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TouSuo™️
*小红书账号: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秃头研究所Monsters
*本栏目以对成为公共舆论焦点的热点事件分析为主,由秃头所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985院校打工人撰写,从事件介绍,到可以使用到的相关理论内容、论述语句,全方位地为25届赛博朋友们提供学习思路与相应的可记录语句。在保证应试的同时,也希望秃头所能够成为一位时代的观察者,成为加速社会时代下得以让过去的历史能够保存下来的记录者,用书写、用文字,阐发独立思考,让理想与观点入世,使其得以真正洞察现实生活。
*推文内容同步小红书更新,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小红书账号鸭!来和秃头所在小红书见面吧!
后台回复「热点」
获得所有热点分析资源
公序良俗是底线
@TuTouSuo™️
2月8日晚,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关于打击无底线博流量行为的公告》,公告称:徐熙媛女士(大S)逝世以后,广大网友纷纷哀思悼念。但是部分账号借机炒作、发布谣言,违背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线,不尊重逝者及家属,也伤害了公众感情。此短视频平台根据相关规定,对编造谣言的“我是夏小健”以及炒作牟利的“张兰·俏生活”“汪小菲”等账号予以无限期封禁。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也紧随其后,关闭了张兰账号的直播功能。网友直呼大快人心,但是也有部分网友表示,这属于别人的“家务事”,媒体不应该插手。
徐熙媛与汪小菲的婚姻争端,虽然是他们的私事,但是张兰和汪小菲作为公众人物,恶意造谣中伤他人以谋取商业利益,是破坏公序良俗、挑战社会伦理底线的行为,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就已然超越“家务事”的范畴。另外,张兰和其他账号恶意造谣,破坏网络舆论环境,伤害公众感情,在惩治网络环境方面,平台介入封禁账号也是必然行为。
一、岂止是“家务事”:公众人物与公序良俗
公共伦理在本质上是一系列被公众广泛接受的、用以自律的价值规范,公共伦理的形成是一个责任伦理被认知、内化,进而共识化的演进过程。社会公众在社交媒体平台中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度逐渐提升,那么,公共伦理和公序良俗就是网民参与公共讨论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作为具有一定舆论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就更应该时刻注意和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公众情感和舆论秩序是其应当自觉承担的义务。
但是,在徐熙媛逝世之后,张兰和汪小菲不断恶意造谣、炒作、作秀,秉持着“黑红也是红”的信条,为谋取自身商业利益煽动网友情绪。尤其是在平台媒介中,资本与媒介的逻辑实现了彻底的合谋,对身处资本循环中的人进行了无孔不入的控制。借用韩炳哲《精神政治学》中“情绪资本主义”的概念,情感就是生产力。调动人们的情感能够为平台贡献流量和数据,但是对于公序良俗的维护却置之不理。2月6日,麻六记直播间复播两天销售额就达300万,张兰煽动网友情绪达成商业目的,实则是欺骗公众感情、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
二、平台封禁账号:维护网络环境的必然之理
公共事件在被广泛讨论的时候,对造谣诽谤等虚假信息和账号的治理和封禁是社交媒体平台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根据短视频平台发布的公告来看,2月5日晚,有账号发布所谓“汪小菲包机”视频;6日,逝者家属否认包机,但是平台并没有完全将其定性为谣言,先对该账号发送了核实站内信并将其禁言30天;7日上午,包机公司公开辟谣,因此平台才完成对谣言的核查,将该账号永久封禁。
另外,一直以来,张兰在其食品品牌麻六记的带货直播间长期散播关于徐熙媛的谣言吸引关注却没有遭到封禁,这也与平台方主体责任缺失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平台过多依赖于技术对网络谣言的甄别,对于复杂化、情绪化造谣诽谤的筛选机制存在缺陷,导致了平台的相关治理存在漏洞。而在徐熙媛逝世之后,张兰对其的恶意诽谤变本加厉,以至于伤害了公众感情,违背了道德伦理,平台关注并封禁也是情理之中了。
ෆ✿˚ ༘
「去更大的世界 做更有趣的人」
小破所常驻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