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必知的经典金句,当代学者阐发的学识智慧
跟着王振复教授解析《周易》里的文化密码
上书坊
书籍详情
书 名:周易百句(口袋本)
作 者:王振复 著
丛 书 名:中华经典百句(口袋本)
主 编:陈引驰
书 号:978-7-101-16935-5
出版时间:2025年1月
定 价:58.00元
开 本:32开
装 帧:平装带护封
字 数:140千字
页 码:399
CIP 分类:B221-49
主 题 词:《周易》-研究
上架建议
传统文化/国学/素质教育/畅销书
编辑推荐
1.易学名家掘发《周易》的当代智慧。《周易》常读常新,不同时代的人会从中读出不同的智慧。当代易学名家、复旦大学王振复教授通过八十八个专题,为现代人打开易学大门的同时,又时时启迪着人生真谛。
2.重新领悟中国人的习知表达。飞龙在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志同道合、否极泰来、谦谦君子、虎视眈眈、见仁见智、言不尽意、穷则思变、殊途同归……原来这些我们日常习用而不察的成语都出自《周易》,那么它们原本的意思是什么?承载着哪些中华文化的基因?今天的我们又可以通过学习《周易》获得什么新的启示?读过这本《百句》,相信你会别有会心。
3.深入研习《周易》的入门和阶梯读物。《周易》难读难懂,入门不易,作者精选《周易》中的名言佳句,以原文、注释、讲析的形式,带领读者登堂入室,进入易学的广阔天地。作者另有《〈周易〉通识》《周易精讲》二书,与本书一起构成学习《周易》的阶梯式阅读矩阵,让《周易》不再难读。
4.开本小巧,时尚便携;双色精印,精彩悦读。小32开精巧雅致,突出阅读便捷性与时尚感;八十八个专题以对开方式呈现,蓝、红二色交替,辅以精选插画,舒朗雅致,让读者在悦读中收获智力挑战的快感。
5.跟名家共读经典。封底和后勒口分别附有喜马拉雅中华聚珍音频课和“中华经典共读会”二维码,扫码进入,即可跟着名校名师一起学习中华传统经典。
内容简介
“中华经典百句”和“中华经典通识”系列丛书,是中华书局推出的当代各领域名家、大家讲读中华经典的“大家小书”。“中华经典百句”,选取国人必知的经典金句,纵横古今、贯通中西地进行讲解和阐发,导引读者轻松自由地汲取中华经典的文化菁华,建构立身处世的精神世界。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是中华经典中的经典,集中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特质,型塑了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模式。复旦大学王振复教授从《周易》中甄选精华百句,剔掘出蕴含在其中的文化原型、微言大义和哲理哲思,带领我们解析《周易》密码。
作者简介
王振复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易学、中国建筑文化、佛教美学和中国美学史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迄今在海内外出版专著40余种,多部著作获选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以及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代表著作有:《巫术:〈周易〉的文化智慧》(1990,1999)、《周易的美学智慧》(1991)、《中国文化“原典”——〈周易〉》(1997)、《中国建筑艺术论》(2001)、《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2002)、《中国美学范畴史》(主编兼第一卷第一作者,2006)、《大易之美——周易的美学智慧》(2006,2013韩文版)、《周易精读》(2008,2016)、《周知万物的智慧——〈周易〉文化百问》(2011,2012)、《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美学史》(2018)、《中国巫文化人类学》(2020)、《中国巫性美学》(2021)、《建筑中国:半片砖瓦到十里楼台》(2021)、《〈周易〉通识》(2023)、《周易精讲》(2024)。
目 录
引言 先学点象数
潜龙勿用
飞龙在天
亢龙有悔
群龙无首
大哉乾元
自强不息
君子四德
修辞立诚
同气相求
天人合一
至哉坤元
厚德载物
积善余庆
直方大
美之至
屯难始生
蒙以养正
不速之客
等待时机
密云不雨
夫妻反目
志同道合
否极泰来
同人于野
应天时行
谦谦君子
作乐崇德
大亨以正
中正以观
白贲之美
天文人文
消息盈虚
反复其道
无妄之灾
日新其德
虎视眈眈
天下和平
大者为正
明出地上
明入地中
正家定天下
与时偕行
不失其亨
井养不穷
汤武革命
钟鸣鼎食
恐惧修省
思不出位
渐进正邦
天地大义
与时消息
顺天应人
与时行也
刚柔正而位当
物不可穷
天尊地卑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原始反终
乐天知命
一阴一阳之谓道
见仁见智
生生之谓易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圣人之道
见乃谓之象
易有太极
崇高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形而上者谓之道
天地之大德曰生
仰观俯察
易穷则变
垂衣裳而天下治
大壮宫室
象征
殊途同归
知几其神,居安思危
万物化生
阴阳合德
称名取类
易之道——忧患
唯变所适
三才之道
物相杂为文
穷理尽性
天人之道
“天经地义”的礼
索引
后记
精彩章节
等待时机
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需卦䷄《彖辞》)
需:这里是等待的意思。
这是《彖辞》关于需卦意义的解读和发挥。
雨尚未落下,必须等待时机而熏蒸成雨,这是需卦的象喻。需卦的性德,为乾刚遭遇坎险,不能冒进,而必须等待时机。所以说,需卦的等待意义,在于“见险而不动,能动而不轻动者也”(陈梦雷《周易浅述》),也便是以等待时机为上,只有如此,才不会为穷途末路所困。但并非消极的等待,而是为了进取而积极地等待时机。
这里所引录的“有孚,光亨,贞吉”和“利涉大川”,本为需卦卦辞,是说筮遇需卦,预示有所俘获,以此为祭,可以光耀门庭,这是吉利的,有利于渡涉大江大河。可是《易传》所引的这一句,分成了两部分,关键在于将“有孚”的“孚”,解读为内心之诚,引申出诚笃、光明与亨通的意思。它所依据的,是需卦的九五爻象正处于上卦中位这一点。需九五,是以阳爻居于阳位而且是居中的。《周易浅述》说:“正中与中正同,指五(需卦九五)也。正,则规模宏远,无欲速之为;中,则中心宁静,无喜功之念。唯以中正居天位(指九五居于天位),故虽险在前而终必克济,非若蹇之见险而止。”所言是。
西方现代主义戏剧名作《等待戈多》是一出两幕短剧,大致剧情为:舞台一角立有一棵枯树,两个流浪汉,一个叫弗拉季米尔,一个叫埃斯特拉冈,在这里无望地等待,等待一个名字叫戈多的人,说些无聊的废话打发时间。可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感到很绝望。这时候,有一位叫“幸运儿”的人前来报告,说戈多今天不来了,你们回去吧。这是第一幕。第二幕,还是在老地方,两个流浪汉在这里等待戈多,还是说些无聊的废话,却依然没有等到戈多。不过,这个时候舞台上的那棵枯树,已经长出来几片绿叶,表示这个无聊的世界倒还是有所变化的。这时候,又来了那位“幸运儿”,告诉流浪汉说,戈多今天绝对不会来了,你们等也是白等,还是回去吧。流浪汉深感绝望,便解下自己的腰带决定自尽。岂料,当他们将腰带套在树上打结的时候,那棵树粗大的树枝却折断了,落了一个活不成、等不来又死不了的尴尬结局。
这个以“等待”为主题的两幕荒诞剧,因为剧中永远等不来的戈多的英文名字写作Godot,暗示老头所等待的是上帝,又似乎并不是。说明即使是上帝,也是永远等不来的,世间没有希望。
将《周易》需卦所说的“等待”和《等待戈多》略作比较,可以见出,《周易》对于这个世界和人类,还是抱有希望的。在《易传》看来,这个世界和人类都是有救的。等待时机以求进取,体现了先秦儒家积极的人生观。
版 式 图
版式图1
版式图2
版式图3
版式图4
版式图5
版式图6
版式图7
版式图8
实 拍 图
实拍图1
实拍图2
实拍图3
实拍图4
实拍图5
实拍图6
实拍图7
实拍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