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日,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宣布,已成功将其电力系统接入欧洲电网。
波罗的海三国脱离了与俄罗斯、白俄罗斯的共同电网系统,宣布已接入欧洲电网。这意味着什么?又释放了哪些信号?
安全因素是波罗的海三国决策的主因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弘:从这次提前脱钩的事件可以看出,三方将俄罗斯能源脱钩视为一种战略手段,以增强自身的能源安全,并减少与俄罗斯在经济和外界交往上的一些联系。首先,这次脱钩将会对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压力。根据2024年的一些消息,波罗的海三国是电力进口国家,其进口电力占总消费量的31%。这意味着在从俄罗斯电网脱钩后,他们将不得不面临购买成本更高的电力,从而增加经济运行成本。
与俄电力脱钩对俄经济影响有限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弘:对于俄罗斯而言,虽然电力出口对波罗的海三国的规模影响有限,但波罗的海三国脱离俄罗斯电网后,将使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面临电力供应上的压力。加里宁格勒不得不与俄罗斯统一电网脱钩,独立运行。因此,对加里宁格勒地区来说,这将是一个能源安全保障上的压力。
欧洲方面与俄合作的意愿仍不高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弘:此外,这次脱钩还显示出在欧洲俄乌和谈的背景下,欧洲对于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仍然持一种拒绝的态度。特别是波罗的海三国所代表的新欧洲国家,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拒绝与俄罗斯进行合作。尽管这会增加他们的经济成本,但在安全问题和政治互信问题无法解决之前,双方的传统经贸合作可能要处于一种低潮阶段。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