时候特别设立的。

这项任命,让欧洲心态有点崩。根据《南华早报》的爆料,不少有关国家的外交官对此感到非常“惊讶”。因为这群人觉得,特朗普上台之后,我们一定会拼尽全力拉拢欧洲,具体到行动上,就是展开一轮“魅力攻势”。但是卢大使,是一个非常喜欢讲大实话、给这群欧洲老爷“当头棒喝”的人。当年,因为他直言不讳地评价俄乌冲突的本质是苏联内战,搞得不少欧洲国家一蹦三尺高,痛斥他是所谓“战狼外交”的代表性人物。因为这个原因,去年12月卢大使卸任的时候,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还有不少幸灾乐祸的声音。

而如今,我们在中欧关系处在一个微妙的转折点之际,把卢大使放在了这么重要的位置上,基本相当于“贴脸开大”,搞得欧洲很下不来台。

不过,说句大实话——他们下不来台就对了。


如今的欧洲,有个明显的坏毛病,就是明明已经快要成为桌上一盘菜了,还要端着一副贵族老爷的架子,觉得别人要求着自己和他们交好。前几天,冯德莱恩在和特朗普打“口水仗”的时候,拿腔拿调地叫唤,说欧洲已经准备好跟我们扩大贸易和投资规模。

冯德莱恩说这句话之前,恐怕忘了一件事,就是中欧投资协定,就是被以她为代表的这批看不清形势的亲美政客,亲手给搅黄的。如今她只不过张开嘴说了句模棱两可的软话,就指望着我们立刻心领神会,捧着优渥的条件、陪着笑脸,继续凑上去让看他们的脸色吗?

天下间可没有这样的道理。

当今国际社会,是欧洲更需要我们,而非我们更需要欧洲。

如今世界上的几支主要的政治力量里,美俄两国都已经磨刀霍霍指向了欧洲。前者盯上的是欧洲的产业和资本,后者盯上的是土地和安全。欧洲如果想要自救,唯一的办法,同中国进行合作。毕竟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过去几年,欧洲一门心思地跟着美国在乌东战场上冲锋陷阵,已经掏空了家底,无论在经济层面还是军事层面,都已经全方位地陷入了困境。东方大国有推动全球化,搞好中欧关系的诚意不假。但欧洲如果误以为好人就该被用枪指着,把这份难得的诚意和善意,当作自己为所欲为、无上限地要价拿乔的资本,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我们会对所有朋友以诚相待,但是对于某些资本主义“巨婴”,那是绝对不会惯着。


卢沙野大使的最新任命,只是“小试牛刀”。如果欧洲继续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看不清如今的形势,那接下来,让他们“惊讶”的事情只会更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