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小卡片关注燕七公子
作者 | 燕公子
大家好,这是一篇旧文。
近日看《哪吒2》,觉影片中申公豹之形象与此文颇有共振,故旧文重发。
愿与诸君共勉。
停笔三天,念念不忘的是某周刊发文议论的“小镇做题家”。
事情起因是易烊千玺考编成功,网友们质疑不断:
程序公平吗?笔面试合格吗?
我们能走的路已经那么少,你们拥有的已经那么多,为什么还要占有有限的编制名额?
话题#易烊千玺考编的评论区,不少网友纷纷打出“208”这个数字,暗示郑爽的天价日酬208万。
而将此事推向另一个舆论点的,是7月8日,某新闻周刊针对此,发表一篇评论文章《易烊千玺凭什么不能考编?又为什么要考编?》。
文中,不仅列举了同样在编的宋丹丹、濮存昕、刘昊然等明星,力证易烊千玺并非明星考编孤例。
还将拼命考编的普通人称为“小镇做题家”:
“考编的普通人大有人在,这些小镇做题家每天上培训班,做真题卷,也仍然考不中那个能为他们带来安全感的编制内职务。”
言外之意,因为考不中,所以才“酸”,所以才嫉妒,所以才抨击进入编制的明星,这是一种“阴暗心理”。
文章还循循善诱地提出,普通人考编是为了安全感,明星这个职业本应是最市场化的,他们也纷纷考编,这说明什么?这才是更值得讨论和思考的问题!
这个逻辑和语境,仿佛在语重心长地告诉人们,明星的职业环境其实也很不好,没有安全感。相比质疑和责难,我们更应该关心他们的难处。
说真的,有被冒犯到。
我可以不在意易烊千玺有没有考编,却无法对“小镇做题家”这五个嘲讽意味浓厚的字眼无动于衷,心如止水。
更无法与明星共情,去揣摩身价数亿的他们,为何也没有安全感,也要像普通人一样考编。
因为曾经,我也是个想要靠读书逆袭人生、却最终没获得什么安全感的小镇做题家。
没有头悬梁锥刺股,但常常三更睡五更起,披衣翻书,倦不敢眠。
学生时代早已过去,可我依然无法接受有人说,我的努力其实是个笑话,因为读书再努力,也不可能跨越阶层的鸿沟。
我把这个笑话讲给朋友听,朋友再次笑我大惊小怪。
他说,现实就是这样,你竟然还很意外吗?
是啊,一点也不意外。
固定的阶层有固定的行为,固定的人群有固定的标签,固定的故事有固定的结局。这本来就是个缺乏想象力的时代。
我回想起——
冰冰爽爽一偷税漏税就是以亿计,日均薪酬208万。
东东吸毒、凡凡选妃、潘嘎带货、张庭传销.....
然而,群众极尽声讨嘲讽之余,传达更多的,却是一种麻木——
明星不都这样,有什么奇怪的吗?
哈尔滨钓鱼执法的工作人员手上戴着价值不菲的劳力士“绿水鬼”,深圳张书记交了一个声称家里有50台宾利的“女朋友”。
“绿水鬼”是借的,“女朋友”没办结婚证,反正都可进可退,可攻可守。
吃瓜群众们讲起来,嬉笑怒骂的眼眸中都藏着同一个故事:
都是那么回事儿,你懂得。
掏空积蓄买的房子停工了,邻居们十分在行地告诉你:
不用打听了,也不用挣扎,房子肯定烂尾了,贷款肯定是要继续还的,大家都这样。
疫情、房贷双重施压,历史有阳又寸步难行。
人们走投无路下,唯一一件超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全国至少14个烂尾楼的4.6万业主给官方和银行送去全体业主强制停贷告知书,不复工,不还贷。
但紧跟着,就有律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事的解决模板是怎样的。
“如果未经法院判决停贷或者没有达成停贷协议,贸然停贷购房人往往就成了违约方,征信就会受到影响,还可能被诉到法院,甚至还可能被法院强制执行。”
别做梦了。
烂尾的事儿,你得扛着。
银行的钱,你必须还。
否则,就会影响征信,会成为被告,会被强制执行......
别关心时事看了,还是看看电视剧吧。
看过最近火热上线、主打“女性独立”噱头的新剧《梦华录》吗?
刘亦菲饰演的女主角赵盼儿想做一番事业,也离不开在编男友顾皇城一次次无私给予的钱权之助。
一切都在告诉你,这是一个钱权成为主旋律的世界,也是一个越来越缺乏想象力的世界。
没有老套的钱权加持,没有声名与光环的笼罩,再天马行空的编剧,也编不出风生水起的剧情。
而在普通群众那里,任何事,能预见到的最“合理”结局,往往就是最坏结局。
最坏的结局,也往往就是最后结局。
掐灭美好的幻想,认清现实,再重复一遍,这是一个缺乏想象力的世界。
几百年前,摇头晃脑的夫子们一再嘱咐: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身再贫贱的人,只要浸润了书墨香,能被尊称一声读书人,那便是十里八乡都要高看一眼的无上荣光。
若能登科中举,得朝廷一命之荣,那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数十年前,学子们响应号召,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若是能考上大学,更被视为真正的天之骄子、国之栋梁。
一句“未来不可限量”,包含了对美好未来的无尽想象。
而今,短短几十年,天翻地覆。
掏光几个钱包的黄金屋烂尾了,颜如玉们在直播里、在电视上巧笑嫣然,轻轻松松实现对读书人的价值超越。
明星们拿着几百万的日薪,逃着上千万的税款,一脚占着风光和名利,一脚占着地位和编制,接受粉丝和官媒的顶礼膜拜和大肆赞赏:
“演技是值得尊敬的生产力,颜值同样是稀缺资源,眼球经济也是经济。
科学家和演员是平等的。”
再回首,父母含着重负和殷切的泪眼,合家托举的梦想和希望,十几年寒窗梦醒,蓦然发现自己竟然被贴上了一个讥讽的标签——
“小镇做题家”。
为什么是小镇做题家?
因为那些人不知道,这世上还有很多村庄做题家、水沟做题家、茅屋做题家、公厕做题家......
小镇,已经是他们能想象到最贫困、最底层、最需要靠读书鱼跃龙门改变命运的地方。
他们对于泥淖沟渠,正如普通人对于星辰大海,都没什么想象力。
就像韩雪导演的短片里,外卖小哥一人住在上海市中心充满艺术气息的豪华公寓。
每天送三十单外卖,便自称在与时间赛跑。
看完全片,韩雪泣不成声,可惜感动了自己,却感动不了真正的外卖员。
阶层如一把尖刀,割裂了社会两极,遮蔽了双方的视线,你够不着我,我看不见你。
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写过一篇论文,名叫《人机交互式机器翻译方法研究与实现》。
论文的致谢章节被披露后,感动全网。
开篇第一句是——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
出生于一个小山坳,母亲离家,父亲早逝,年迈的外婆照顾他十七年,最后只得一副薄棺下葬。
身处命运的漩涡,他唯一的信念是以读书相抗。
他也是一个小镇做题家,那时,“读书改变命运”的观念朴实又普世,人们还笃信命不由天定人定能胜天。没人嘲笑他。
在那之前的每一个时代,也从没有主流观点公然嘲笑读书人。
但现在,似乎不同了。连主流媒体都认为,你出生时含着什么样的汤匙,就注定了一生要吃什么饭。
一个越来越固化的世界。
一个越来越缺乏惊喜的世界。
一个越来越没有想象力的世界。
《大话西游》的最后,桀骜不驯的至尊宝戴上紧箍,“开悟”为沉默寡言、一心向佛的孙悟空。
城墙上,2号至尊宝拥着心爱的2号紫霞,困惑地扭头看向孙悟空远去的背影:
“那个人样子好怪。”
“我也看到了,他好像一条狗。”
——2号至尊宝和2号紫霞真的存在吗?
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孙悟空对于精彩人生的最后一次想象,也是对过去的最后一次埋葬。
他在想象中给了自己一个圆满的结局。
未来一眼可望到底,他别无选择,只能忠诚地、寡欢地、像条狗一样地按照既定路线走下去。
曾几何时,书中知识就是梦中情人,只要努力总能追到。
如今,仙子遥不可及,来路艰辛,去路更艰辛,想要靠读书反抗既定的命运,迎来的不再是喝彩和鼓励,而是嘲讽和鄙夷。
借用某乎网友“杨宵一”的自白:
“我是被鄙夷的小镇做题家,
是寒冬中翻动的书页,
是冻得通红的冻疮,
是三四百廉价西服下九十度鞠躬。
书本教会我理想,
现实教我梦碎。”
但不必多想,这是个不需要想象力的世界。
-End -
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Liurushi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