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刺猬话题」

据悉,在刚刚过去周末 召开的CBA竞赛委员会会议上,关于下赛季有两条新规提出,并达成初步一致:

第一 未满18岁的青训球员可以参加CBA比赛,要求是此前曾参加过U16、U17、U18、U19亚青或世青赛;

第二 国内球员合同顶薪由600万元(税前)下调至4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新规还需要在随后全明星期间召开的股东会议上投票同意,以及相关主管部门最终批复通过后,才能真正实行。


© 中国篮球之队

都说时代在发展,任何人或事都是往前看。有改变说明现实情形在推动,上述无论哪条,最终实行都会对现有联盟产生影响。

第一条或许会让大家想起“郭艾伦条款”,对于刺猬个人来说是赞成的,显然也是针对于少数天赋球员。如果要举例子,既年轻有天赋又要达到CBA基准,估计大部分人会第一想到现役国家队中锋杨瀚森。

当时22年的杨瀚森在U系列和后续世界杯的亮眼表现的确征服了不少人,此次对于“参加亚青或世青赛”这个条件可以更严格些,例如上场时间、实际表现判定还需斟酌。即使像这批U19球员,大家认为谁能如愿升上一队呢?

-点击回顾-

时间不等人,如果真有能力提前适应并不是坏事,甚至有意外收获。

按照目前CBA规则,每队注册人数为20人,刚上一队的球员打不上球比比皆是。成绩or培养?如何给予机会这个课题并没太大变化,但让球队选择多了,安排才能更加灵活。



至于第二条降薪,钱看似是个敏感的话题,但追求职业化和商业化是需要大大方方拿出来讨论。 近些年为了规范化,联盟关于合同、交易等事项都有了更细化的调整。

从球员的角度,严格来说是顶薪球员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直接利益一定程度上是受损的,但从联盟长远的角度来说,也是符合现实的经济规律。发不出顶薪的原因无他,没钱。平时球迷也看在眼里,如今顶薪合同的含金量无疑是有水分的,部分顶薪球员并没打出相匹配的顶薪表现。

想赚更多的钱,提高自身水平把蛋糕做大,或者就是走出去,都是需要长期努力的事情。


未成年打CBA是否合理?顶薪降低的利害如何?

不妨一起留言在评论区分享,欢迎有理有据的理性表达和衷心的建设性回答。

*往期回顾(点击文字跳转)

WEEK 28:

WEEK 29:

WEEK 30:

W EEK 31:

WEEK 32:

W EEK 33:

关注 / 在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