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曹曦 通讯员 王莹)寒假以来,东北林业大学理学院联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香坊区、道外区、宾县,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伊春市伊美区,大兴安岭地区等地的23所中小学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共同开展“大手拉小手”专项实践活动,招募349名志愿者,为1036名留守儿童量身定制冰雪文化课程,传递冰雪运动的魅力,以实际行动助力第九届亚冬会。
本次活动的志愿者们被分为30个授课团队,团队成员学科交叉、优势互补。为了保证授课成效,各授课团队集中备课10余次,将亚冬会知识、冰雪运动历史、冬奥冠军故事与物理、数学等基础学科知识融合,形成“理论+实践+互动”的课程模式。通过线上线下授课、虚拟冰雪场馆参观、AI运动体验等数字化手段,让留守儿童足不出户便能感受冰雪运动的激情。
来自伊春市实验小学五年级的王皓宇通过线上“走进”亚布力滑雪场,在志愿者指导下模拟滑雪动作。“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滑雪,今天自己‘滑’了一次,太酷了!”她一边兴奋地说,一边展示着手绘的亚冬会吉祥物。像这样的场景,在七个地区同时上演,云端课堂单日最高互动量突破上千次。
课程中,志愿者们带领学生用数学模型解析短道速滑的弯道超越技术,用物理实验演示冰壶运动的摩擦原理,分享武大靖、王濛、徐梦桃等冬奥健儿的成长故事。“我们不只是传授知识,更要让这些孩子感受到迎难而上的勇气,作为一名东林的亚冬会志愿者,我想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理学院志愿者彭慧远说。泰来县克利镇中心学校六年级的肖禹晗在课后日记中写道:“原来冰层厚度和温度的关系可以用函数表达,我要像运动员那样坚持学习,争取未来为祖国争光!”
据悉,为深度契合儿童多元成长需求,本次活动建立“1+N”帮扶机制,除冰雪文化宣讲与学科辅导外,围绕学校特色,增设生态文明、假期安全、科学科普等专题课程,助力儿童全面发展。
作者:曹曦 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