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我们就经常和大家聊医保改革的事情,到如今正式落锤。

1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按病种付费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规程(2025版)》文件。意味着从今年起,医保DRG/DIP将实现全国覆盖。


再结合当下医药集采的模式,导致公立医院开不到原研药等等。这一系列的改革都在表明,往后医疗分化会越来越严重。

不同人群,该如何应对,我们也早就和大家分享了具体方案。

像普通大众群体,咱百万医疗险还是照常去配置,解决大额的住院费用。

但因公立医院开不出原研药的问题依然存在,以及百万医疗险对院外药报销一定限制等等。所以我们建议再额外配置上重疾险,有一个兜底。——

另外,对于预算充足的群体,追求医疗资源和体系的朋友,中高端医疗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忘记从哪里看到的一句话——贵的东西唯一的缺点,就是贵。

中高端医疗肯定是解决用药焦虑更好的办法。但问题是,对应人群呢,都是大城市中产及以上的群体,这无形中会筛选掉很多朋友。

之前我们较少提及,相关产品同步也不够及时。

但考虑到,这两年来,对就医体验、资源与服务追求的朋友愈发多了起来。

下面我就尽可能讲述一下,有关中高端医疗险的逻辑,以及目前最推荐的产品。


高端医疗险高端在哪?

之前提到金融不可能三角,就是收益、安全、灵活性三者不能具备。

同样,医疗也存在不可能三角。就是服务、治疗和价格不可能同时满足。

对于看病这事,相信大家都有过相关经历。公立医院,满足的就是用最低价格把病看好。

而高端私立医院,就是主抓效果和服务,不仅把病看好,还让你体验治病以外的情绪价值。

说白了,看病这事,也是个体验,确实涉及服务。那想要心满意足把病看好,自然得加钱。

可问题是高端私立医院,看病确实很烧钱。

就算看个感冒,光挂号费就得小一千了,再开个药,杂七杂八,算下来就得小几千了。

但真正有去过私立医院看病的,就再也回不到公立医院了。生活体验升级容易,降级难啊。

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购买去入手高端医疗,把它作为高端私立医院的打折卡。

那高端医疗到底高端在哪呢?

拿出我们比较熟悉的百万医疗举例。由于两者定位不同,所以这里只作为举例方便大家理解。

&保障方面

医保改革,带来最大的焦虑,就是用药自由

依靠医保体系,可能开不出效果更好的原研药,只能用仿制药。

对于这点百万医疗无法解决,这不是这个险种的问题,是医疗体系的难题。

而高端医疗呢就是可以绕开医保体系,在私立医院,开价格贵、但效果相对更好一些的原研药。

如果医院内部开不出,也可以考虑高端医疗的院外药责任。

之前,百万医疗也有院外药责任,但只限于院外靶向药,治疗癌症的特效药。

虽说个别优秀的百万医疗险,像蓝医保好医好药版则放开院外药限制。但也有着一定的限制。

比如蓝医保在院外药方面,有这么一条规定。


意思就是,如果在医院能开到治疗效果相同的仿制药,就不能报销同样的外购药了。

而相对应的高端医疗险,在院外药这块,就非常宽松。

只要在规定内医院,由医生开出的处方,就能赔付。

中端医疗是国内的药品,高端医疗直接开大,可以全球购药。毕竟,价格在那摆着,服务必须到位。

下面再来看就医的范围,也比较重要。

&就医范围

普通百万医疗险的就医范围比较窄,一般就只能报销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普通部。

医院它就得走医保体系,那就医控费,开不出原研药等的问题就会存在。

而中端医疗险的给扩展到公立医院特需部、国际部、以及部分私立医院。

就医时,选择全部自费,就可以完全脱离医保体系,不受限制。

这段时间甲流,大家去公立医院看病有多困难,想必大家都有体会。简直就是人挤人,光挂号排队都要大半天。

要是想要挂个专家号,更是一票难求。等好不容易排到了,医生看诊几分钟就结束了。如果需要住院的,周期更长,少则半个月,长则1个月左右。

而特需部,国际部这些相对医疗资源没有那么紧张,预约看诊手术啥,非常快,正常几天约上了;看诊的医生还都是副主任级别及以上的,专业水平更高,给出的治疗方案更好。

那高端医疗险的就更牛了,就医范围可以突破大陆,选择亚洲地区,全球区域等等,对接的则是全球先进的医疗资源,真的实现就医自由。

除了医疗资源的不同,不同级别医院享受到的就医环境也有很大区别。

简单放几张对比图,大家就能感受到了。



像一些私立医院的 就诊等待的大厅非常宽敞、干净,完全没有人挤人的现象。甚至还会摆放蹦床、摇摇车等,让孩子就医过程更轻松。

病房方面,普通部病房都是3-4个人一间,可以说完全没有私密性,比较拥挤嘈杂。

再看国际部特需部的病房,单人间豪华的就像个酒店一样,设施齐全。


住在这样的环境里修养,整个人的心情都会更好,身体恢复也会更快一些。

&赔付方式

这一点,也是让高端医疗体验感上升的功能。

像百万医疗险、小额医疗险这些,是事后报销。

就是说,由个人垫付,然后再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这个申请理赔的过程,其实还是有一丢丢麻烦的。要交这个材料,那么病历。如果搞不懂,就得来回提交。

所以我们每次都会和客户强调,在我们这买保险的,遇到理赔,一定要和我们的理赔老师沟通清楚,扫清麻烦。但即便有专业人士协助,理赔也挺搞心态的。

高端医疗最牛的,就是它有个直付医院网络。只要是网络里的医院,能直接赔付,让保险公司和医院结算。

中间省去了复杂的理赔环节,还不用自己掏钱垫付,非常便捷。

以上呢就是高端医疗,对于医疗体验的一种升级。

如果预算充足,确实可以考虑入手。无论从就医环境、资源,还是体验感来说,都可以在高端私立医院达成。

若预算够不上高端医疗,那可以折中考虑中端医疗险,其中公立医院特需、国际部这些也能提升就医体验。

下面呢,我就为大家介绍下,目前比较热门的中高端医疗险,分为孩子、成人相应给大家介绍清楚。


产品推荐

&中端医疗险

想提升就医体验,但预算相对没那么充足的,可以先考虑下中端医疗,不加门诊,仅住院,价格也相对还好。

比如MSH欣享人生2023和臻合意2024


0免赔的话,30岁左右,也就在2-3千。

就医范围内,拓展至特需部、国际部及部分私立医院;

而且基础保障上,对于大家担忧的外购药,也没那么清单限制,满足条件的,符合处方的即可。(但不能像高端医疗那样,全球找药)

这两款的差别是,MSH做高端医疗这块经验更丰富一些,是内地最大的高端医疗险服务商,直付网络覆盖更广。并且从产品稳定性角度,也值得信赖。

另一款臻合意2024,服务商是中间带,在中高端医疗这块,也很优质,属于第一梯队。

产品角度,相比于欣享人生,它价格要更划算一些,走性价比路线。

当然,中端医疗险只算是医疗体验的入门,想要实现更优质的就医服务和资源,还是要考虑高端医疗。

这里我给大家对比一下就能有区别,比如中端医疗的欣享人生,可以直付的医院。

以北京为例,其实只有这几家。


但要是高端医疗,同样是MSH旗下的产品,可以直付的医院,光北京,就有320多家,这一对比,差别就出来了。

下面呢就和大家介绍下,比较热门的高端医疗。

由于不同人群侧重点不同,这里分为少儿和成人两部分介绍。

先看孩子,侧重点主要在门诊方面,看它们的报销比例以及报销次数限制如何。

这里给大家挑了三款优秀的产品。

分别是新燕宝2024、京东安联成长优享和众安尊享宝贝,都是现在热门产品。


版本上选择的都是0免赔,100%报销的,整体报销次数和保额更充足,性价比很高。

像其他产品,门诊可以100%报销,基本都要1.2万往上。

其中新燕宝2024在住院方面保额是50万,略低一些。

门诊上,前8次可以100%报销。其中指定中间带医院就诊的,可以不计次数,这点优势非常大。

像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居住周边有中间带运营医院的朋友,就可以着重考虑它,性价比最高。

其次成长优享的优享计划,门诊和住院保障形态和新燕宝2024很类似。

胜在住院保额更高一些,门诊报销次数更多一些,前10次可以100%报销。

如果觉得新燕宝2024的保额不足,可以考虑成长优享,就是价格上略贵一些。

最后众安尊享宝贝是目前热门产品,不论保额上还是门诊次数上都更优秀一些。

住院与门诊、特效这些共享300万的保额,并且门诊前12次的都可以做到100%报销。

还有一些独特的保障,比如白血病,达到一定条件,可以给付一笔保险金。综合看下来,性价比也非常高。

但是略有些不足就是众安尊享宝贝的医疗网络相较于前两款,属于窄网络,对优质医疗资源选择空间有限。

最后成人高端医疗险,也给推荐了三款。

分别是MSH旗下的两款产品,精选和经典,以及臻高端2024。


保障区域选择的都是大陆内不含昂贵医院,并有门诊保障。

其中MSH精选和经典从保障构成方面,其实比较类似,主要的差别就是两者的定位。

MSH精选版,主打性价比,满足高端医疗保障情况下,价格比较低一些。

而且能单独投保住院,对成人来说,门诊的需求相对没那么高。

而MSH经典可以涵盖既往症,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就算是高端医疗,也是医疗险,还是会有较为严格的健康告知。

若诊断出点啥小毛病,被除外,那其实还挺难受。

MSH经典对既往症,首年有7000的额度,连续投保的话,次年可递增50%。这样算下来,越往后,额度越高。

另一款臻高端2024从定位上,对标的是MSH经典,对于不差钱,想要保障更充足,附带既往症的,除经典外,也可以考虑这款。

它的优势是,拥有同类保障和待遇,价格上会比经典版相对有优势一些。

而且,既往症首年1万保额,续保也能增长50%。

前面和大家介绍了,它的服务商中间带,直付医院能覆盖2600余家,在高端医疗里面,也称得上第一梯队。

综合对比下来就是,若没既往症,想要体验高端就医,可以留意MSH精选。

有既往症,想要追求更全面的保障,那就侧重于MSH经典和臻高端2024这两款产品。


因文章篇幅受限,有关中高端医疗产品的细节,还会有一些疏漏。其实在我们看来,高端医疗险面向的就是大城市的朋友,尤其是一线。

在大城市所设立的昂贵私立医院更多,就医资源更为充足。可以通过高端医疗,实现一定的优质就医体验。

除此外,三、四线以下的城市就不太适合购买这类产品,对应的就医医院比较少,体验感会大大降低。

另外呢,在挑选高端医疗时,要考虑的细节比较多。

除了供应商成熟度、产品细节以外,也要考虑到自己更倾向于去哪家私立医院,交通便利程度。

还有一些更细节化的,比如有没有生育需求,要不要带孩子投保覆盖疫苗费用,还有核保宽松程度,对既往症的要求等等。

如果说对中高端医疗产品感兴趣,想要更细致了解,建议还是扫以下二维码,让我们顾问老师帮你一一解答,看看你适合哪款产品。

好了,有关中高端医疗的介绍和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有哪些我没提到的问题,也可以在文末留言指出,咱们一起讨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