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素以灭绝人性著称,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场战斗结束后,日军竟然将我军的一位战士尸体以高规格装进棺椁,并且通告全战场,表示对其的尊敬。



李宗仁、蒋介石得知该战士的死讯后,哭得不能自已,并表示不论用什么代价都要将尸体抢夺回来。

该战士为何在中日双方都有如此大的名声?该战士因何得到日方的尊重?



跨河督战

1940年夏季,日寇继续逼近我国疆土深处。因正赶上日本天皇的生日,所以日寇准备用一场大战的胜利为其天皇庆生。

此次战役,日军共集结了15万人,其中包括师团、混成劲旅等常规部队,又配备了飞行集团和特种部队



按照日寇的计划,该行动要求隐蔽和迅速,尽快抵达宜昌地区,用突袭将第五战区的中国主力部队全部消灭。

在我方情报部门的破解下,第五战区很快得知了日寇的阴谋,于是相对应的做出了反击策略:一部分主力从不同方向进发,形成对日军的干扰,一部分主力借此机会绕到敌军后方进行保卫反击。



战场上,负责襄河和大洪山迎接敌人的是张自忠将军右翼兵团

张自忠知道此次战斗,日军投入了大量军备,兄弟们九死一生,所以为了鼓舞士气,张自忠将军在战前进行了动员,亲笔写信鼓舞战士: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 海不清, 石不烂, 决不半点改变!



战斗开始后,日寇依靠坦克和飞机的优势对我军阵地发起猛攻,并且逐渐对我军阵地形成夹击之势。

很快,张自忠的前沿阵地被突破,随后日军便开始集结所有分流的部队,准备一路向前推进。



但是没过多久,在张自忠的英勇指挥下,我军成功抢回阵地,形成截击,以防日军的继续深入,但是部队在极大的武器差距面前,还是损失惨重。

为了激起战士的斗志,张自忠决定亲自前往前线进行督战。



作为战斗的智慧核心,这俨然是比较危险的,而这是张自忠第四次在大型苦战中,亲自坐镇前线。

张自忠告知其他人,后方指挥系统不会因为一个将领的缺失而失去战斗力,但是前线奋勇杀敌,以命相搏的战士们会因为没有领头羊而退缩。



随后,张自忠给副手留下了一封绝命书,委托其在自己战死后,继续指挥战斗。

在张自忠的带领下,部队冒着大雨一路向北前进,追赶前进的日寇,顺便集结战斗中被打散的部队。

三天后,张自忠成功率领部队堵截了日寇的后路,并且沿途清除了日军的小股战斗部队。



日军很快就意识到了张自忠部队的存在,便命令两个师团掉头消灭掉张自忠部队,拔除掉后方的威胁。

然而,因为蒋介石的失误操作,导致张自忠的部队成为孤立之师,没有办法得到部队的支援。

同时,张自忠的无线电也被日寇破译,张自忠彻底陷入包围圈。



在一场场激战中,双方伤亡惨重,张自忠甚至将自己的手枪营也加入了战斗。最后张自忠还是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成功抵达了骑兵部队的驻扎地。

在接下来的军事讨论中,为了更好的配合正面战场,保护我方防线,张自忠决定留在河东继续与敌军进行战斗。



然而,在张自忠到达小山村的时候,部队感觉到周边似乎都布满了敌人的部队,人心惶惶。后来得知日军为了消灭张自忠的部队,用一万人的日军来包围张自忠一千人的残兵。

次日凌晨,战士们被敌军的炮声和子弹声吵醒,一场更加惨烈的战斗开始了。



此时的张自忠部队是非常劣势的,弹药不足,兵源不足,还没有支援。

而为了不让战士们失去战斗的信心,张自忠将自己的亲信全部派去了一线阵地督战。

在安排完总部和政治部的撤离方案后,张自忠自己也很快前去战场督战,率领部队发起十几次冲锋。



许多战士都劝解张自忠跟着部队一起离开,但是张自忠知道,如果自己离开,战斗就完全输了

所以张自忠誓死绝不撤退,并且在负伤后仍然鼓励身边的战士不要放弃战斗,不要退缩。



直到最后,张自忠身边的官员,基本都在张自忠的催促下全部撤退了,但是张自忠仍然还屹立在战场上。

最终,张自忠在杀死了数名战士后,倒在了血泊之中,战斗到了最后,一代中将就此陨落。

张自忠终究为了自己理想的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梅花将军

张自忠生于官宦家庭, 其父亲因为长期操劳政事,在张自忠少年时,便牺牲在了公事上。

在家风的培养之下,张自忠自小嫉恶如仇,一身正气,最羡慕江湖上的行侠仗义之士。



在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就学的张自忠在辛亥革命之后,又了解到了三民主义。并于1911年,张自忠加入中国同盟会,开始进行革命运动。

经朋友介绍,张自忠在毕业后投奔了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张自忠多次被委以重任,追击军阀,驱逐丰台英军



中原大战爆发后,张自忠带领部队与蒋介石作战,在战争结束后,仍然基本保持完整的部队编制,让人不得惊叹,张自忠治军有方。

抗日战争前期,张自忠没有参与蒋介石对我党的围剿任务。而是坚实的守护国家领土



直到1933年,日军攻陷承德后,张自忠开始对日军展开战斗,先后两次在三屯营和罗文峪与日军激战,将日军打得落荒而逃。

全面抗战到来之时,张自忠参与临沂战役,与敌军激战七天七夜,最终将日军的铁军这个硬骨头啃了下来,配合台儿庄方面的部队取得胜利。



在1939年,张自忠又参加随枣会战,歼灭日军的辎重部队,切断其前线部队的后勤补给,给其重重一击。

同年冬,张自忠又参加了冬季攻势,对日军发动战略性进攻。

其中一场战斗中,在张自忠的鼓励和率领下,战士们先是在长寿店地区对日军发动进攻,攻占敌军阵地。



其次又用突袭战,绕道疾行15公里端掉日军的后方指挥部,造就了襄东大捷,一鼓作气将日军击退30公里

而这几场战斗中,张自忠将军都是不顾自己指挥将领的身份,前往一线督战,时时关注战局的变化,鼓舞士兵,带头冲锋,彰显军人的骨气。



正是张自忠的气魄才致使日军闻风丧胆,尤其是对于效忠武士道精神的军官来说,张自忠作为陆军司令,亲自前往一线战场,死守阵地为中国的牺牲类似于他们的为国切腹。

只求安心

一方面为了表示对张自忠将军的尊敬,一方面为了执行愚民政策,为其打造殖民帝国虚张声势和博取信任,在发现张自忠尸体的第一瞬间,日军方面选择好生安葬张自忠将军的尸体。



日军先是将张自忠将军的尸体装入一个较昂贵的棺椁中,随后准备用专机运往汉口进行大葬。

与此同时,日军方面还向战场发布消息:一是表达日寇对张自忠将军的佩,二是表示要将张自忠进行入殓安葬。



消息很快传到了阵地。为了不让张自忠将军的遗体遭到玷污,三十八师的黄维刚立马组织敢死队前往日军驻扎地,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才将张自忠将军的遗体抢夺回来。

而被接回来的张自忠将军,早已经被战火污染得不成样子,唯有脸上的黑痣比较明显。



经军医检查,张自忠将军身上有着八处伤势五处中弹,右腿和右肩炮伤,腹部刀伤

蒋介石,李宗仁等人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惊愕的不知所措,便在慌乱中要前线部队,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要将张自忠的遗体带回来安葬。



在后天的清晨,李致远等高级将领,乘坐卡车,护送着张自忠的灵枢前往庆,沿途均是群众和战士的悲痛声

日军方面在得知张自忠的遗体正在被送往重庆时,本来准备动用轰炸机对我军进行轰炸,但考虑到张自忠的遗体问题,便因此停止了对沿途的轰炸。



当时的宜昌,空中是日军不断盘旋的轰炸机,地面则是乌泱泱的人群,百姓和战士们全都低着头,一路护送张自忠将军的遗体安全渡河。

数万群众没有一人因为敌军的飞机而躲避和退散。

此时,平常轰炸声四起宜昌除了肃穆,再无嘈杂。



灵枢渡江到达重庆后,蒋介石冯玉祥等过国民党高层率领官员和民众前来迎接,暂且葬在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又移至南京,举行国葬

张自忠将军是反法西斯战争中,同盟国中牺牲的最高将领,蒋介石亲自扶棺材,万民祭奠。



然而,张自忠的牺牲,对于其来说却是自证清白,是他洗刷长久以来屈辱的爆发,也是张自忠无愧国家,无愧人民的良心安矣。

张自忠将军曾经一度被国内的群众和报道抵触和攻击,认为其是叛军,是亲日派,是汉奸



而这场误会来源于1937年,在日军前面发起全面进攻前,为了麻痹国民党,制造和平商谈的假象,张自忠将军被委任前去日本访问,并且接到了日本天皇的接待,一度让民众引起怀疑。



后来日军全面进攻我国,当时驻守平津的宋哲元接到战略性撤退的命令,但是此时还需要一个人处理平津的善后事宜,以防日军将千年古都毁掉,减少百姓伤亡,转移伤员

而这个留下来善后的人势必会成为人民眼中的叛徒,因为站在人民的视角上,部队撤退了,但是还有将领留下来与日军和平相处基本等于叛变。



这个承担骂名的重任,再次落到梅花将军张自忠身上,他临危受命代理北平市长

军队撤退后,张自忠遭到举国讨伐,但是张自忠顶住压力,一方面假意与日军协商,一方面开放粮仓救济百姓,转移伤员和军人家属



此事过后,因全国的误解,蒋介石被迫将张自忠将军免职,但是国民党内部和战士都知道张自忠的冤屈,张自忠将军迎来人生的黑暗时光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战死沙场,以示忠心,成为了张自忠将军的目标。



所以在战斗中,身为陆军司令的张自忠四次前往前线督战,就是为了以死明志,让全国人民知道张自忠的血性和对国家的忠心耿耿。

而在张自忠将军的最后一场过河督战中,张自忠将军脱下了平常的土布军装,换上黄呢军装,他似乎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据当时幸存的战士讲述,到了战斗后期,张自忠仍然有机会撤出战场,不用一定要坚守阵地,即使阵地沦陷,张自忠也是可以在掩护下,撤出战场

但是张自忠将军选择战斗到最后,用身体提副官挡下了刺刀,拿着冲锋枪向着敌人前进。



即使被子弹打中,张自忠也一次再一次的站起来,向敌人发起进攻,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北平沦陷时,张自忠听从命令撤退了,天津沦陷时,张自忠听从命令撤退了,但是,这次张自忠选择留下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