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张慧,今年42 岁,初中毕业,生活在一个小县城里。

年轻时家里条件不好,早早就出来打工,18 岁那年,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刘建军,他比我大三岁,家里做点小生意,条件比我家好一些。那时候我单纯,觉得他为人老实,对我也挺好,就嫁了过去。

婚后,我做了几年服装厂的缝纫工,后来生了两个孩子——大女儿刘雅文,小儿子刘浩。为了照顾孩子,我辞去了工作,成了全职主妇。刘建军在外跑业务,家里里里外外全靠我一个人。



公婆都是典型的重男轻女,尤其是婆婆,觉得儿子就是宝,媳妇就是免费的保姆。结婚这些年,我干的活比家里任何一个人都多,可在婆家人眼里,我却始终是个“外人”。

日子就这样过着,本以为熬过了最难的阶段,孩子都大了,我可以稍微轻松一点,结果,婆家的一场分家风波,让我彻底看清了自己的位置。

那天,刘建军回家,脸色不太好。我随口问了句:“怎么了?单位又出什么事?”



他支支吾吾了一会儿,才道:“家里分家产的事定下来了……”

我一愣,放下手里的碗筷,皱眉看着他:“分家产?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他低头扒拉着饭,不敢看我:“昨天爸妈、我和弟弟妹妹们商量的。”

我的心猛地一沉,“分家产”这三个字,竟然没有我一点参与的份?



02

听到丈夫的话,我心里顿时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滋味。婆家分家产这么大的事,竟然连个招呼都不打?

我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不满,问道:“那怎么分的?”

刘建军似乎有点不自在,低着头缓缓说道:“爸妈年纪也大了,想着早晚都要分,不如趁现在还清醒,把事情安排妥当。”

他顿了顿,继续道:“家里的老宅分给了弟弟,妹妹拿了一笔钱,爸妈的存款也分了一部分,剩下的给他们养老。



我皱眉:“那我们呢?”

刘建军的手指在桌上无意识地敲了敲,过了几秒才低声说道:“没有我们的份。”

我的心猛地一沉,声音有些发抖:“为什么?”

他叹了口气:“他们说,我们这些年一直住在家里,生意也是爸妈给的本钱,已经占了便宜,所以这次就不分给我们了……”

我不可置信地瞪着他:“什么意思?难道我们这些年在家里吃喝不用花钱?我这些年照顾家里、照顾孩子,伺候公婆,这些都不算数吗?



刘建军有些不耐烦地摆摆手:“行了行了,不就点家产吗?反正我们日子也过得去,就别争这些了。”

我冷笑了一声,心里一片寒凉。

这可不是小事!婆家分家产,唯独把我们排除在外,说白了,就是觉得我这个外人不配拿婆家的东西!

我忍不住去找婆婆理论。

“妈,这次分家产,怎么就没我们一家?”

婆婆正在院子里晒太阳,听到我的话,连眼皮都没抬一下,淡淡道:“你们不是一直住在家里吗?房子、店铺都用着,怎么还好意思要?”

我气得发抖:“可是当初店铺是我和建军一起打拼出来的,我们也没少出力啊!再说了,浩浩还在上学,我们经济压力也不小……”



婆婆冷哼一声,打断我:“少跟我哭穷,我知道你们一年挣不少!再说了,家里的事,男人说了算,你一个媳妇,哪有资格管这些?”

我被她这句话噎得说不出话来,心里却越来越寒。

在他们眼里,我只是个外人,哪怕我为这个家付出再多,也换不来一点公平。

我忍着眼泪回了屋,刘建军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甚至觉得我无理取闹。

“妈都这么说了,咱们就别争了,反正咱们也没少占便宜。”

我苦笑道:“你觉得是占便宜,可你想过没有,这家店铺当初是谁在背后支持你?家里的事情是谁在操持?你这么多年在外忙生意,孩子是谁一手带大的?”

他皱眉:“你别闹了,家和万事兴,别搞得大家不愉快。”

我心寒至极。

我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可没想到,真正让我寒心的事情还在后面。

几个月后,婆婆突发脑梗住院了。刘建军和小叔子、小姑子都赶去了医院。

到了医院,医生说婆婆需要人长期照顾,最好是熟悉的人,不然容易情绪不稳定。

我原本以为婆婆的亲生儿女会轮流照顾,可没想到,他们竟然一致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我!

刘建军给我打电话:“妈住院了,你赶紧过来照顾。”

我冷笑:“你们那么多兄弟姐妹,怎么就让我去?”

他理直气壮地说道:“你是媳妇,照顾老人是应该的。”

我气得手都在发抖:“我照顾她这么多年,她是怎么对我的你不是不知道!分家产的时候怎么不想着我是媳妇?现在生病了,就想起我来了?”

刘建军明显有些恼火:“你这人怎么这么不懂事?妈病了,你不伺候谁伺候?”

我冷笑一声,直接挂了电话。

可没想到,他竟然一天之内打了 50 多通电话,甚至还让小姑子、小叔子也来劝我。

“嫂子,妈年纪大了,你就别计较了。”

“对啊,反正你也没什么事,过去照顾几天吧。”

我听着电话里的劝说,心里只觉得讽刺至极。

分家产的时候,他们没把我当家里人,现在要人伺候了,就来找我?

我没有再接任何电话,而是直接去医院找他们,当着所有人的面,把话说清楚。

我冷冷地扫视了一圈,缓缓开口:“今天,我就把话放在这里——婆婆的病,谁爱伺候谁伺候,反正我是不会去的。”

刘建军脸色一变:“你胡说什么?”

我毫不退让:“建军,咱们结婚这么多年,你自己说说,我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可你们呢?分家产的时候,有没有想着我?现在需要人照顾了,就想起我是媳妇了?”

小姑子有些尴尬:“嫂子,家里确实是欠考虑了,但妈现在病了,咱们不能不管啊……”

“我没说不管。”我冷笑一声,“不是还有你们吗?妈生你们养你们,你们是亲生的,理应好好伺候。”

婆婆气得直哆嗦:“你这个媳妇,真是没良心!”

我冷冷看着她:“良心?当初分家产的时候,您想过我吗?”

婆婆哑口无言。

刘建军沉着脸看着我:“你今天非要闹成这样?”

我笑了笑:“不是我闹,而是你们太自私。这个家,我不伺候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说完,我转身离开,再也没有回头。

03

我离开医院后,心里反而前所未有的轻松。这么多年,我一直活在婆家的规矩里,活在他们的期待里,活成了一个“合格的儿媳”,却唯独没活成自己。

回到家后,我收拾了几件衣服,给女儿刘雅文打了个电话:“妈打算出去住一段时间,你要是有空,咱们一起吃个饭。”

女儿听出我情绪不对,连忙问:“妈,家里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我笑了笑:“没什么,就是突然想通了,想换个环境,过点自己的日子。”

挂断电话,我坐在床边,回忆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

从进这个家门开始,我就从未被真正当成家人。

婆婆对我呼来喝去,从不把我当自家人看;丈夫习惯性地忽视我的感受,把我当成家里理所当然的劳动力;小姑子、小叔子一个个只知道索取,从不曾替我考虑。

我以为自己忍耐、付出,总能换来一点温情,可现实却狠狠打了我一巴掌。

我终于明白,这个家,根本没有我的位置。

晚上,刘建军回来了,脸色阴沉,显然是气得不轻。

他一进门就怒气冲冲地吼道:“你今天什么意思?妈病了,你作为儿媳妇竟然不去照顾?你知不知道,医院里多少人都在看笑话!”

我平静地看着他:“你觉得丢脸?”

“当然!”他咬着牙,“你做得这么绝,以后还怎么相处?”

我冷笑:“相处?你们分家产的时候,有考虑过和我相处吗?你妈需要照顾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我,不是你们亲生的儿子女儿,我是不是该感激你们的‘信任’?”

他被我的话噎住,半晌才恼羞成怒地说:“你就是自私!妈这么大年纪了,你连基本的孝心都没有?”

我抬头看着他,眼里满是失望:“孝顺是相互的。她从未把我当成家里人,我为什么要无条件地付出?”

刘建军愣住了,似乎没想到我会这么说。

我叹了口气,继续道:“建军,我们结婚二十多年,你可曾真正站在我这边?我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你自己心里清楚。可你们呢?一次次地伤我的心,把我当成免费的保姆,却从不曾给予我应有的尊重。”

他沉默了,脸上的怒意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复杂的情绪。

第二天一早,我给女儿发了消息,和她约了吃饭。

见面后,刘雅文拉着我的手,关切地问:“妈,你真的想清楚了吗?”

我点点头,笑着说道:“是啊,想清楚了。以前我总觉得,女人结了婚,就该围着家里转,可现在我才明白,一个家,若是只有付出,没有回报,那就不值得留恋。

女儿握紧了我的手,眼圈泛红:“妈,你辛苦了。”

我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笑着说:“傻孩子,妈只是终于学会为自己活一次。”

从那天起,我搬出了婆家,去了一家熟人的店里帮忙,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婆婆的病,最终还是她的亲生儿女轮流照顾了,而我,再也没有回头。

或许他们会觉得我无情,可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不是无情,而是迟来的清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