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气血经络如河流,需畅通无阻以滋养脏腑、保证器官运作。一旦血液淤滞、血管受阻,便可能诱发脑中风、冠心病等重病,危及健康!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务必保持气血经络的通畅。

2个方法保持血管畅通,有助于长寿!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通过轻轻转动2个部位,可以缓解阻塞问题,促进全身主要经络的通畅,活血化瘀,促进气血循环。

1.转动手腕

促进气血循环,防止堵塞

  手腕是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共同穿过的区域,手腕处有许多重要的穴位,如太渊穴、列缺穴、大陵穴、内关穴、神门穴、通里穴、阳溪穴等。

  通过刺激手腕区域,可以刺激六条经络,通过这些经络的刺激,可以传导到全身各处,促进气血循环,畅通血管,舒缓经络。例如:

●太渊穴可以补充肺气,缓解咳嗽;

●列缺穴对活血利水,有助于缓解颈椎病;

●大陵穴和内关穴可以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神门穴可以镇静安神,缓解失眠;

●通里穴可以缓解头痛、心悸等症状。


  按揉内关穴也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当手掌向上时,内关穴位于腕第一横纹上2寸,两条筋之间凹陷处。

  按揉内关穴可以促进心脏血液循环,缓解心绞痛等症状。

  按揉内关穴的方法是:用拇指按压内关穴,适度用力,每次按压10~15秒钟,每天按揉2~3次。可以选择在早晨起床后、午饭后和晚上临睡前进行按揉。

2.转动脚踝

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淤血

  脚踝是全身最远离心脏的位置之一,血液循环不畅易导致脚踝淤血、水肿等问题。通过转动脚踝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淤血。

  转动脚踝的方法是:坐在椅子上,将双脚抬起,用脚尖画圈的方式转动脚踝,顺时针和逆时针各转动10~15次。可以选择在早晨起床后、午饭后和晚上临睡前进行脚踝转动。

  此外,保持适度的运动量、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情绪状态也是保持血管畅通的重要因素。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强心脏功能。

  饮食上应注意控制盐分摄入,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同时避免过量饮食和暴饮暴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对心血管健康也有益处。

  总之,保持血管畅通对于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适当进行手腕转动和脚踝转动,结合适度的运动、合理的饮食和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和缓解心脑血管疾病。

来源:养生中国微信公众号

投稿地址:fcjsx04@163.com

编辑审核: 肥城市卫生健康宣教中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