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重庆市第十一人民医院精神一科医生 周萍)
今年65岁的王婆婆,曾是一名重度抑郁症患者,回想起自己这些年来从轻度抑郁到重度抑郁,再到康复治愈的漫长历程,王婆婆说:“这是一条穿越阴霾的涅槃重生之路。”
当老人出现长期失眠、情绪低落、心性大变、兴趣与精力下降等症状时,如何得知老人是病了还是抑郁了?主要从9个方面来判断。
一是表现为抑郁、焦虑和激越。老年患者对忧伤的情绪往往不能很好表达,常用“没有意思,心里难受”或者表现对外界事物无动于衷,常常否认或者掩饰心情不佳,甚至强装笑脸。老年期抑郁症缺乏情绪低落的内心体验,反而表现为焦虑不安和激越,比如:焦虑恐惧、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等。
二是精力下降。老年患者主观上感到精力不足,疲乏无力,严重的患者卧床,事事需人扶持。
三则表现为躯体症状。许多抑郁的老年患者常常以各种躯体不适为主要症状,例如失眠、无精打采、疲乏无力、食欲缺乏、腹部不适、腹胀、便秘、体重减轻、消化不良、胸闷、心悸、身体疼痛等现象,从而掩盖了抑郁症状,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要尽早带老人去专科医院就诊。
四是疑病症状。大约1/3的老年患者以疑病为抑郁症的首发症状,表现为对正常躯体功能的过度注意,对轻度疾病的过分反应。
五是认知功能损害。老年抑郁症中认知损害的患病率约为54%,约80%的患者有记忆力减退的主诉,主要损害的认知领域有信息加工速度、执行功能和记忆功能,还有的患者伴有语言功能、视空间功能、注意功能损害等。
六是精神运动性迟滞。表现为随意运动缺乏或缓慢,影响患者的躯干及肢体活动,例如:面部表情减少、言语阻滞、闷闷不乐、愁眉不展、思考问题迟缓,对提问常不马上答复、需多次询问才以简短、低弱的声音作答。
七是妄想。老年抑郁症伴有妄想症状也较为常见,以疑病妄想和虚无妄想最为常见。
八是表现有自杀倾向。患者表现为无助、无望及消极的生活态度,感到绝望、自责、自罪感等。
九是睡眠障碍。失眠是老年期抑郁的主要症状之一,表现形式有入睡困难、易醒、早醒以及矛盾性失眠。失眠与抑郁常常相互影响,长期失眠是老年期抑郁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老年抑郁症有很多典型表现,大家都应该关注身边的老人,关注老人存在的抑郁症状,如果有上述的表现应该及时带老年人就医治疗,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
▲扫码观看,听听医生怎么说
记者 陈丹
编辑:戴林
审核:何英
主编:罗再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