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灯塔专业版显示,截止2月10日9时,上映13天的《哪吒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票房达到81.3亿元。上映第9天时便超过了《长津湖》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上映11天《哪吒2》票房(含预售)突破80亿,成为全球影史第39部票房超过80亿(人民币)的影片,打破了80亿票房俱乐部好莱坞影片的垄断,由于该片还未在海外正式上映,此成绩再度刷新单一市场票房冠军纪录!


图源:灯塔专业版

此前,票务平台AI预测,《哪吒2》的最终总票房将达到95亿元。作为影片的导演和主要出品方之一,饺子(杨宇)也有望成为中国最赚钱的动画导演之一。

据界面新闻报道的媒体测算估计,若《哪吒2》票房达到95亿元,饺子个人至少可从《哪吒2》中获得1.35亿元的净利润分成。据网上的大致数据分析计算,《哪吒1》取得的50亿票房成绩也能让饺子导演大约分到的1个亿左右。

那么多票房究竟进了谁的口袋?


图源:Pexels

据界面新闻报道的票务平台测算,若最终票房为95亿元,在扣除相关税费和专项资金后,电影的分账票房约在85亿元。其中各地的影院会率先瓜分掉约52.27%的利润,根据“拓普数据”公布的《2024中国电影行业年度市场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1.33万家影院。作为辛勤劳作在电影一线的团队,“捆绑”着各大影院的房租水电等巨额支出,分走大头的利润属实应该。

此外,作为片方的分账比例为39.43%,可分得约33亿元。除去制作宣发成本后,片方的净利润约为27亿元。根据蓝鲸新闻获悉的业内消息,导演一般能从片方的净利润中获得5%至10%的分成,按最低5%的比例,饺子导演的收入约为1.35亿元。

除此之外,饺子的收益还可能包括公司股权分红、衍生品销售、网络版权等收入。《哪吒2》共有5家出品公司,其中3家为光线传媒关联公司,另外2家为饺子持股。其中,光线传媒在《哪吒2》的投资比例在60%左右,饺子所持股的两家公司投资比例在40%左右。据此测算,光线传媒预计可分得约20亿元收益,饺子持股的成都可可豆动画和成都自在境界两家公司可获得约13亿元的收入。


图源:企查查

饺子在成都可可豆动画中持股比例为56%,在成都自在境界文化传媒中股权占比达51%。上述两家公司的持股分成或使其个人收益进一步增加。

我命由我不由天

早些年就听说,影视圈存在不成文的鄙视链,科班的看不起非科班的。不过,在与朋友闲谈时,有一种说法更得我们的心,“文科的科班似乎没那么重要,学过一些方法论固然有优势,但具体能不能用好还是要看‘灵性’。”

饺子导演,就是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半路导演”,他的身上让我们的观点得到了印证,在热爱面前,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饺子本名杨宇,四川泸州人,和许多80后一样,他从小就对动画感兴趣,还曾一度梦想当个漫画家,上学时就常在课本上涂鸦。在那个年代,像饺子一样把动漫当兴趣的人有很多,但当成终身职业的人却很少。

兴许是他们选择就业时,刚好赶上了中国动漫的低谷。199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映了经典绝唱《宝莲灯》,而后淡出了历史舞台,彼时的中国动漫已经在被日漫、美漫疯狂“吊打”。“没有出路”、“不稳定”等各种标签,伴随了中国动漫行业很长的时间。

可是尽管如此,却总有人在逆风前行。那一年,就读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的杨宇正值大三,一个本该白袍加身的医者决定救一救中国动漫。他弃医执笔,啃老三年八个月,硬生生自己做出一部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


图源:豆瓣电影

16分钟的短片,没有一句台词,但每一帧画面却又都将故事交代的很清楚,战场的残酷和战士对和平的渴望,在一张张撕裂的纸牌中被表达的淋漓尽致。2008年,这部短片一经出世,斩获大奖无数。

第26届德国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委会在颁奖词中称:“这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影片,它拥有的视觉风格,其利用现代流行文化与幽默元素将作者对人类生活环境,和平与战争的看法传达出来,整部电影非常好笑,和平与战争主题表现得恰如其分。”

当被问到做这个短片想要表达什么时,杨宇说:“人活着,总会与周围环境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常常感觉到身不由己,陷入迷茫。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些顿悟,跳出选择,还心灵一片纯净之地。人们往往只是牌桌上的工具,该片就想告诉大家,人在困惑的时候需要挣脱束缚自己的那张尘网。”

2009年到2013年,杨宇一直在温饱线上挣扎,期间他接过游戏公司的项目也做过广告片,但此间他一直不温不火,才华没有被充分重视。

时间来到2014年,这是杨宇开始大展拳脚的时刻。这一年,光线传媒想要进军国内原创动漫领域,26岁的易巧主动向总裁王长田请缨,成立光线传媒旗下的第一个创业公司——彩条屋。

对于中国的动画电影行业,易巧说:“我们想做动画电影,但是哪里有动画电影导演呢?没有这个职业。动漫领域放眼望去,大家都在做短片、做游戏,导演从哪里来?所以我们当时就坚定了一条路,要做自己本土的作品,要去培养处女作导演。”

易巧开始在心里罗列出有可能拍动画电影的导演,然后一一联系、见面、交流,最后一一甄别后,进行投资立项。这时,易巧想起了五年前凭一己之力完成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的杨宇,于是他亲自来成都找到了饺子,邀请他制作一部长篇动画作品。对杨宇来说,这是给他送来机遇的幸运之年,他终于有机会做他一直想做的原创动画电影了。

2015年《大圣归来》在国内上映掀起了滔天巨浪,“国漫崛起”的声音席卷网络,为了做出区别,杨宇选择了哪吒。


图源:豆瓣电影

《哪吒1》在筹备时,杨宇的团队仅有几十人,剧本改了66版,哪吒形象迭代100多次,特效镜头占比80%。为了4人抢神笔的2分钟镜头,团队耗了2个月;哪吒与敖丙牵手的几十秒特效,换了5家特效公司,打磨5个月才过关710。这种近乎偏执的“死磕”,最终在2019年换来了50亿票房奇迹。

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让杨宇内心深处的声音,响彻互联网。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

《哪吒2》的上映比第一部更加疯狂,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8日下午17点44分,《哪吒2》票房达到72.51亿元(含预售),超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67.92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新晋冠军。


图源:灯塔专业版

4000人的团队、1900个特效镜头、耗时五年,《哪吒2》的制作阵容更加强大。从《哪吒》系列的种种细节能看出,杨宇导演是一个有“强迫症”的人,他曾说过:“我们做作品,就不能给自己留后路。”

看过电影的观众,一定对开场的“陈塘关大战”印象深刻:四海龙王携亿万海妖杀向人间,锁链遮天蔽日,虚空裂口吞噬天地。但据主创团队透露,“上万条锁链纠缠在一起,像耳机线绕成毛线球,怎么动都不对!” 特效团队曾哀求导演改成“魔法锁链”,但被杨宇否决了。


图源: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为何小哪吒有着黑眼圈?看到杨宇的近照和团队的加班情况,就能明白了。某次访谈中,杨宇指着黑眼圈笑称:“我们团队人均哪吒,天生反骨,专克成见。”

电影里有一场戏是申公豹变身豹子头的特效镜头,这个短短几秒钟的镜头,背后所付出的制作过程却着实让人崩溃。杨宇的外包公司特效师硬磨了两个月,反复修改出的画面结果还是达不到他的要求。

特效师被折磨得几乎崩溃,最后干脆选择了跳槽,特效师找到新公司的同时,杨宇也找到了新的外包公司,跳槽之后的特效师,拿着新公司老板递来的新项目“哪吒外包,申公豹变身”当时就懵了。兜兜转转,申公豹的头还是找到了他,无语凝噎之下,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干,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把这个几秒钟的镜头搞定了。

杨宇“死磕”作品,“死磕”自己,也“死磕”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对于这样的评价,饺子觉得委屈,但是他也坦言:“我也没办法。要做出好作品来,只能承受,后面我已经很仁慈了。”

杨宇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我也发现以往我们所仰望的那些大山,其实也是‘死磕’出来的,慢慢地,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只不过(我们)以前带了这种畏惧感,不敢走上这条道路。所以,最后发现自己还是有这种潜力。天下之事都不新鲜,所有难做的事都是人做出来的,就慢慢死磕吧。”

所谓国漫崛起,不过是无数凡人把夜熬烂,硬生生闯出一条天梯。圈内人士曾这样评论饺子导演:“饺子这钱赚的我们一点也不眼红,他的两部作品让整个市场看到了坚持匠心的成果,对国漫做出的贡献,社会意义远大于经济收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