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是北宋欧阳修所描述的当时元宵佳节的热闹情景,虽然仅有几十个字,但依然能够让人想象出当时的情景,人潮涌动,黑夜如昼。元宵节是春节当中的重要节令,宵者,夜也;元者,始也,即第一个月,也就是正月,元宵则是指第一次满月的晚上。据说这一节日在我国已经流传了不少于2000年。
元宵节的形成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起初是与燃灯祈福有关,后来又逐渐融入了道教文化,将其与天官大帝结合在一起,所以在民间也将此日视为“天官赐福日”。在南宋的《梦粱录》里便有记载:“正月十五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据说每逢正月十五,其会到人间,根据人们的表现而赐福,所以民间格外重视此日,人们都要好好表现,希望可以祈得福泽。
正月十五“天官赐福日”,最不能做的4件事,一定别忘告诉家人。元宵佳节又逢天官赐福日,这一天显得热闹而隆重,所以在此期间的讲究也比较多。这些内容也让正月十五当天的节日氛围更浓,也让人们的美好愿望更加形象化地表达出来,新年之际都希望开个好头,所以这些讲究也就有必要去了解和尊重,来看看具体有哪些吧~
第1件事、不宅家不出门
“都城灯市由来盛,大家小家共节令。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这是元代诗人周用通过诗句的形式所描述的元宵节当日的习俗之一——走百病,有的地区也称游百病。届时,男女老幼都要穿着盛装,三五成群走上街,遇山登山,遇桥过桥,一直走到田野,乡间。这一习俗反映了人们对于身体康健的美好期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很有道理的,初春之际,外出走走看看,并与好友畅聊,不仅有助于锻炼身体,还可以令心情舒畅,对身体健康多有益处。同时在与亲友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增进彼此的情谊,对于我们自身的思维也会有所启发,这些在我们日后处理问题时也会有帮助。
拥有着如此多益处的走百病习俗,值得我们去延续,所以届时一定不要宅在家里,出去走走,看看,对于身体健康,以及新生活的开启都大有裨益。
第2件事、不理发
依照民间的说法,整个正月里都是不能理发的,否则会对舅舅产生不好的影响。当然我们都知道,这种说法毫无根据,并且在最初所表达的是“正月理发思旧”。不过即便是这样,大部分人都遵循着这个禁忌,一直到二月二龙抬头时才会去理发。
而在正月十五也有着不理发的说法,在汉字文化中,发象征着“发财”,所以头发也就被人们视为财富的象征,所以旧时的人们认为这个时候剪掉头发,也就等同于将财富剪掉了。当然这一习俗放到现在来看显得不可思议,但可以看出其表达了人们对于守住财富的渴望。
不过如今正值开春时节,气候忽冷忽热,昼夜之间的温度差距大,在这样的气候里剪短头发,也容易着凉,所以非必要的情况还是不要去剪,也图个吉利。
第3件事、晚上家里不空无一人
年十五天官赐福之日,是人们都比较重视的一天,届时虽然白天人们要外出游百病,欣赏花灯等,但是到了晚上则要回到家里,并且家人都要到齐,一起吃上一顿丰盛的饭菜,以示过节。同时作为天官赐福日,人们也要好好表现,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并且要将家里的灯都亮起来,来表达对天官的重视。
同时十五也是祭祖的日子,若是十五的晚上家中没有人,也不亮灯,显得冷清,也有着家中无人的含义。若是被先祖看到,也会伤心。所以说正月十五要避免家中没有人。热热闹闹的,灯火通亮,这样也象征着日子红火,人丁兴旺。
第4件事、不杀生
天官赐福之日,要表现出积极,和睦,友善等正向的行为。不仅是与家人,朋友,对待小动物也要尊重,爱护。不能有杀生,破坏的行为。如今正值开春之际,万物展露生机,我们也要与之又好友好相处,才能和谐发展。这样假如天官大帝能够看到,也会高兴,从而多降福泽。
同时元宵佳节代表着祥和美好,此时杀生,显然不合适宜,也会让自己的内心多有不安。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