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震撼
小方独自打开了综艺《再见爱人》。1月初,北方的天气越来越干燥,小方有点感冒,她裹着毯子蜷缩在沙发上。这是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一处一室一厅,导航显示,距离小方和丈夫老韩的家有28.7公里。
小方面前放了一杯开水、几片药和一包瓜子,她的腮帮子里含着润喉糖,偶尔咳嗽几声。iPad上播了两分钟广告,小方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屏幕,这是热播综艺《再见爱人》的最后一集,和往季节目一样,三对夫妻要面临最终的抉择。画面中,几辆房车在路上行驶,18天的旅行即将抵达终点,这出关于爱情的“闹剧”也即将迎来暂时的收场。
两个男人独自下车,站在空旷的公路上,体会着分手带来的慌乱与伤痛,然而整个节目的焦点人物,麦琳和李行亮,则是以一个拥抱和解,回应了所有人的期待。“我猜到了杨子和留几手的结局,因为这两个人始终没有投入到生活里,但我以为这三组最后都是以分手收场。”小方说。
《再见爱人》剧照
看完节目,小方百感交集,桌面的上瓜子皮堆成了一个小丘,随着片尾字幕的出现,她说道,“编剧也编不出这种故事”。随后她在网上搜索着评论,拿起手机给住在市区的丈夫发了一条短信:看最后一集了吗?隔了一会儿老韩回复:看了,没劲。小方也回复:没劲。老韩说的“没劲”,是情绪上的,他始终觉得麦琳应该以离婚得到应有的“惩罚”;而小方说的“没劲”则是编剧上的,她觉得这种反转过于刻意,片尾的“洗白”和二人的“回心转意”都有点突兀,不自然。
当然,这个“没劲”也是小方和老韩第一次因为这部综艺达成共识。几个月前,节目刚开播,因为“麦李”这对夫妻夸张的剧情,让他俩总感觉有一股憋闷感。随后,和很多观影者一样,老韩站队了李行亮,小方站队了麦琳。每期节目开播,他俩都会以这对夫妻为由头小吵一架,在节目中的“熏鸡事件”后,小方一赌气搬到了朋友在通州的一栋空房里。
《住宅区的两人》剧照
小方和老韩
小方和老韩都是做编剧的。2018年,俩人在小方的老家置办了一场挺隆重的婚礼。那时,影视行业正热,婚礼上来了不少同行和朋友。在朋友的眼中,这对新人是会“厮守一辈子”的那种情侣,他们性格开朗,几乎没什么脾气,爱好相似,兴趣广泛,又都有稳定的收入。正如朋友所料,他俩在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气氛融洽地生活着。
老韩是双鱼座,小方是水瓶座。小方特别信这些,她用星座总结这份爱情,是“默契的迟暮感”,这几年又流行“MBTI”16型人格,小方拉老韩测了一下,恰好两个人都是“infj”。“infj是理想主义,有原则,喜欢寻求成就感,表面看起来平静,内心的情感却极其丰富。”小方说,“我俩可能都比较敏感,但不爱表达。”
老韩在结婚前写过一部爱情喜剧电影,讲的是旧恋重逢的故事,获得了豆瓣7.9分、票房过4亿元的不错成绩。结婚一年后,他又写了部科幻题材的爱情片,结果拍得不尽如人意,在豆瓣仅得了3.8分,此外,电影还被社交媒体称为“缺乏诚意的爱情”作品。老韩说那是他职业生涯的一次挫折式的经历。
在电影上映后,有个朋友在饭局时提到了这部片子,半开玩笑地对小方说:“你看,都是写爱情片,婚前7.9分,婚后3.8分,你老公对爱情的认知下滑了吧。”小方本来觉得只是句玩笑,就随着笑了一会儿,但老韩听了挺不是滋味。
《好运家》剧照
两个人最终还是在回家的路上拌了几句嘴。老韩觉得电影里的爱情故事没什么问题,观众不喜欢,是因为电影科幻与爱情的违和感;而小方则认为,地球上只剩俩人了,还有一方用强势来表现浪漫,显得虚情假意,不可能让观众感同身受。那天晚上,老韩和小方都觉得挺别扭,但两个人又都不想深聊下去,于是决定当晚各自“离家出走”。
随后,小方去找朋友喝酒,然后在闺蜜家借宿了一宿,她的这位朋友仍旧独居,住在市区一栋干净的公寓楼内。在那里,小方突然感到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单身女生的家,简单的厨具,随意摆放的咖啡杯,有些杂乱的衣物,书架上还有很多本小方以前看过的书,比如克莱尔·吉根的《走在蓝色的田野上》、西尔维娅·普拉斯的《钟形罩》、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
她突然觉得这些书名很遥远,像是上世纪看过的一样,然后从书架上取下了一本弗吉尼亚·伍尔夫在1925年发表的一部意识流小说《达洛维夫人》,翻了几页,发现自己已经看不进去了。但这朋友的家,仍旧会让她产生一点怀念的感觉,很多年前,自己一个人,也是靠这些书和电影把日子过得津津有味。
《将来的事》剧照
老韩那天干了两件事,用他的话来说都挺直男的。第一件事是自己去吃了一顿涮肉,因为南方人小方一直觉得北方的羊肉有膻味,所以家里很少吃羊肉。那天,老韩一个人在“羊坊涮肉”吃了三大盘,才满意地走出来。随后他走进了楼下的网吧,这是他和小方在买房时就注意到的商铺。那天,他怀着年轻一次的心情,走进网吧,花了100块钱,打了一通宵的《穿越火线》。
第二天下午,小方回来了,老韩也强打起精神从沙发上坐了起来。前晚的一切就像没发生过一样,生活又恢复了原样。这是两个人从谈恋爱开始的第一次“暂别”。后来,当他们给朋友讲起这段经历时,都会说“当时心情有多舒畅”,但他们也会认为,这种暂别是一段关系中的“必要重启”环节。
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
大概就是从那次暂别之后,老韩开始玩上了游戏。他收拾出一间储藏室,把工作桌和电脑都搬了进去,然后开始在网上搜索各种显示器和显卡,又给台式机增加了内存。起初,老韩的工作状态是趴在床上写稿,躺在沙发上拉片,不管片子好坏,都要“过”一遍。现在,他则是坐在舒服的人体工学椅上,开着两台显示器,一边打《怪物猎人》《最后生还者》,一边看电影。小方偶尔走进来,拿着一盘游戏问老韩“这是多少钱买的”,老韩从不正面回答,永远回复“打折买的”,小方也不深问,或许这就是他们早已达成的默契。
小方和老韩在家中(黄宇 摄)
老韩的屋子里没有什么陈设,所有在他看来“有趣”的东西都在屏幕上,他是个高度近视,每天戴着厚厚的眼镜盯着屏幕能看上很久,在老韩看来,这个屋子目前是他最惬意的地方。所以,每当老韩沉浸在那里时,小方都会从他的身后,悄悄地关上门。
小方自认为是那种挺贤惠的人,会持家,爱做饭,她用一口炒锅就把老韩的肠胃硬生生地扭成了“南方口味”,让这个原本喜欢饺子、烙饼的人,也爱上了乳香肉、茶香鸡、小炒肉。2019年,在一次电影颁奖典礼前,老韩翻箱倒柜找到了多年前去戛纳电影节时定制的礼服,勉强伸进一个袖子,随后发现另一个胳膊已经挤不进去了,小方站在一旁看着哈哈大笑。
在随后的一次例行体检中,老韩被查出颈动脉斑块,起初他没有告诉小方,自己买了几盒他汀,偷偷地吃。或许是没有控制日常饮食的缘故,他的肌酸激酶有增无减,伴随而来的肌肉疼痛最终还是被小方发现了,在小方的数次质问下,老韩才说出实情。在家掌勺的小方立即切断了大鱼大肉的供应,取而代之的是漫长的“西兰花、鸡胸”菜谱,面对突然没了油水的饭菜,老韩吃饭像是没了动力一样,时不时地嘴上抗议几句。
小方说,那段时间,她就像医生照顾病人一样,天天在网上搜索症状、诱发原因和对应药物。“之前那次出走之后,我们发现,两个人的关注点还是集中在彼此的身上,特别是当一方病了,有了情绪,另一方也会感同身受。”网上治疗颈动脉斑块的视频的内容看似一针见血,可一说到解决方案就变得模棱两可,两个人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焦虑,有时老韩吃完饭就要走回自己的工作间,门一关,紧随而来的是长久的寂静。
《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剧照
直到有一天,小方下楼买菜路过健身房时,突然觉得“可以来这里试一下”。于是,她办了张双人卡,开始带着老韩做运动减脂。已经快200斤的老韩挺听话,买了运动鞋,每天开始跟老婆下楼规律地运动。小方说自己有时挺苛刻,感觉自己像个孩子的妈,但那段时间这是她唯一想解决的事,就像解决自己的事一样。
老韩起初是步履蹒跚地跟着下楼,两三个小时的慢走,逐渐变成慢跑、骑动感单车,有时候他还会饶有兴致地参与一下健身房里的搏击和战绳课。回到家里时,他已经打不动游戏,经常是累得倒头便睡。打卡到180天的时候,老韩的体重减下来了十几斤,症状也明显地减轻了。有天下午,老韩说自己馋得实在是想吃锅包肉,小方也就去做了。自此,自我感觉已经恢复的老韩,就很少去健身房了,小方本来想说些什么,但每次话到嘴边都没有说出口。
本来是陪老公去锻炼的小方,发现自己突然喜欢上了这种规律的运动,在那里,她尝试了撸铁,冥想、跳操和瑜伽,内啡肽的分泌让她喜欢上了长久的愉悦感,她一度觉得,这很像婚姻给她带来的感觉,一种持久之后才能获得的满足感。
《小欢喜》剧照
没了老韩的“打扰”,小方开始一边健身一边构思起自己的小说。“我关注老韩的病情,可能跟自己从前得过白血病的经历有关,那会儿我刚成年,就遇到了家人、朋友和恋人的关系变故,临床病友的离世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很大的打击”。小方说,她在那几个月的时间里,经历了种种关系的分别与暂别,像歌词里说,有些人有些事一去就不复在,但也有些暂别后像是“升级”的情感,“或许就是那些更加稳定的关系,才把我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小方很认真地思索着关系的一次次转变,在健身房里,她一边流着汗,做着瑜伽,给书起了名字《明天将会发生什么》。放弃了健身的老韩,专心在自己的工作间里,写作、看片。小方在健身房里连续打卡的字数达到987次,每天两小时的“暂别”,让不需要朝九晚五上班的两个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
爱情剧本
疫情的时候,老韩和小方的经济陷入了一次危机,电影和电视剧的骤然停工让他们有点不知所措,也就在那一年,小方的小说发表了,赚了些稿酬,让原本紧张的情绪得到了一些缓解。
那阵子,老韩盘算着去接部网络大电影挣点快钱,正巧有个朋友在攒一部电视剧,导演就约了他在丽都的一家咖啡馆里谈剧本创作。当小方和老韩同时出现时,这部剧的导演还有些兴奋,他开诚布公地说,自己花一笔钱请了两个编剧,两种性别的创作角度肯定不会差。
剧本的构架挺简单,讲述的是一位单身女性在职场的故事。老韩觉得这个故事市面上已有不少作品,自己也看过很多,所以写起来肯定轻车熟路,当晚,他便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在他的故事梗概中,主人公小米在离婚后回到职场,不谙世事的她几乎从零学起,在一次次的挫折后晋升成为公司高管,她的前任在此时回心转意,希望可以重温旧梦,但两个人所在的两家公司正是竞争关系,两家公司的业绩也因此影响到了二人的关系。
第二天早上,小方坐在电脑前,一边读一边生气地质问刚刚起床的老韩,为什么小米要委曲求全地答应与男人复合?为什么女主角不能在商场和情场中都强势一些?为什么故事中的男人总能找出复合的理由,而每次小米都能听进去?小方一连列举了当时流行的多部大女主影片,《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杀死伊芙》《伦敦生活》《傲骨之战》《使女的故事》,她觉得老韩写的故事梗概堪比上世纪80年代的电视剧《渴望》,她说小米被她写成了优柔寡断、欲迎还拒的刘慧芳。随后,小方亲自动笔,把故事的男主改成了渣男,让小米在剧中成为生活独立的女性,制造出强烈的反差感,最后小米与心仪的生意伙伴喜结连理。
小方和老韩第一次因为编写爱情故事产生分歧。在他们看来,这些并不真实存在的故事或许指向了对方的内心世界。“但它会不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呢?”老韩经过深思熟虑认为不会,他听从了小方的意见,跟着她一起把男主写成了渣男。
“据说这版故事大纲提交到导演手里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挠头,跟工作室的同事反复地说不理解。”老韩说,这个导演是男性,比我大十几岁,可能没接触过太多这样的故事,“当天他就把我们约到了公司详谈这部爱情的创作。”
在小方的回忆中,那次聊天还算愉快,大家先是坦率地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看法,都认为不需要把爱情的故事搞得“太狗血”,用浮夸的剧情来吸引观众是不现实且不好把握的,然后,他们为人物设置进行了长时间辩论。之后,老韩和小方各自讲述了自己对于片中爱情的理解,老韩用《恋爱的温度》《剪刀手爱德华》举例,他引用《阿凡达》中的名言,“当爱情真实存在时,它总能找到出路”;小方则坚称,“在放手的过程中,你会失去很多过去的东西,但你会找到自己”。
《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或许是导演听了两个人的阐述更找不到头绪,或许是导演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总之在临别的时候,导演对他俩说“我自己改改”。最终这个故事回归到了老韩写的最初版,而结局似乎是受到了小方提出的“大女主思路”的影响,变成了小米升任公司董事,所在的公司逐渐壮大,最终收购了前夫所在的公司,让他成为自己的下属。
听了这个结局,老韩和小方都有一些诧异,两个人都沉默了。老韩躺在沙发上说了一句:1000个罗密欧眼中就有1000个朱丽叶。小方跟着说了一句:那加起来就有2000种爱情。说完小方就下楼健身去了。老韩则是钻回自己的工作间,打开了《我的章鱼老师》,说道“我想跟爱情暂别一会儿”。
《再见爱人》
《再见爱人》第一季上映的时候,老韩就感到一种莫名的危机感。他说:“编剧这活儿快没法干了,在真人秀节目里,允许没有逻辑,但放在影视作品里就不行。”
老韩放下键盘继续说:“人们在看大多数电影或者电视剧时,心里早已生成了一个路径,他们凭借自己多年看片的经验就已经认定了某个主角的人设、心里框架、行为边界甚至故事的起点和终点,观众要看到的都是确切的结果。爱情是最常见的写作题材,如今也是最难写的剧本,因为真正的爱情是由很多细节堆起来的,拍成片子,有些重要的东西会被忽略。”
“编剧总喜欢为爱情故事写上完美的结局,可能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去写美好的过程。”小方说自己很少看到令自己满意的爱情故事片,要么事情太过典型,要么太夸张,“生活中的逻辑和影视有很大区别,放在《再见爱人》这种真人秀里,大家期待的是在逻辑之外的故事,是更琐碎的冲突和更浮夸的剧情,这是影视作品很难做到的。”
图为2014年5月18日,李行亮和麦琳在北京举办婚礼(视觉中国供图)
在老韩看来,影视作品的表现手法大多是人物视角,或半上帝视角,这个视角决定了观众会去跟随着谁的思维走下去,但综艺和纪录片大多是个全开放的视角,每个观众都可能有自己的判断。“在写剧本的时候,文本上很难自然地表达出‘两个人无法进行有效沟通’,或者‘让对方去揣摩自己的抱怨’。这样的情节往往需要一个完整的故事烘托,也需要演员具有精湛的演技。”老韩说,“综艺就是自己表演自己,这太不一样了。”
在《再见爱人》中,李行亮和麦琳几乎在一开始就成为这部综艺的主角,他们二人的冲突在很多人看来不被理解。“如果这不是编剧和导演有意为之的话,我很难理解这两个人是怎么在一起生活了那么久的。”老韩说。
看到节目中段,当团队经费有限,所有人都在精打细算着接下来的开销时,麦琳问起李行亮:“我配拥有一杯咖啡吗?”这句话引爆了社交媒体的舆论。“这问题听起来就让人感觉不舒服,”老韩说,“但又是非常符合麦琳的人设。”
《再见爱人》剧照
老韩在成为一名编剧前,曾就读于医学院临床麻醉专业,在辞去麻醉师的工作后,他写过几年医学题材的犯罪推理小说。他喜欢用犯罪行为学来观察麦琳的一举一动。“麦琳的掌控欲极强,但也经常把自己说成一个受害者,这是一种自恋型人格。”他说,“我在一些犯罪纪录片里也见过类似的性格,他们能让身边的人默默承受,并且理解,但放到上帝视角观察时,你会发现他们并不是自己所言的那样。”
虽然在生活中从没体会过这样的压抑感,但节目中麦琳无法满足的期待就像“丛林中不期而遇的蟒蛇”,你无法逃脱,老韩说,麦琳在家庭中明显处于更高的地位,但她总要装出一副受害者的样子,“这是一种变相的PUA”。
当然,在小方看来,李行亮的问题更大。“他们夫妻间的交流存在不少障碍,李行亮看似理性,但也没有多在乎他老婆的想法,送礼物、道歉的方式,都是努力哄,但其实没有一件事做到位。”小方直言,你从他眨眼的频率就能看出来,这个人有话不直说,“他所谓的包容和理解,其实都在表达一种冷漠。”
大概就是从这一天开始,老韩和小方的关系中也出现了一些从未有过的“裂痕”,如果说之前的别扭都来自外部,那么这一次争吵则是“自发”的。老韩觉得麦琳的问题来自对于物质的占有欲,并且在极力地装作毫不知情;小方认为李行亮在夫妻画像的环节,本可以去做出更好的安慰,如此行径看似表面温暖,实则冷暴力逼人。
之后几集,每次看剧的时候,两个人都不再说话。事实上他们也讲不出自己为什么会为别人的爱情争吵,或许是因为自己的生活太过平静了?或许是源于职业编剧的习惯?又或者兼而有之。老韩说不清,小方也说不清楚。
插图|范薇
没过几天,小方就独自搬去了朋友在通州的一处空置的房子里,这是一栋20世纪70年代盖起的红砖房,楼梯窄仄,有几颗报纸包着的冬储白菜,站在楼梯两侧。房间很干净,采光很好,小方随身带着的箱子里只有一些换洗的衣服、电脑和几本书。
她慵懒地躺在床上,看着阳光从身旁掠过,晒到了自己的手、手臂和肩膀。她认真地回想着,觉得自己虽然跟老韩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冲突,但两个人在一起住了七八年,或许只是少了点新鲜感,少了缓冲带。他们所经历的不是影视剧中的典型故事,也不是综艺节目中的夸张生活,而是生活中的细节,她太久没有享受这些生活中的琐碎了,她想让老韩也能有相似的感受。
那阵,小方读了很多书,《植物妻子》《老友、爱人和大麻烦》《她来自马里乌波尔》,还有她看过无数遍的克莱尔·吉根的《南极》。小方搬走那天,老韩有点手足无措,他的身后少了那个整天叨叨他的女人,少了个喊他少打点游戏的声音,他开始给自己做饭,菜有时咸,有时淡,有时把米饭做成了粥。
《单身指南》剧照
他最近在工作间看一部名叫《黑暗城市:清扫魔》的美剧,这本是犯罪题材的故事,但老韩在剧中看到的全是恋爱的感觉。几天后,他从工作间走到小方常坐的沙发上,第一次认真地读起了老婆写的小说,尽管她之前也读过,但从没有读得这样仔细。在书里,他找到了这样一段话:“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老韩觉得,这些道理他都懂,就像他写关于爱情的剧本,知道故事的走向,却不知道往里加入哪些故事;这也像极了自己的生活,虽然过得不错,但不知道哪些细节是他们两个人都需要的。
2025年1月初,《再见爱人》最后一集上线的时候,老韩盯着电视,看麦琳靠一句“弃养”在社交媒体上成功洗白,他终于看清了编剧的刻意反转,此时,他很想跟小方说几句自己的心得,但刚拿起手机又放下了。老韩说他很久没有想念一个人的感觉了,“当你把凝视的目光稍微偏移的时候,就会发现别样的爱情”。最初的震撼
小方独自打开了综艺《再见爱人》。1月初,北方的天气越来越干燥,小方有点感冒,她裹着毯子蜷缩在沙发上。这是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一处一室一厅,导航显示,距离小方和丈夫老韩的家有28.7公里。
小方面前放了一杯开水、几片药和一包瓜子,她的腮帮子里含着润喉糖,偶尔咳嗽几声。iPad上播了两分钟广告,小方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屏幕,这是热播综艺《再见爱人》的最后一集,和往季节目一样,三对夫妻要面临最终的抉择。画面中,几辆房车在路上行驶,18天的旅行即将抵达终点,这出关于爱情的“闹剧”也即将迎来暂时的收场。
两个男人独自下车,站在空旷的公路上,体会着分手带来的慌乱与伤痛,然而整个节目的焦点人物,麦琳和李行亮,则是以一个拥抱和解,回应了所有人的期待。“我猜到了杨子和留几手的结局,因为这两个人始终没有投入到生活里,但我以为这三组最后都是以分手收场。”小方说。
《再见爱人》剧照
看完节目,小方百感交集,桌面的上瓜子皮堆成了一个小丘,随着片尾字幕的出现,她说道,“编剧也编不出这种故事”。随后她在网上搜索着评论,拿起手机给住在市区的丈夫发了一条短信:看最后一集了吗?隔了一会儿老韩回复:看了,没劲。小方也回复:没劲。老韩说的“没劲”,是情绪上的,他始终觉得麦琳应该以离婚得到应有的“惩罚”;而小方说的“没劲”则是编剧上的,她觉得这种反转过于刻意,片尾的“洗白”和二人的“回心转意”都有点突兀,不自然。
当然,这个“没劲”也是小方和老韩第一次因为这部综艺达成共识。几个月前,节目刚开播,因为“麦李”这对夫妻夸张的剧情,让他俩总感觉有一股憋闷感。随后,和很多观影者一样,老韩站队了李行亮,小方站队了麦琳。每期节目开播,他俩都会以这对夫妻为由头小吵一架,在节目中的“熏鸡事件”后,小方一赌气搬到了朋友在通州的一栋空房里。
《住宅区的两人》剧照
小方和老韩
小方和老韩都是做编剧的。2018年,俩人在小方的老家置办了一场挺隆重的婚礼。那时,影视行业正热,婚礼上来了不少同行和朋友。在朋友的眼中,这对新人是会“厮守一辈子”的那种情侣,他们性格开朗,几乎没什么脾气,爱好相似,兴趣广泛,又都有稳定的收入。正如朋友所料,他俩在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气氛融洽地生活着。
老韩是双鱼座,小方是水瓶座。小方特别信这些,她用星座总结这份爱情,是“默契的迟暮感”,这几年又流行“MBTI”16型人格,小方拉老韩测了一下,恰好两个人都是“infj”。“infj是理想主义,有原则,喜欢寻求成就感,表面看起来平静,内心的情感却极其丰富。”小方说,“我俩可能都比较敏感,但不爱表达。”
老韩在结婚前写过一部爱情喜剧电影,讲的是旧恋重逢的故事,获得了豆瓣7.9分、票房过4亿元的不错成绩。结婚一年后,他又写了部科幻题材的爱情片,结果拍得不尽如人意,在豆瓣仅得了3.8分,此外,电影还被社交媒体称为“缺乏诚意的爱情”作品。老韩说那是他职业生涯的一次挫折式的经历。
在电影上映后,有个朋友在饭局时提到了这部片子,半开玩笑地对小方说:“你看,都是写爱情片,婚前7.9分,婚后3.8分,你老公对爱情的认知下滑了吧。”小方本来觉得只是句玩笑,就随着笑了一会儿,但老韩听了挺不是滋味。
《好运家》剧照
两个人最终还是在回家的路上拌了几句嘴。老韩觉得电影里的爱情故事没什么问题,观众不喜欢,是因为电影科幻与爱情的违和感;而小方则认为,地球上只剩俩人了,还有一方用强势来表现浪漫,显得虚情假意,不可能让观众感同身受。那天晚上,老韩和小方都觉得挺别扭,但两个人又都不想深聊下去,于是决定当晚各自“离家出走”。
随后,小方去找朋友喝酒,然后在闺蜜家借宿了一宿,她的这位朋友仍旧独居,住在市区一栋干净的公寓楼内。在那里,小方突然感到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单身女生的家,简单的厨具,随意摆放的咖啡杯,有些杂乱的衣物,书架上还有很多本小方以前看过的书,比如克莱尔·吉根的《走在蓝色的田野上》、西尔维娅·普拉斯的《钟形罩》、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
她突然觉得这些书名很遥远,像是上世纪看过的一样,然后从书架上取下了一本弗吉尼亚·伍尔夫在1925年发表的一部意识流小说《达洛维夫人》,翻了几页,发现自己已经看不进去了。但这朋友的家,仍旧会让她产生一点怀念的感觉,很多年前,自己一个人,也是靠这些书和电影把日子过得津津有味。
《将来的事》剧照
老韩那天干了两件事,用他的话来说都挺直男的。第一件事是自己去吃了一顿涮肉,因为南方人小方一直觉得北方的羊肉有膻味,所以家里很少吃羊肉。那天,老韩一个人在“羊坊涮肉”吃了三大盘,才满意地走出来。随后他走进了楼下的网吧,这是他和小方在买房时就注意到的商铺。那天,他怀着年轻一次的心情,走进网吧,花了100块钱,打了一通宵的《穿越火线》。
第二天下午,小方回来了,老韩也强打起精神从沙发上坐了起来。前晚的一切就像没发生过一样,生活又恢复了原样。这是两个人从谈恋爱开始的第一次“暂别”。后来,当他们给朋友讲起这段经历时,都会说“当时心情有多舒畅”,但他们也会认为,这种暂别是一段关系中的“必要重启”环节。
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
大概就是从那次暂别之后,老韩开始玩上了游戏。他收拾出一间储藏室,把工作桌和电脑都搬了进去,然后开始在网上搜索各种显示器和显卡,又给台式机增加了内存。起初,老韩的工作状态是趴在床上写稿,躺在沙发上拉片,不管片子好坏,都要“过”一遍。现在,他则是坐在舒服的人体工学椅上,开着两台显示器,一边打《怪物猎人》《最后生还者》,一边看电影。小方偶尔走进来,拿着一盘游戏问老韩“这是多少钱买的”,老韩从不正面回答,永远回复“打折买的”,小方也不深问,或许这就是他们早已达成的默契。
小方和老韩在家中(黄宇 摄)
老韩的屋子里没有什么陈设,所有在他看来“有趣”的东西都在屏幕上,他是个高度近视,每天戴着厚厚的眼镜盯着屏幕能看上很久,在老韩看来,这个屋子目前是他最惬意的地方。所以,每当老韩沉浸在那里时,小方都会从他的身后,悄悄地关上门。
小方自认为是那种挺贤惠的人,会持家,爱做饭,她用一口炒锅就把老韩的肠胃硬生生地扭成了“南方口味”,让这个原本喜欢饺子、烙饼的人,也爱上了乳香肉、茶香鸡、小炒肉。2019年,在一次电影颁奖典礼前,老韩翻箱倒柜找到了多年前去戛纳电影节时定制的礼服,勉强伸进一个袖子,随后发现另一个胳膊已经挤不进去了,小方站在一旁看着哈哈大笑。
在随后的一次例行体检中,老韩被查出颈动脉斑块,起初他没有告诉小方,自己买了几盒他汀,偷偷地吃。或许是没有控制日常饮食的缘故,他的肌酸激酶有增无减,伴随而来的肌肉疼痛最终还是被小方发现了,在小方的数次质问下,老韩才说出实情。在家掌勺的小方立即切断了大鱼大肉的供应,取而代之的是漫长的“西兰花、鸡胸”菜谱,面对突然没了油水的饭菜,老韩吃饭像是没了动力一样,时不时地嘴上抗议几句。
小方说,那段时间,她就像医生照顾病人一样,天天在网上搜索症状、诱发原因和对应药物。“之前那次出走之后,我们发现,两个人的关注点还是集中在彼此的身上,特别是当一方病了,有了情绪,另一方也会感同身受。”网上治疗颈动脉斑块的视频的内容看似一针见血,可一说到解决方案就变得模棱两可,两个人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焦虑,有时老韩吃完饭就要走回自己的工作间,门一关,紧随而来的是长久的寂静。
《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剧照
直到有一天,小方下楼买菜路过健身房时,突然觉得“可以来这里试一下”。于是,她办了张双人卡,开始带着老韩做运动减脂。已经快200斤的老韩挺听话,买了运动鞋,每天开始跟老婆下楼规律地运动。小方说自己有时挺苛刻,感觉自己像个孩子的妈,但那段时间这是她唯一想解决的事,就像解决自己的事一样。
老韩起初是步履蹒跚地跟着下楼,两三个小时的慢走,逐渐变成慢跑、骑动感单车,有时候他还会饶有兴致地参与一下健身房里的搏击和战绳课。回到家里时,他已经打不动游戏,经常是累得倒头便睡。打卡到180天的时候,老韩的体重减下来了十几斤,症状也明显地减轻了。有天下午,老韩说自己馋得实在是想吃锅包肉,小方也就去做了。自此,自我感觉已经恢复的老韩,就很少去健身房了,小方本来想说些什么,但每次话到嘴边都没有说出口。
本来是陪老公去锻炼的小方,发现自己突然喜欢上了这种规律的运动,在那里,她尝试了撸铁,冥想、跳操和瑜伽,内啡肽的分泌让她喜欢上了长久的愉悦感,她一度觉得,这很像婚姻给她带来的感觉,一种持久之后才能获得的满足感。
《小欢喜》剧照
没了老韩的“打扰”,小方开始一边健身一边构思起自己的小说。“我关注老韩的病情,可能跟自己从前得过白血病的经历有关,那会儿我刚成年,就遇到了家人、朋友和恋人的关系变故,临床病友的离世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很大的打击”。小方说,她在那几个月的时间里,经历了种种关系的分别与暂别,像歌词里说,有些人有些事一去就不复在,但也有些暂别后像是“升级”的情感,“或许就是那些更加稳定的关系,才把我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小方很认真地思索着关系的一次次转变,在健身房里,她一边流着汗,做着瑜伽,给书起了名字《明天将会发生什么》。放弃了健身的老韩,专心在自己的工作间里,写作、看片。小方在健身房里连续打卡的字数达到987次,每天两小时的“暂别”,让不需要朝九晚五上班的两个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
爱情剧本
疫情的时候,老韩和小方的经济陷入了一次危机,电影和电视剧的骤然停工让他们有点不知所措,也就在那一年,小方的小说发表了,赚了些稿酬,让原本紧张的情绪得到了一些缓解。
那阵子,老韩盘算着去接部网络大电影挣点快钱,正巧有个朋友在攒一部电视剧,导演就约了他在丽都的一家咖啡馆里谈剧本创作。当小方和老韩同时出现时,这部剧的导演还有些兴奋,他开诚布公地说,自己花一笔钱请了两个编剧,两种性别的创作角度肯定不会差。
剧本的构架挺简单,讲述的是一位单身女性在职场的故事。老韩觉得这个故事市面上已有不少作品,自己也看过很多,所以写起来肯定轻车熟路,当晚,他便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在他的故事梗概中,主人公小米在离婚后回到职场,不谙世事的她几乎从零学起,在一次次的挫折后晋升成为公司高管,她的前任在此时回心转意,希望可以重温旧梦,但两个人所在的两家公司正是竞争关系,两家公司的业绩也因此影响到了二人的关系。
第二天早上,小方坐在电脑前,一边读一边生气地质问刚刚起床的老韩,为什么小米要委曲求全地答应与男人复合?为什么女主角不能在商场和情场中都强势一些?为什么故事中的男人总能找出复合的理由,而每次小米都能听进去?小方一连列举了当时流行的多部大女主影片,《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杀死伊芙》《伦敦生活》《傲骨之战》《使女的故事》,她觉得老韩写的故事梗概堪比上世纪80年代的电视剧《渴望》,她说小米被她写成了优柔寡断、欲迎还拒的刘慧芳。随后,小方亲自动笔,把故事的男主改成了渣男,让小米在剧中成为生活独立的女性,制造出强烈的反差感,最后小米与心仪的生意伙伴喜结连理。
小方和老韩第一次因为编写爱情故事产生分歧。在他们看来,这些并不真实存在的故事或许指向了对方的内心世界。“但它会不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呢?”老韩经过深思熟虑认为不会,他听从了小方的意见,跟着她一起把男主写成了渣男。
“据说这版故事大纲提交到导演手里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挠头,跟工作室的同事反复地说不理解。”老韩说,这个导演是男性,比我大十几岁,可能没接触过太多这样的故事,“当天他就把我们约到了公司详谈这部爱情的创作。”
在小方的回忆中,那次聊天还算愉快,大家先是坦率地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看法,都认为不需要把爱情的故事搞得“太狗血”,用浮夸的剧情来吸引观众是不现实且不好把握的,然后,他们为人物设置进行了长时间辩论。之后,老韩和小方各自讲述了自己对于片中爱情的理解,老韩用《恋爱的温度》《剪刀手爱德华》举例,他引用《阿凡达》中的名言,“当爱情真实存在时,它总能找到出路”;小方则坚称,“在放手的过程中,你会失去很多过去的东西,但你会找到自己”。
《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或许是导演听了两个人的阐述更找不到头绪,或许是导演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总之在临别的时候,导演对他俩说“我自己改改”。最终这个故事回归到了老韩写的最初版,而结局似乎是受到了小方提出的“大女主思路”的影响,变成了小米升任公司董事,所在的公司逐渐壮大,最终收购了前夫所在的公司,让他成为自己的下属。
听了这个结局,老韩和小方都有一些诧异,两个人都沉默了。老韩躺在沙发上说了一句:1000个罗密欧眼中就有1000个朱丽叶。小方跟着说了一句:那加起来就有2000种爱情。说完小方就下楼健身去了。老韩则是钻回自己的工作间,打开了《我的章鱼老师》,说道“我想跟爱情暂别一会儿”。
《再见爱人》
《再见爱人》第一季上映的时候,老韩就感到一种莫名的危机感。他说:“编剧这活儿快没法干了,在真人秀节目里,允许没有逻辑,但放在影视作品里就不行。”
老韩放下键盘继续说:“人们在看大多数电影或者电视剧时,心里早已生成了一个路径,他们凭借自己多年看片的经验就已经认定了某个主角的人设、心里框架、行为边界甚至故事的起点和终点,观众要看到的都是确切的结果。爱情是最常见的写作题材,如今也是最难写的剧本,因为真正的爱情是由很多细节堆起来的,拍成片子,有些重要的东西会被忽略。”
“编剧总喜欢为爱情故事写上完美的结局,可能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去写美好的过程。”小方说自己很少看到令自己满意的爱情故事片,要么事情太过典型,要么太夸张,“生活中的逻辑和影视有很大区别,放在《再见爱人》这种真人秀里,大家期待的是在逻辑之外的故事,是更琐碎的冲突和更浮夸的剧情,这是影视作品很难做到的。”
图为2014年5月18日,李行亮和麦琳在北京举办婚礼(视觉中国供图)
在老韩看来,影视作品的表现手法大多是人物视角,或半上帝视角,这个视角决定了观众会去跟随着谁的思维走下去,但综艺和纪录片大多是个全开放的视角,每个观众都可能有自己的判断。“在写剧本的时候,文本上很难自然地表达出‘两个人无法进行有效沟通’,或者‘让对方去揣摩自己的抱怨’。这样的情节往往需要一个完整的故事烘托,也需要演员具有精湛的演技。”老韩说,“综艺就是自己表演自己,这太不一样了。”
在《再见爱人》中,李行亮和麦琳几乎在一开始就成为这部综艺的主角,他们二人的冲突在很多人看来不被理解。“如果这不是编剧和导演有意为之的话,我很难理解这两个人是怎么在一起生活了那么久的。”老韩说。
看到节目中段,当团队经费有限,所有人都在精打细算着接下来的开销时,麦琳问起李行亮:“我配拥有一杯咖啡吗?”这句话引爆了社交媒体的舆论。“这问题听起来就让人感觉不舒服,”老韩说,“但又是非常符合麦琳的人设。”
《再见爱人》剧照
老韩在成为一名编剧前,曾就读于医学院临床麻醉专业,在辞去麻醉师的工作后,他写过几年医学题材的犯罪推理小说。他喜欢用犯罪行为学来观察麦琳的一举一动。“麦琳的掌控欲极强,但也经常把自己说成一个受害者,这是一种自恋型人格。”他说,“我在一些犯罪纪录片里也见过类似的性格,他们能让身边的人默默承受,并且理解,但放到上帝视角观察时,你会发现他们并不是自己所言的那样。”
虽然在生活中从没体会过这样的压抑感,但节目中麦琳无法满足的期待就像“丛林中不期而遇的蟒蛇”,你无法逃脱,老韩说,麦琳在家庭中明显处于更高的地位,但她总要装出一副受害者的样子,“这是一种变相的PUA”。
当然,在小方看来,李行亮的问题更大。“他们夫妻间的交流存在不少障碍,李行亮看似理性,但也没有多在乎他老婆的想法,送礼物、道歉的方式,都是努力哄,但其实没有一件事做到位。”小方直言,你从他眨眼的频率就能看出来,这个人有话不直说,“他所谓的包容和理解,其实都在表达一种冷漠。”
大概就是从这一天开始,老韩和小方的关系中也出现了一些从未有过的“裂痕”,如果说之前的别扭都来自外部,那么这一次争吵则是“自发”的。老韩觉得麦琳的问题来自对于物质的占有欲,并且在极力地装作毫不知情;小方认为李行亮在夫妻画像的环节,本可以去做出更好的安慰,如此行径看似表面温暖,实则冷暴力逼人。
之后几集,每次看剧的时候,两个人都不再说话。事实上他们也讲不出自己为什么会为别人的爱情争吵,或许是因为自己的生活太过平静了?或许是源于职业编剧的习惯?又或者兼而有之。老韩说不清,小方也说不清楚。
插图|范薇
没过几天,小方就独自搬去了朋友在通州的一处空置的房子里,这是一栋20世纪70年代盖起的红砖房,楼梯窄仄,有几颗报纸包着的冬储白菜,站在楼梯两侧。房间很干净,采光很好,小方随身带着的箱子里只有一些换洗的衣服、电脑和几本书。
她慵懒地躺在床上,看着阳光从身旁掠过,晒到了自己的手、手臂和肩膀。她认真地回想着,觉得自己虽然跟老韩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冲突,但两个人在一起住了七八年,或许只是少了点新鲜感,少了缓冲带。他们所经历的不是影视剧中的典型故事,也不是综艺节目中的夸张生活,而是生活中的细节,她太久没有享受这些生活中的琐碎了,她想让老韩也能有相似的感受。
那阵,小方读了很多书,《植物妻子》《老友、爱人和大麻烦》《她来自马里乌波尔》,还有她看过无数遍的克莱尔·吉根的《南极》。小方搬走那天,老韩有点手足无措,他的身后少了那个整天叨叨他的女人,少了个喊他少打点游戏的声音,他开始给自己做饭,菜有时咸,有时淡,有时把米饭做成了粥。
《单身指南》剧照
他最近在工作间看一部名叫《黑暗城市:清扫魔》的美剧,这本是犯罪题材的故事,但老韩在剧中看到的全是恋爱的感觉。几天后,他从工作间走到小方常坐的沙发上,第一次认真地读起了老婆写的小说,尽管她之前也读过,但从没有读得这样仔细。在书里,他找到了这样一段话:“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老韩觉得,这些道理他都懂,就像他写关于爱情的剧本,知道故事的走向,却不知道往里加入哪些故事;这也像极了自己的生活,虽然过得不错,但不知道哪些细节是他们两个人都需要的。
2025年1月初,《再见爱人》最后一集上线的时候,老韩盯着电视,看麦琳靠一句“弃养”在社交媒体上成功洗白,他终于看清了编剧的刻意反转,此时,他很想跟小方说几句自己的心得,但刚拿起手机又放下了。老韩说他很久没有想念一个人的感觉了,“当你把凝视的目光稍微偏移的时候,就会发现别样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