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伊朗近日的强硬表态,标志着与美国的谈判无望,至少在特朗普的“最大压力”政策下无法进行。伊朗外长阿巴斯·阿拉格齐在社交平台上明确表示,解除制裁需要谈判,但前提是美国不再以“最大压力”作为谈判基础。简而言之,伊朗已经对美国的施压政策说“不”,而这一回应不仅是对特朗普政府的强烈反击,也是对美国无理且侵略性的外交政策的一次深刻警告。
特朗普的“最大压力”政策,表面上是通过制裁和军事威胁逼迫伊朗屈服,实则是一种将外交手段完全军事化的战略。这一策略不仅没有压垮伊朗,反而在国际社会中为美国带来了空前的孤立与失败。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的举动,已彻底打破了国际信任基础,特朗普的外交策略愚昧、狭隘且缺乏长远视野。美国试图通过逼迫伊朗“投降式”谈判,实际上只是在消耗其自身的国际声誉与谈判筹码。
伊朗的立场已经非常明确——拒绝在压力和威胁面前进行谈判。阿拉格齐的话语中,明确拒绝了特朗普政策下的任何外交谈判,他将“最大压力”政策视为“投降”,这表明伊朗已经意识到,在这种强硬政策下与美国谈判是徒劳无益的。特朗普政府的做法无异于强行要求对方放下武器,而这种外交方式从一开始就注定注定无法成功。伊朗的回应无疑是对美国外交手段的彻底否定,它表明无论美国如何施压,伊朗都不会在没有尊严的情况下妥协。
值得注意的是,伊朗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也坚决反对与美国谈判,认为这是“不审慎”的做法。这并不是哈梅内伊的个人意见,而是整个伊朗战略决策的基调。哈梅内伊深知,美国在核协议中违反承诺的历史,不会轻易信任特朗普政府。2015年,伊朗曾在国际社会的见证下,与美国和欧洲国家达成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核协议。然而,特朗普政府不顾全球反对,单方面退出协议,并重新实施严苛制裁,打破了国际社会的共识。这样的背信弃义,无论是对伊朗还是对其他国家,都是无法忽视的重大教训。
特朗普的“最大压力”政策不仅在伊朗身上未见成效,反而在中东地区引发了更大的动荡。特朗普政府将伊朗推向了更加极端的立场,使得其不仅在外交上孤立,也加剧了中东地区的军事对抗。美国的这一策略把“最大压力”转化为“最大冲突”,进一步激化了美国与伊朗的矛盾,也在全球范围内提升了战争风险。这种政策下的“外交”根本没有体现出应有的理性与智慧,只有空洞的制裁和威胁,却无任何实质性成果。
与此同时,特朗普在恢复对伊朗实施“最大压力”政策的过程中,极力推动将伊朗的石油出口降至零,并切断伊朗获取核武器的任何渠道。美国这一做法,显然不考虑地区的稳定和全球经济的利益。全球石油市场高度依赖中东地区的稳定,美国这种极端政策只会让全球油价波动加剧,进而影响到全球经济。更严重的是,特朗普的行为让伊朗彻底意识到美国的“和谈”不过是一种掩饰,其背后始终怀有胁迫的恶意。这样下去,伊朗将更加坚定其独立自主的道路,抵制美国的“最大压力”已成为伊朗的国家共识。
在这一背景下,特朗普的“最大压力”政策不仅是一种外交失败,也是一种对地区乃至全球和平的巨大威胁。美国政府的政策正在使得伊朗走向更加孤立的极端,甚至加速了中东地区核问题的恶化。如今,伊朗明确表示,只有在解除制裁、取消威胁的基础上,才可能恢复谈判。这一表态无疑是对特朗普政策的直接回应,同时也是对美国外交傲慢与霸道的一次强硬反击。
特朗普政府的战略不仅没有击垮伊朗,反而使得中东局势更加复杂化,全球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恢复制裁的做法,既没有压迫伊朗,也让国际社会失去了对美国的信任。国际秩序的稳定需要多边合作与对话,而不是单边主义和威胁施压。美国的“最大压力”政策完全是基于对“力量”的单方面理解,它忽略了外交谈判中应有的理性与互信。美国政府此时仍在试图用极端手段压迫他国,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进一步加深国际冲突,破坏全球的和平与稳定。
伊朗的坚定立场无疑是对美国外交政策的一次深刻警告。美国应该意识到,强硬政策未必能够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反而可能导致更为复杂和危险的局面。伊朗并不会在压力面前屈服,而是将其独立与尊严放在首位。特朗普政府若继续推行这种“最大压力”政策,必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外交孤立和国际反对。只有摒弃单边主义,回到多边合作的轨道上,才能有效解决中东地区的核问题与其他争端。
特朗普的“最大压力”政策注定无法奏效,而伊朗的坚决立场已经告诉世界,这种政策只会在最终的较量中走向失败。