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迎来了新一轮“高峰时段”,接下来这半个月的时间,王毅外长会分外忙碌,在多个重要国际外交场合“连轴转”。

外交部宣布,王毅外长不日将动身访问英国,主持第十次中英战略对话,并对爱尔兰进行访问,紧接着将赴德国参加新一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满打满算下来,要在欧洲待满整整六天。


【王毅外长接下来将在外交战线“连轴转”】


慕安会结束后,王毅外长就将飞往纽约,主持安理会重要会议,因为这个月轮到中国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国。随后就要赶往南非,参加G20外长会了。

4件大事一个接一个,从欧洲到美国再到非洲,最后再回到国内,10天的行程可谓满满当当,几乎绕了地球大半圈。

先来看马上就要举行的中英战略对话,自从斯塔默领导的工党政府上台后,英国在外交政策上显得务实了不少,重新捡起了“要和中国做合作伙伴”的那套说辞,见面礼也准备好了,那就是中国在英国伦敦的新使馆计划。

新使馆早在7年前就确定了选址,但一直受到阻挠,而斯塔默上台后,英国外交大臣和内政部长先后介入,要求对中方使馆计划“放行”,因此近期积极进展不断。

这次王毅外长访问英国,外界普遍认为,双方在进行新一轮战略对话之余,或许也会就新使馆计划进行深入沟通。毕竟斯塔默政府,已经把这件事情当作中英关系改善的一个重要支点。


【先去欧洲再去美国,然后再到非洲参加G20外长会】


只是从我们的角度而言,保障中国外交馆舍在英国首都正常运作,是中英关系的应有之义,是英国在对华外交中应尽的本分,英方想以此弥补过去对中英关系的消极姿态,还远远不够。

只是话又说回来,去年中英领导人通话,我方特意提到,高度重视英国那边关于加强两国接触的表态,愿意在各个层级保持沟通。

而经过这大半年的考察,已经能初步确定,这届工党政府,对中英关系的态度,确实比前几任要更加务实一点,至少愿意采取实际行动,释放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积极信号,尽管局限性还在,但已经能说是一个“进步”了。

要知道,第九次中英战略对话,已经是7年前的事情,那时候英国首相还是特蕾莎·梅。至于她后面的这几任,从约翰逊到特拉斯,再到苏纳克,更多是把中英关系当成炒作阵营对立的素材,自然也就不具备举办新一轮战略对话的氛围。


【斯塔默上台后,积极审视中英关系】


在英国行程结束后,王毅外长将对爱尔兰进行访问,该国虽然在国际舞台上存在感不强,一直与中国保持务实的外交关系,但过去几年,与中国的互动频率很稳定。

再然后就是慕尼黑安全会议了,这几年的慕安会,一直都是王毅外长参加,主要是就各方关注的地缘热点问题,阐述中方立场。另外也是中欧互动的重要平台。比方说,去年的慕安会,王毅外长就与德国总理朔尔茨进行了会面。

而在美国试图推动俄乌和谈的大背景下,今年的慕安会,氛围比起以前会有所不同,至少欧洲国家,开始正视俄乌停火方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了。

这个过程同样离不开与中国的协调。而我们也不介意继续为俄乌和谈凝聚共识。


【去年慕安会,德国总理朔尔茨与王毅外长会面】


慕安会结束之后,王毅外长就将飞往美国,主持安理会会议。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外界很早就开始关注,中美是否会趁此机会,展开新一轮高层外交。

早些时候,中方驻联合国代表主动放风,说安理会会议是中美外长面对面会谈的“绝好机会”。只是美国那边迟迟没有回应。

而且我们还要考虑到,中美近期的关税争端,肯定会影响到两国高层互动的氛围与基调。

虽然特朗普任期才刚刚开始,中美往后打交道的机会只多不少,但就2月份而言,中美外长要想见面,要么是在德国慕安会,要么是在纽约安理会。


【是否安排中美外长会面,美国这边迟迟没有消息】


顺便补充一句,今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美国派出的代表团规格并不低,副总统万斯,防长海格塞斯都会出席,作为他们在外交舞台上的首秀。

而鲁比奥,早在他还是参议员的时候,就已经是慕安会的常客了,今年也会继续参加。从这个角度而言,即便中美都没有安排高层对话的打算,但隔空交锋肯定是少不了的。

而在慕安会结束后,鲁比奥将前往中东访问,至于他是否还有时间赶回纽约,参加安理会的外长会议,目前还有悬念,更不要说与王毅外长举行会谈了。

直到现在,外界都不清楚,中美是否在协调新一轮外长会谈,在这个问题上一向“消息灵通”的美媒,如今也是两眼一抹黑。

至于G20,鲁比奥已经确定不参加,理由是南非“反美”。不过G20会议,有没有美国参加,都会照样推进议程。也可以说,要是没有美国搅局,大肆宣扬那套冷战式的意识形态话术,G20会议取得的成果大概会超出预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