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粟裕遭到了批判,而负责这场会议的彭德怀,对粟裕颇有意见,还说粟裕的个人主义比较严重,可是贺龙同样参加了会议,不过他却没有进行任何的发言。一般情况下,大家都喜欢将贺龙与彭德怀进行比较,一是因为两个人的军事才能都非常出色,再就是他们的性格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属于耿直并且爽朗的。
不过在粟裕的问题上,两个人的看法却截然不同,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会议中主要针对粟裕的三方面问题进行了讨论。首先就是在攻打马祖列岛的时候,粟裕没有经过彭老总就直接下了命令。1957年,在粟裕代表中国访问苏联的时候,竟然向他们要相关资料,而这件事还没有上报国防部。1958年,粟裕直接下令让朝鲜的志愿军回国,这件事同样是没有上报中央。这三件事说起来也都是小事,不过积累起来就让彭德怀对粟裕的意见很大。
在彭德怀看来,粟裕这就是找国防部要权,并且还有与外国联合的嫌疑。也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彭德怀才将粟裕看做是有着严重的个人主义,看似这三件事是粟裕犯了错误,可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的,这其中还有很多的误会。
其实攻打马祖列岛的事情,可是中央决定的,1955年粟裕在对前线的情况进行了解后,觉得攻打马祖列岛可以快速出击。虽然之前金门岛战役的时候,粟裕是主张慢条斯理的,但对于马祖列岛的话,就不需要这么做,可以快速出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粟裕也将自己的想法向彭德怀进行了汇报,而彭德怀也同意了他的想法,对于解放马祖列岛的事情就让福州军区来负责。不过粟裕觉得这个军区的一些机构并不完善,就想要南京军区来协助。然而之后福州军区的进展太慢了,如果真的按照这个速度进行下去,攻打马祖列岛的最佳时机就要错过了,然后他就与皮定均进行开会,还制定出了第三个方案。
不过在之后皮定均向彭德怀进行传达的时候,有些信息却不准确。最后这件事就成为了粟裕在不通过军委同意的情况下,就直接下命令去攻打马祖列岛。这当然就是越权了,不过这件事并不是粟裕的错误,主要是传达的人没有传递清楚信息,后来粟裕也将这件事解释清楚了,不过在国内的影响还是不小的。至于第二件事,也是粟裕希望通过学习苏国防部的规定,来让我们的国防部与总参的工作更顺利。
1955年到1957年,这期间都是粟裕担任总参,不过由于总参上报给国防部的很多文件都被打回来,让粟裕担心工作没有办法开展下去,对国家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他才会在访问苏联的时候,问他们要关于这方面的资料,进行参考。
由于粟裕要的资料并不涉及到军事机密,所以这件事很快就解决了,并不存在与外国勾结的嫌疑。最后就是让志愿军撤退的命令,粟裕也没有越权。1958年2月,粟裕就以总参部拟订了志愿军从朝鲜撤军的计划,可是却被军委否决了,说是总参部没有权利,可是在换成国防部后,依旧没有通过。
不过后来还是用军委的名义拟订的命令,所以志愿军才从朝鲜撤回来,不过这也不能说粟裕就越权了。而贺龙之所以没有在会议上说话,也是因为他对这些事情并不了解,不想妄加断言,可是彭德怀却与粟裕之间有很深的误会,这才让他在扩大会议上对粟裕加大批评力度,不过后来彭德怀还是比较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