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一场震惊世界的海难发生。1945年1月30日,德国军用船“威廉·古斯特洛夫号”在波罗的海被苏联潜艇击沉,约9330人丧生,成为世界航海史上最惨烈的海难。然而,这件本应是二战时期稀松平常的战事却备受争议,击沉古斯特洛夫号的苏联潜艇艇长马连尼斯科也命运坎坷。今日21:04,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播出的《档案》为您揭开“古斯特洛夫号”海难葬身真相!


纳粹的“平等”之船

为何成了逃生者的噩梦?

“古斯特洛夫号”原本是一艘豪华邮轮,供德国工人休假疗养。二战爆发后,这艘邮轮先被用于医疗船,后又改为潜艇训练舰,成了彻头彻尾的战争机器。


1945年1月,面对苏军对东普鲁士的攻势,纳粹德国制定了“汉尼拔行动”,利用军舰将德军士兵和百姓撤到德国本土或者丹麦。古斯特洛夫号,便参与了这次的行动。它停泊在东普鲁士西面的但泽湾格丁尼亚港,准备去往德国的基尔市。


这艘邮轮号称“人人平等的梦想之船”,然而纳粹德国却严格控制登船资格,只有纳粹党员、军人亲属等有特权的人才能登船。


苏联红军的枪炮声就在附近,这艘船承载了人们生的希望,很多难民开始竭尽所有换得一张船票,最后时刻,人们开始蜂拥而上,军方也无法阻止这些疯狂的难民。“古斯特洛夫号”原本核载人数是2000人,但最终搭载了约1万人,已经严重超载。除了超载,这艘“梦想之船”究竟还存在哪些安全隐患,最终将人们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不靠谱的船长

打开了致命的航行灯!

1945年1月30日12点30分,古斯特洛夫号启航,选择驶向“58号紧急专线”。这是一条深海航道,速度快,几乎没有水雷,却很可能潜伏着苏联潜艇。此时,他们并不知道,苏联的一艘潜艇正在悄然尾随。尾随的这艘潜艇就是即将击沉古斯特洛夫号的苏联S-13号潜艇。


受暴风雪天气的影响,古斯特洛夫号一开始能够很好地隐藏。然而,到了下午六点左右,船长皮特森与海军少校扎恩因是否打开航行灯而发生争执。最终,皮特森一意孤行,打开了航行灯,将这艘船暴露在苏联潜艇的视野中。



苏联S-13号潜艇的艇长马连尼斯科发现,船上既没有红十字会的标识,也没有载有难民的任何标识,从外表看完全是军用船。于是,他便将目标对准了“古斯特洛夫号”。而整个沉船过程中,最讽刺的一刻即将到来!此时,“古斯特洛夫号”上的人们正在做什么呢?

战功赫赫却毁誉参半

他去世27年才获得荣誉

击沉“古斯特洛夫号”后,马连尼克斯并不知道他炸沉的船上有这么多平民,他命令S-13号潜艇继续潜伏下海。11天后,他在这个海域里又击沉了冯·施托伊本将军号。这艘船外表也依然是个军用船,实际上却搭载了很多难民。


接连击沉两艘军用船,马连尼斯科带领的S-13号潜艇取得了4万吨的战果,这是苏联潜艇的最高战绩。立功后的他迎来了人生巅峰,但面对上级给予的“红旗勋章”奖励,他竟然拒不接受,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更高的荣誉。与此同时,马连尼斯科由于酗酒、赌博等作风问题饱受争议。


1963年11月25日,一生毁誉参半的马连尼斯科因癌症去世,年仅50岁。美苏冷战时期,西方媒体甚至将他污蔑为“屠夫”,全然不顾事实真相。一代传奇艇长,能否等到迟来的荣誉?

今日21:04,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的《档案》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