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算算你的时薪?

月薪2万的人,每小时值114元,街边卖煎饼的大妈,时薪300元,实习生加班到凌晨,时薪不到20块。

有人把时间押在无效社交上,就像用劳力士换塑料手表,血亏的买卖天天都在上演。

我见过最聪明的创业者,见客户永远选在星巴克,花35元买两小时高效沟通,用知识付费链接行业大咖,199元的课程撬动百万资源。


一条成年人的社交铁律:

能用红包解决的事,别欠人情,能花钱买的时间,别自己摸索,利益捆绑的关系,比酒肉朋友牢靠10倍。

成年人社交最硬的通货,永远是等值交换。

筛选关系三步法:

1. 消耗型:闺蜜天天找你吐槽老公,却从不听你说话。

2. 滋养型:合伙人凌晨两点还在和你打磨商业计划书。

3. 黑洞型:亲戚见面就问你借钱的深渊巨坑。


前银行同事A君的故事,最典型!每周陪富太太们喝下午茶,两年后,发现对方连她生日都不记得,转身入行保险公司,三个月,用专业能力拿下两个大客的大额保单。

所有需要你踮着脚够的关系,都是慢性毒药。

有一种断舍离的暴力美学:删除从不点赞的微信好友,退掉装满广告的百人群聊,拒绝"改天请你吃饭"的客套,就像撕掉过期彩票般痛快。

我曾在网络看过,一位霸道公司CEO的极致做法:每月最后周日,批量清理通讯录,联系人始终控制在150人以内,他说:"邓巴数字定律证明,人类只能维持148个稳定关系"。


社交断舍离,是给人生做减法乘法。

警惕三大时间杀手:

1. 无效聚会:同学会变成攀比擂台。

2. 伪学习:收藏200个干货从没打开。

3. 情绪劳动:安抚玻璃心同事的内耗。

听过有个更狠的,某前公司95后总监的狠招,手机永远设置45秒自动挂断,会议超过30分钟直接起身,办公桌贴着"时薪500元"的警示条。


你的时间单价,就是人生估值

自我增值的复利公式:

1小时读书>1小时刷剧?

30分钟健身>30分钟八卦。

10分钟复盘>10分钟吐槽。

之前认识位新媒写手,把追剧时间改成拆解爆款文案,三年后,时薪从80元涨到2000元,甲方排队预约她的档期。


时间花在哪里,定价权就在哪里。

有一种终极换算公式:

把你月收入除以174(22天×7.9小时),这个数字就是你的生命刻度,有人在KTV里,每小时消耗50元价值,有人在咨询室,每小时创造5000元价值。

记住:

当你时薪超过500元,就不会再帮人砍拼多多,当你能用钱买时间时,才真正掌握财富密码。


所有不谈时薪的努力,都是假装在奋斗。

此刻,不妨问问自己:

今天每个小时,是在增值还是贬值?

我是钧哥哥,自由撰稿人,多家出版社书评人,持续践行读书写作,倒逼个人成长。

免责声明:本文中描述的过程和所配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旨在传递社会正面信息,无低俗或有害引导,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感谢原作者的辛勤付出,著作权归属于原创作者所有。如有来源、作者标注错误或侵权,请原作者持权属证明,后台私信联系本号,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尽快删除处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