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贤(右一)参加广东省道教协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书画展。

古语云“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积极推动道教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宗教活动和信众的现代生活。

岁末年初,翻开2024年的工作记录,我欣喜地发现,自己一年的工作大多与文化,尤其是岭南道教文化紧密相连。作为一名宗教界全国政协委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努力化作纽带,共同讲好岭南道教故事,这便是我一年的履职心得。

近年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宏大背景下,我积极投身于促进粤港澳三地宗教文化交流的事业,取得了扎实的成效。通过带领广东省、广州市道教协会组织各类活动,热情接待来自澳门、香港等地的道教界人士和民间信仰代表,在交流中不断增进彼此之间的认知与认同。

2024年恰逢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我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澳门道教文化节暨第五届穗港澳道教文化研讨会。12月,在世界道教联合会的指导及广东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的支持下,我联合香港道教联合会及澳门道教协会,举办了“濠江论道”跨宗教对话等活动,推动各宗教之间的交流互鉴。这些交流活动,不仅提升了中国道教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和谐稳定和文化多样性作出了积极贡献。

古语云“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深深启发并影响了我。我积极推动道教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宗教活动和信众的现代生活,不断提升各道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信教群众的品德修养。

过去一年,我们举办了“丹青庆华诞翰墨颂辉煌——广东省道教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书画展”“绿美广州 璀璨海珠”“道教中国化惠城实践”专题展,还开办了“城市道教高峰论坛”“2024道教文化交流活动”等。此外,我与广东著名音乐人李海鹰合作,创作了道教交响乐《道德颂》并成功首演,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道德经》的智慧创新转化作出了有益尝试,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我指导三元宫开展了二十四节气手作、工笔画、古琴艺术班等系列主题文艺活动,带动纯阳观打造“梅社书画院”“弘道堂”等艺术雅集、公益国学讲座,大力倡导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我国宗教,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

一年的履职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参与履职活动、与基层群众深入接触交流,不仅加深了我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学习理解,增强了服务群众的意识能力,也更加坚定了奉献社会的决心。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秉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初心和使命,立足岗位搭建更多交流平台,为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服务基层群众、助力高质量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 系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道教协会会长)

作者:潘志贤

文字编辑:吕婉莹

新媒体编辑:张子怡(实习)

审核:解艳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