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8.7%至1316.8万辆。全国汽车产业城市格局发生不小的变化,老牌汽车制造重镇出现下滑,例如中国一汽总部所在地长春、坐拥东风汽车公司的武汉等。另一边,一批造车新城快速崛起。



常州。这座苏南城市正在争创国家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去年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整车产量近80万辆,双双创下新高。今年力争迈上万亿元台阶,新能源整车产量突破100万辆。值得一提的是,其动力电池领域出货量位居各大城市之首,连续三年实现产业倍增。

郑州。当地提出建设“中部新能源汽车之都”,已布局宇通、上汽、奇瑞、比亚迪(2021年入驻郑州航空港区)、郑州日产、郑州海马等整车厂,及中航光电、天海电子、宁德时代等核心零部件企业。

2024年郑州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下线62.6万辆、同比增长112.9%。其中,郑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达到54.5万辆,同比上涨169.8%。随着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比亚迪郑州生产基地放量达产、智己汽车落户生产,全市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力争突破120万辆。


图源:新华社

西安。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再度回到百万量级,同比增长14.3%,照此计算,产量约为112.45万辆。比亚迪西安工业园不仅是比亚迪在全国最大的单一汽车工厂,也是其首个突破百万辆目标的生产基地。除此之外,吉利汽车西安制造基地实现满产,年内产量首次突破30万辆大关。

合肥。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大涨84.5%至137.6万辆,超过上海、西安,跃居全国第二。“风投之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赌”对了,已集聚比亚迪、蔚来、大众安徽、合肥长安、江淮、安凯客车等6家整车制造企业,以及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巨一科技等500多家汽车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

合肥比亚迪去年整车产量达到95万辆,所在的长丰县下塘镇的新能源汽车产量稳居全国县域第一;产值超过千亿,助力下塘镇成为全省首个千亿产业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



深圳蝉联“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一城”,产量达到293.53万辆,同比上涨69.67%。全国每五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一辆是“深圳造”。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之一,涵盖整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充电基础设施、汽车后市场等领域。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超过2700家,跻身智能网联汽车第一方阵。

比亚迪同样是“头号功臣”,目前,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西地块实现双班生产,日产整车1300辆,东地块仰望U9车间、交检车间和成品车库已投产。公司第900万辆、第1000万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均在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举行。等到东、西地块厂房全部达产后,整车生产能力预计达140JPH(每小时140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