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结婚登记数据新鲜出炉,据民政部官网发布的《2024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10.6万对,这个数据创下了45年(1978)以来的最低纪录!而且,相较2023年,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减少了157.4万对,下降了约20.5%;离婚登记数则增加了2.8万对,上升了约1.1%。这些冰冷冷的数字,像在拷问当下年轻人的灵魂:婚姻,这东西,真就这么不香吗?
图源:民政部官网
其实,不用民政部披露,我们也是肉眼可见的,这几年身边结婚的越来越少了。回家过年,周围的单身男女,说起结婚,都是直摇头。是什么原因造成了2024年结婚人数大幅下滑,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要我说,这里面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
最大的偶然因素就是2024年全年没有立春,被民间称为“寡妇年”。对此,民政部专门辟谣,做了相关解释工作。但是这仍然难以扭转民间的风俗,所以部分原来准备在2024年结婚的人要么提前了,要么推迟了。
当然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现在的年轻人结婚、生育的欲望都在下降。就拿经济成本来说,高房价、高物价让年轻人在经济上不堪重负。彩礼、婚房、育儿等一系列高昂的支出,成为了横亘在他们面前的 “三座大山”。让许多人对婚姻望而却步。不仅如此,如今的 90 后、00 后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单身主义逐渐盛行。调查显示,超过 40% 的年轻人认为 “婚姻非必选项”,他们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个人兴趣和事业发展中,享受自由自在的单身生活。
那么结婚登记数的持续走低,又会带来哪些社会影响呢?首当其冲的便是人口问题。总人口、新生儿数量、劳动力人口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下降。中国婚内生育占比超95%,结婚登记数的锐减,直接预示着 2025 年出生人口将进一步减少,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短缺和养老压力也将成为面临的挑战。而随着人口下降,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会慢慢改变,用工成本将会上升,产业会向劳动力更低廉的地方转移,对经济而言,这就是挑战,需要进行产业升级,重点发展前沿科技,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其次,依赖结婚产生需求的行业会逐渐走低。比如房地产及家居、装修行业,买房在我国被视为结婚的“刚需”,大部分城市的房价支柱之一就是结婚,现在婚都不结了,那还买啥房?绝大多数三四五线城市的房子将失去投资价值、金融属性。就连半数二线城市,也基本如此。现在结婚率的持续下降,离婚率的相对稳定,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是社会经济、文化观念等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经济压力让年轻人在婚姻面前望而却步,观念转变使婚姻不再是年轻人的必选项,这是时代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